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北京 高一 期中 2018-12-04 6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岭南四大佳果之首的荔枝,以其晶莹透剔甘醇多汁的果肉,清香甜爽的风味和娇艳似火的果色驰名于世。在全球无数名优佳果之中,色、香、味皆极佳的荔枝堪称水果之王。

②可惜的是,荔枝是“炎方之果,性最畏寒”,这种生理生态特性,使它只能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生长和分布,而不能在全球广泛种植。因此,荔枝的种植地域有极大的局限。另外,荔枝保鲜期极为短暂,果实一旦成熟必须立即摘取,否则过熟的果实将更加难以保鲜贮藏。摘下来的荔枝,红艳的果色在常温下只能保持一天,在这一天中明显可以看出果色不断由鲜红变暗红,再变褐色,紧接着果壳上出现霉斑,霉菌快速繁殖互相传染,果壳变软,渗出汁液,香味尽失,腐烂相继。成熟的荔枝鲜果,如不经过特殊处理,在常温下二三日便失去商品价值,不可逆地衰败腐烂,被视为世界上最难贮藏的水果。

③荔枝鲜果为什么烂得这样快?这要从荔枝果实本身的结构、成分和生理特性谈起。

④第一,荔枝果皮薄,细胞排列疏松,水分极易散失,果皮中含有大量酚类化合物,在环境中氧和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酚类有机物质转化为醌类物质,醌类物质积累聚合,褐色显现,红色消失。

⑤第二,促使果实成熟、器官衰老的催熟激素乙烯,在果实成熟腐烂过程中起着加速剂的作用,而成熟的荔枝果皮又是形成和释放乙烯的中心。据测定,果皮的乙烯释放量高达果肉和种子的数十倍。果皮大量释出乙烯是致使鲜果加速衰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⑥第三,荔枝鲜果富含糖分,甚至高达20%,果肉含水量高,细胞壁薄嫩,果肉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磷、钙、钾等)、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的鲜果又缺乏坚韧厚实致密果皮的保护,很难抵御形形色色霉腐病原菌的侵袭。科研工作者已从腐烂的荔枝果实中分离出10多种病原菌,如霜疫霉、炭疽、酸腐、青绿霉菌等等。虽然它们的入侵并非同步,有些菌种早在挂果期就已经“登陆”,但是只要摘下的鲜果处在陈化进程中,其抗病抵御能力自然下降,一些有害菌就会乘机滋生,暴发作乱。

⑦第四,荔枝收获季节正值高温盛夏。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通常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上升呈正相关。而荔枝鲜果的呼吸强度又比橙果高二三倍。呼吸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使鲜果陈化,抗病力降低。

⑧荔枝的鲜果难以贮藏,而且极易变质,这一点古人早有体会。因此在保鲜贮藏方面曾创造了不少的方法。

⑨如明初《耀仙神隐书》载“收生荔枝,将熟时摘,入瓮浇蜜浸之,以油纸封固瓮口,勿令渗水,投井中,虽久不损”,此可称之为(甲)“蜜浸封坛沉井法”。明代万历二十五年《荔枝谱》载:“乡人常选鲜红者,于竹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窍,置荔枝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固封其隙,借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此可称之为(乙)“活竹窍藏法”。又据明末清初《广东新语》载:“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剪去蒂。复以蜡封剪口。以蜜水满浸,经数月,味色不变,是予终岁皆有鲜荔枝之饱。”此可称之“   (丙)   ”。还有荔枝“在树时并荔叶剪之,置新瓦坛中,泥柊叶封其口,倒沉井中。有佳宴时出之,色如新,可支一日”,此可称之为 “   (丁)   ”。

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国内外一些重要水果产区和大、中城市,在水果保鲜贮藏方面都建有专门设施,如我国现今多用的是通风贮藏库和机械冷藏库。前者利用库外昼夜气温变化的差异,使库内保持低温进行贮藏;虽然成本低廉,但是贮藏效果相对较差。后者利用机械制冷,并可根据果品种类不同,对贮藏温度进行人工调控,有较好的贮藏效果。

(取材于周肇基《荔枝保鲜贮藏古今谈》,有删改)

1.下列对荔枝极易变质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荔枝果皮中含有大量酚类化合物,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果皮变色。
B.成熟荔枝的果皮能释放出大量的乙烯,从而加速鲜果的衰败、腐烂。
C.荔枝鲜果富含糖分,果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
D.荔枝鲜果的呼吸强度大,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促使鲜果陈化,抗病力降低。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材料涉及的内容的一项是
A.荔枝果肉晶莹,味道鲜美,为世人所钟爱。
B.荔枝在短期内极易变质,不易贮藏保鲜。
C.荔枝主要生长于湿热地区,在北方难以成活。
D.荔枝对于文人来说,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参照第⑨段(甲)处“蜜浸封坛沉井法”的命名方法,给本段丙、丁两处所述荔枝保鲜法命名。要求每处不得多于7个字。
(丙)___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
4.从第⑨段看,古人保鲜荔枝时,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请简要概括。
2018-11-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让(yī)            (zài)        (jí)       面面相(qù)
B.(jù)            (quàn)       强(jué)     于言词(zhuó)
C.车(chéng)       量(jiào)       (pò)       自惭形(huì)
D.或(jiàn)        背(jí)          (qiè)     如法制(pào)
2018-11-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6. 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       赔嫁            五彩班斓     兴高采烈
B.贤慧       琐事            炯然不同     狼狈不堪
C.惆怅       祟敬            迫不急待     惊惶失措
D.喧闹       报酬            精美绝伦     声名狼藉
2018-11-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金家茶炉子生意很好。一早、晌午、傍晚,来打开水的人很多,提着洋铁壶、暖壶、茶壶的,川流不息
B.一些老师担心,网上搜索素材固然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方便,但也会造成简单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C.十月一日清晨,北京阴天,还下了小雨,但国庆阅兵刚开始,天气就变成未雨绸缪的大晴天,能见度极佳。
D.年轻人不要妄自尊大,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而应当充满自信,并勇于开拓创新。
2018-11-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8.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游侠列传》选自《史记》,这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作者司马迁,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C.《项链》的作者是19世纪后半期英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马克·吐温并列,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断魂枪》的作者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呈现出浓郁的“京味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茶馆》、《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等。
2018-11-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青萍结绿 (大概)                  登龙门(全)
愿一识韩荆州(只)                 ④而心万夫(英雄)
⑤以愚计(献上)                       ⑥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改变)
A.③⑤⑥B.①②④
C.①③⑤D.②④⑥
2018-11-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经品题,便作佳士                      海内为
B.臣闻明主不恶切谏博观               然后发天下丁男守北河
C.何令人景慕一至于此                  许莹
D.所以龙蟠凤逸之士                         所以为业
2018-1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