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周考2 《归去来兮辞》知识检测
全国 高二 周测 2018-12-01 3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心惮远役       耘耔       (wǔ)       (chànɡ)
B.晨光喜微       盈樽       子(zhì)     庭柯(miǎo)
C.敛裳霄逝       流憩       (qī)       遑(huánɡ)
D.欣欣向荣       遐观       (xiù)     西(chóu)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2. 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 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
2016-11-18更新 | 3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创作开创了山水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B.陶渊明的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并序》最有名。
C.辞,是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园日涉以成          舍万殊,静躁不同
B.扶老以流憩          之不以其道
C.翳翳以将入          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
D.曷不心任去留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命下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园涉以成趣          ②或命巾车,或孤舟     万物之得时
④眄庭柯以          ⑤范增数项王       ⑥吾得事之       ⑦项伯杀人,臣
琴书以消忧        挟老以流憩        ⑩携入室
A.①⑥/②⑤⑨/③⑧/④⑦/⑩B.①⑥/②⑤⑨/③⑩/④⑦/⑧
C.①⑥/②⑤/③⑨/④⑦/⑧⑩D.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⑩/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对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诗人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这样写,显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说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中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鸟既如此,人何以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2018-11-2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语文必修五周考2 《归去来兮辞》知识检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D.既窈窕以寻壑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复驾言乎焉求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将有事于西畴D.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列句子感情色彩有所不同的一项是
A.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B.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C.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D.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018-11-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语文必修五周考2 《归去来兮辞》知识检测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②。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注: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10.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博学善文(属:写)B.州召主簿不(就:赴任)
C.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D.便客(语:告诉)
11.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
A.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
B.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
C.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
D.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
13.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4.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
(3)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4)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是:“_______________。”
(5)表现作者归家的急切心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6)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是:“______________。”
2018-12-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语文必修五周考2 《归去来兮辞》知识检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64一般词语选择题
3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4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5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60.65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7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90.65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80.65倒装句选择类
三、文言文阅读
10-130.65萧统  史传文
四、名篇名句默写
14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