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双周练四语文试卷
湖北 高二 周测 2017-07-19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闲观。中国的休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诗词歌赋到词曲小说,从琴棋书画到茶道酒道,从山水园林到隐士养生,无不渗透着休闲所独有的文化意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休闲持有的特殊认知和体验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政治迫害,纷纷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对政治不闻不问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态度。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闲意识比以往更加成熟,人们在游玩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境界,力图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状态之中去。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现实和文人、士大夫们那种崇尚自然、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自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的创作之中。登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很早就成为士大夫及贵族阶层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这些士大夫们将怀才不遇和怅惘之情凝聚于诗文之中。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也常常使他们忘却胸中的苦闷与烦恼。因此,旨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山水诗以及歌颂美好田园生活的田园诗便成为此时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创作素材。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山水诗人的主要代表有谢灵运、鲍照、谢脁等人,他们是开创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北朝的郦道元、杨炫之的游记散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而且还描写人文景观,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而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则另辟蹊径。他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转而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特别向往隐逸生活,“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而他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勾勒出一个静谧、淳朴自然的“桃花源”理想的境界,实在令人神往!而郦道元与陶渊明不同之处在于他注重纪实的创作手法,陶渊明则注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他们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

(摘编自卢长怀《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思想探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道佛各派思想中都有休闲文化的成分。
B.休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独特而丰富,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琴棋书画、茶道酒道、山水园林等都具有休闲文化的独特意蕴。
C.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远离政治迫害,文人士大夫不问政治,向往自然,寄情山水,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直接促成了中国古代休闲文化的成熟。
D.社会现实促使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也崇尚美丽的大自然和田园生活,这便促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认为,这一时代精神上的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是这一时代最富有艺术精神的原因。
B.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C.创作诗文和游山玩水的休闲方式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寄寓怀才不遇和怅惘之情、忘却苦闷和烦恼的一种途径。
D.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诗人众多,如谢灵运、鲍照、谢胱、陶渊明等,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便完全体现在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休闲文化之所以以文人士大夫为主,应该与文人士大夫特有的文化修养、人生遭际、生活态度、政治观点、精神追求有很大关系。
B.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混乱和社会上的痛苦并不完全是坏事,它是这一时代精神自由、解放,人们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催生剂。
C.谢灵运、鲍照、谢胱等人开创了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先河,而陶渊明则开创了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先河,他们的创作都渗透了休闲思想。
D.郦道元的创作注重纪实,陶渊明的创作注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虽然创作风格不同,但他们都对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ī)重:粮草。④浚(jù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B.“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常见的还有“授”“迁”“补”“擢”“转”“徙”“升”等。
C.“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张衡传》中,东汉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D.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使得李陵被迫投降。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017-03-1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双周练四语文试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各题。
水磨亭子
欧阳修
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
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莺。
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
史君自有林泉趣,不用丝篁乱水声。
8.诗的颔联“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9.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也曾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强调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其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2017-03-14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双周练四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

范昕

1910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洋画报》上。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浮在无尽的时空中。“即兴之作,小形,看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5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上世纪20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他的朋友观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他突然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他想描绘的,其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难所。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4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瞻瞻率性回答:“避难。”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丰子恺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理解的“逃难”是这样的!这样一次对话,激发丰子恺思考关于童年的话题。他写了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叹“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能够发现孩子心里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他的很多画都是来源于儿女的嬉戏,看到哪个孩子有个有趣的举动,就马上画下来。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

为丰子恺最早的“儿童相”漫画提供灵感的,则来自日常的温情一幕。一天,丰子恺完成了一天的教务,妻子抱着儿子瞻瞻,携了女儿阿宝,到弄堂门口等他回家。瞻瞻坐在母亲的臂上,口里唱着“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阿宝拉住了母亲的衣裾,在下面同他合唱。马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瞻瞻一眼就认出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突然欢呼舞蹈起来,几乎使他母亲的手臂撑不住。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也几乎撕破了母亲的衣裾。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这时,丰子恺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两个人。其中一人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另一个人,则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对丰子恺而言,儿童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自然之美,这正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努力捕捉乃至置身其中的境地。可贵的是,丰子恺描绘日常,出于感情,也出于自然,其实也是带有诗趣的。恰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画表面都平淡,浅率的人看了毫无兴味,深于感情的人始能欣赏”。

(选自2016年02月26日《文汇报》)

【相关链接】

有一天,门前来了卖鸡崽的小商贩,孩子们齐声向爸爸呐喊“买小鸡”。丰子恺和小商贩讨价不成,小商贩拔腿就走,孩子们顿时哭声一片。丰子恺再度加码讲价,小商贩还是不依,孩子们的哭声更强了。因为还会有来卖小鸡的,丰子恺就抚慰孩子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但你们下次……”丰子恺立即把话打住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些成人世界的道理,丰子恺没有告诉孩子们。

女儿丰一吟回忆说:父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种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一言一行都饱含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

(节选自望秋园《丰子恺是个慈父》)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丰子恺对陈师曾发表在上海《太平洋画报》上的一批画作深入研究,对陈师曾赞赏有加,以致丰子恺早期有大量的作品是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
B.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就有图画与诗意结合的传统,丰子恺早期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这些作品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大胆的创造。
C.丰子恺寄居杭州西湖,月上柳梢时出门写生,却无法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徒劳而返。后来从朋友的诗句中得到启发,让他豁然开朗。
D.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到沪江大学避难,小儿子对“逃难”的喜欢,给他启示是: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E.有一天,丰子恺的妻子带着子女到弄堂口玩;儿子瞻瞻和女儿阿宝看见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而欢呼舞蹈,不想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12.本文叙述的是丰子恺在抒情漫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什么要从水墨画家陈师曾写起呢?请简要分析。
13.丰子恺的抒情漫画至今依然能感染读者,其原因有哪些?试分条归纳并简要分析。
14.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包含着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5.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余(yìn)       (qiáo)悴       (1ěi)       命途多(chuǎn)
B.罪(qiān)       (zhà)       (zhēn)       (pèi)流离
C.江(dī)       (kù)       (kān)       前合后(yǎn)
D.勉(qiáng)       (è)       (rěn)知       燕舞丹(chí)
2017-03-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双周练四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