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期末 2019-07-03 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习总书记的(yīn)殷期盼、谆谆嘱托,赋予我们沉甸甸的责任。
B.让广大球迷计日以(sì)的2019男篮世界杯分组抽签揭晓,中国男篮将坐阵北京主场,与委内瑞拉、波兰和科特迪瓦捉对厮杀,争夺出线机会。
C.叱(chà)风云也罢,潦倒一生也罢,富贵荣华也罢,困苦穷愁也罢,终有一天都会变成幽微的烛火,最终湮没消融在无垠的黑暗里。
D.最难承受的还是,不管我的心情如何,挂在墙上的壁钟总是在除夕夜的十二点猛力敲响,那样无情,又那样凄(chuànɡ),让我急首痛心。
2019-06-29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中晚唐文艺百花齐放,名家辈出;诗坛之盛,确乎空前。散文也是如此。[乙]韩愈、柳宗元固然是后代景仰不已的“宗师”,然而当时更为知名和流行的,却是白居易、元稹。与他们的通俗性的诗歌一样,他们的散文也曾万口传颂。[丙]这与兴起于盛唐,大盛于中唐的古文运动,当然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更有意思的是,与古文运动并行不悖,传统的骈体这时同样大放异彩,更为美丽,足见当日文坛也是百花齐放的。

2.下列各项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仰B.传颂C.当然D.并行不悖
3.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06-2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强国APP是一款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客户端应用,让学习者在线就能根据个人习惯为中心进行学习,并且还有海量题库。
B.“巨婴”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和道德约束,常会情绪失控,制造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C.我国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终身学习的更高需求,也为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未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学习之门。
D.享誉世界的“钢琴诗人”肖邦才华横溢,命运多舛,如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在短暂的39年的生命里,闪现出璀璨炫目的光彩。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将下列句子按照顺序排列,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要做自己性格的主人,不要做自己性格的奴隶。      ▲            ▲            ▲            ▲      。如何限制?就是发扬性格本身的长处,抑制短处。
①一个人做了自己性格的主人,也就是尽可能地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所以,在享受性格之利的同时,承受性格之弊,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③只须把这个弊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④个人的性格的所谓优点和缺点是紧密相连的,是一枚钱币的两面,消除了其中一面,另一面也就不存在了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2019-06-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午休铃响过,实验中学高一、高二教学楼的二楼走廊里,10多名校合唱社领唱的同学每人拿出一个扩音喇叭,高声唱起来。随即,走廊里涌来1000多名高一、高二年级同学,向着对面的教学楼,齐声为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三学长加油:“如愿以偿,前程似锦,金榜题名,旗开得胜,高三加油,高考加油!”。

“这是‘喊楼’——我们学校已经延续9年的一个传统,高一高二学生通过‘喊楼’为学长祝福。”该校相关负责老师告诉记者,“每年‘喊楼’的时间都在高考前半个月左右,但日子不固定,今年选了5月24日,为的是给高三同学一个惊喜。”“每年的‘喊楼’方案都由校团委的高一、高二学生制定,包括时间、方式、流程、口号以及横幅等。内容确定后,各班都有一名同学在班里公布今年的口号、‘喊楼’暗号,但不会通知具体时间,今年的暗号就是合唱社同学唱《奔跑》。”该负责人说。


(1)请为以上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请你为即将升入高三的自己写一段高三寄语。要求:①语言连贯、准确;②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40字。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从“考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

此话怎讲?

过去的学习,知识的门类是固定的,问题也是清晰的。而且这些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里,你只要去学就可以了。

所以,你的求知方式应该是勤奋、专精、系统化地学习,而学习效果由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衡量。这种学习模式被称为“考试式学习”。

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有过著名的“刺猬与狐狸论”:刺猬之道,一以贯之(一元主义);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多元主义)。传统社会显然更需要刺猬式的专家,但是今天,“考试式学习”模式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原因很简单:第一,人类的知识总量已经太大了,大到任何一个人,用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消化。第二,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知识本身在频繁更新,今天还是共识的东西,明天可能就不对了。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     

那怎么办?美国顶级畅销书作家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开脑洞的办法:除了专长之外,你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统,不用深入。

过去的知识是固化的,学习者跟它的关系,有点像人和财富,是占有关系,占有得越多越富有。但是现在不行了,知识多到你根本就占有不过来。

打个比方,过去水很少,而自己这个容器很大,往自己这个空桶里装水,当然是装得越多越好。而现在,水已经多得像大海,你就别想往身体里装了,学会在水里面游泳就好。

不管什么知识,都成了你踏入未知世界的踏板。一个片段的知识,会成为你求知路上的援兵,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起作用的接应。它不是答案,但它是通向答案的钥匙。

还记得那个爱下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吗?过去,围棋只是业余爱好,但是现在,正因为他对两边都懂一点,所以,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才可能是他开发的啊。

那些一鳞半爪的知识,孤立地看可能没有用。但它极有可能在机缘凑巧时,填补一个你认知世界的空白维度,那它就是价值连城的。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的时候。他马上判断出他是一个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为什么呢?因为华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同时还有军人气概,那他肯定是个军医。左臂动作僵硬,说明刚刚受过伤。那当时什么地方刚刚打完仗,有可能让一个军医受伤呢?阿富汗。所以,结论就出来了。

你看,福尔摩斯只需要一个片段的知识——阿富汗刚打完仗,就足以让他完成一整套推理。他并不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这场战争。

这就是“破案式学习”。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选自《青年博览》2019年第7期,有删改)

7.下列对“破案式学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破案式学习”通过体系化的学习,来掌握不同门类的知识。
B.“破案式学习”的求知方式更加强调勤奋、专精和一以贯之。
C.“破案式学习”虽然提倡多元主义,但深入的学习还是基础。
D.“破案式学习”在寻求通向答案的钥匙,是面对未知的学习。
8.下列对学习模式转变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社会中“刺猬式”的专家会受到推崇。
B.人类知识总量剧增,不可能有人完全消化。
C.知识的确定性正在丧失,共识不一定正确。
D.问题越来越多,但是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考试式学习的知识是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经典里的,所以在考量时更具有公平性。
B.如今知识总量大得让你根本不可能去完全占有,有一己之长的专业人才已不可能出现。
C.爱围棋的数码工程师开发了击败人类棋手的人工智能AlphaGo,引起了学围棋的热潮。
D.福尔摩斯初见华生就判断他是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体现了“片段的知识”的接应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