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期中 2019-06-14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在悉尼街头听到一阵阵不成曲调的小提琴声。原来是一个盲人流浪汉在拉琴,几乎没有听众,人们丢给他的硬币          。他          地走了过去,接过小提琴动情地拉起来。琴声美若天籁,          ,自有一种非凡的吸引力。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并聚拢在周围。演奏结束时,盲人面前的硬币堆成了小山。
A.寥寥无几     情不自禁     扣人心弦B.寥若晨星     不由自主     扣人心弦
C.寥若晨星     情不自禁     沁人心脾D.寥寥无几     情不自禁     沁人心脾
2019-06-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019-06-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着恋人远去的身影,他止不住一阵心酸,热泪盈眶。
C.我国文人对审美具有精细感知力,他们喜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地震过后,满目疮痍,但灾区的人们擦干眼泪,忍住失去亲人的痛苦,带着对未来美好的希望,重建家园。
2019-06-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
①或者翻译些他的诗文
②像苏东坡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作品相伴就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③我一直都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
④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地写关于他的传记,自然是件乐事
⑤即便此愿不能实现,在我旅居国外时,也愿意身边有他的作品相伴
A.③⑤②①④B.④③①②⑤C.③①⑤②④D.④③①⑤②
2016-11-18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泰兴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限时训练二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吴冠中在《苹果颂——感郑为著<中国绘画史>出版》一文中写道:“他任上海博物馆书画鉴定专职后,所读名画、杰作,数以万计,其爱好更及陶瓷、雕塑,目力洞悉古今中外,发表了不少具独到思考的论文与著作,而他始终未脱离画家生涯,深深体验着作为学者的心路历程。我早就感到他应认真下功夫写部《中国绘画史》,一部史学家、艺评家和画家合作的《中国绘画史》。”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吴冠中说“早就感到他应认真下功夫写部《中国绘画史》”,暗含对郑为没有及时、认真写出此书的委婉批评之意。
B.吴冠中认为《中国绘画史》不是郑为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应该由史学家、艺评家和画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C.吴冠中认为郑为凭自己的才情阅历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一部集史学家、艺评家、画家之长于一体的《中国绘画史》。
D.吴冠中认为《中国绘画史》的写作应以郑为个人为主,同时还要吸收采纳史学、文艺评论等方面专家的意见。
2019-06-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目眩良久。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品B.及献燕督亢之地图,   函:信件、信函
C.愿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D.荆轲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
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色变振恐 ③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A.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⑤⑥
8.下列对情节、人物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荆轲“笑”——“顾”——“前”三个动作,衬托出秦武阳的胆怯和秦王的威严。
B.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从侧面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C.选文最后写荆轲事败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从正面刻画了荆轲的英雄形象。
D.选文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荆轲刺秦王过程中“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等惊心动魄的场面。
2019-06-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与“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中“谢”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
B.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019-06-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C.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D.田光坐定,左右无人
2019-06-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B.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
2019-06-1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史记·管仲列传》)
(3)胜败兵家事不期, ________________。(杜牧《题乌江亭》)
(4)___________________,耻向东吴再起兵。(胡曾《乌江》)
(5)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6)___________________,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7)春江潮水连海平, 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9)人世几回伤往事, 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0)__________________,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2019-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唐)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2)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2016-01-04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唐)司空曙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注:(1)司空曙,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安史之乱”时曾远离家乡,避难南方。(2)庾开府,即庾信,魏晋南北朝时梁朝诗人,曾任开府仪同三司一职,经历过南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和覆灭。
(1)请分别赏析一、二句中的“暗”和“春”的妙用。
(2)简要分析三、四句中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019-06-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