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分层基础练-归去来兮辞并序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05-09 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2019-08-23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语文鲁人版必修一:《归去来兮辞》同步测试

二、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作者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序言中对他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家境贫寒,无心做官。陶渊明的孩子较多,没有存粮,正常的生活无法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在别人的劝说下他才萌生了做官的念头。
B.陶渊明热爱自然,眷恋家乡。陶渊明在任期间虽生活相对富足了一些,但时间不长就产生了回家的想法,返回后,面对自然显得异常兴奋。
C.陶渊明钟爱田园,勤于劳作。陶渊明回到家乡后,面对家乡美景时时流连忘返,春天到来春耕开始,他与农人们日夜辛勤地在田里劳作。
D.陶渊明志趣高洁,乐天知命。陶渊明喜欢自己院子里的松树和菊花,对于富贵和升仙都看得很淡,希望自己能随心所愿,顺应自然变化。
2019-12-29更新 | 417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必修5 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篇破空而来,喊出久郁心中的志向:“归去来兮!”再回首在官时日,作者用“心为形役”的痛苦自责之词,作了精辟的总结。
B.小舟遥遥,衣袂飘飘,写尽踏上归途的欢愉,与“惆怅而独悲”的在官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一“问”一“恨”,显归心之急切。
C.“松菊犹存”似说坚贞芬芳的节操仍在,“倦飞”之鸟,犹言厌倦做官,“流憩”“遐观”“盘桓”,是作者遗世独立生活的写照。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作者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不羡慕荣华富贵,不期望皇帝赏识,只愿回归田园,乐天知命享余生。
2018-10-28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对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诗人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这样写,显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说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中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鸟既如此,人何以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2018-11-2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语文必修五周考2 《归去来兮辞》知识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