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一 阶段练习 2019-07-13 3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激(tuān)  觊(yú)    捕(dài)    书声琅(láng)
B.玫( guī)  舌 (zé)  洞(xué)  岌可危(jí)
C.数(zhāo)  笑(yè)  公(mǔ)   方圆凿(ruí)
D.饥(ráng)  黑(yǒu)  收(liàn) 瑕不掩(yú)
2019-07-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讫今       式微       白壁无瑕       委曲求全
B.搏弈       纠葛       哀声叹气       扼腕叹息
C.亲睐       烦琐       毛骨悚然       脍炙人口
D.伶俜       厄运       不落言筌       汪洋自肆
2019-07-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西方某些国家总是对叙利亚问题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而对阿勒颇地区大量的平民伤亡漠不关心。
②相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纯学术著作,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明显平易近人了,读起来没有什么文字障碍。
③一开盘,若干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④在经历了许多挫折之后,他们公司终于走上了正轨,并很快赢利,他终于可以安之若素了。
⑤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中国队对阵荷兰队,在大比分2:1领先的情况下,被荷兰队反戈一击,连失三局,最终遗憾地以总分2:3告负。
⑥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罪行累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然而,安倍晋三丝毫没有悔改和认错之意,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实让人气愤。
A.①②③B.①②⑥C.④⑤⑥D.③④⑤
2019-07-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地处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侧,近年来开发的“幽幽谷”农家乐、“幽幽谷”美食体验街等配套旅游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乡村”。
B.2016年12月14日,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包含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
C.人工智能机器人真的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心存疑问,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科幻电影里那惊心动魄、结局难料的人机大战。
D.《人民的名义》以现实的视角通过鲜活的影视剧手法再现反腐行动,聚焦社会最敏感的时政问题,成为当下影视界的“一股清流”。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技能多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①⑥③⑤④②B.③②⑤⑥①④
C.④⑤②⑥①③D.④⑥①②③⑤
2016-11-18更新 | 17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C.癸丑、壬戌、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时、纪日、纪月和纪年。癸丑年的下一年是甲寅年。
D.《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比斯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罗洛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之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楫而遣之,俾吏修其庐室,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

数年,改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以兵入成都为乱,延赏奔汉州,将戍将讨之。是月,斩朏及同恶者。先是兵革屡扰,自天宝末杨国忠用事南蛮,三蜀疲弊。其后崔宁复侈靡,故蜀土残弊。延赏薄赋约事,动遵法度,仅至庶富焉。建中末,驾在梁州,倚剑南蜀川为根本。

贞元元年①,以宰相刘从一有疾,诏征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延赏与李晟不协,晟表论延赏过恶,改授左仆射。初,大历末②,吐蕃剑南,晟领神策军戍之,旋师,以成都官妓高氏归。延赏闻而大怒,即使将吏令追还焉。晟颇之,形于词色。

三年正月,会浙西观察使韩滉来朝,滉尝有德于晟,因会䜩说晟使释,遂同饮极欢,请晟表荐延赏为相,晟然之,于是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延赏当国用事,晟请一子聘其女,延赏拒而不许。晟谓人曰:“武人性快,若释旧恶于杯酒之间,终欢可解。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无几,延赏果谋罢晟兵权,时议非之。

贞元三年七月薨,年六十一,赠太保,礼加等,谥曰成肃。史臣曰:延赏博涉经史,达于政事,然以私害公,罢李晟兵柄,非守正中立者也。

(选自《旧唐书》)


注释:①贞元元年:公元785年②大历末:公元779年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吐蕃剑南 寇:入侵
B.礼加等 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C.晟颇之 衔:怀恨
D.因会䜩说晟使释憾:遗憾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B.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C.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D.属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延赏关心百姓,堪为能吏。他在河南尹、各道营田副使任上,同情流离失所的百姓,为百姓着想,因此百姓生活安定。
B.张延赏能于治乱,文武兼备,在成都任上,面对张朏的兵乱,他奔赴汉州,率部讨伐。张朏及同党被斩杀后,合理安排善后事宜,蜀地成为皇帝的依靠。
C.张延赏与李晟关系不睦。最初,李晟表奏张延赏的过失使张延赏被降职,导致二人关系紧张。而李晟携官妓回师、张延赏派人追回的事使二人矛盾再度升级,势同水火。
D.张延赏心胸不够宽广。李晟在韩滉劝说下真心与张延赏和解,而张延赏却没能展现一任宰相的胸怀度量,甚至谋夺了李晟的兵权,被时人和史家视为不足。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词语。
(1)乃具舟楫而遣之,俾吏修其庐室,已其逋债,百姓遂安。
(2)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
2019-07-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黎眉州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四川人。②胶西: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
12.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可谓各路英才,老少汇聚。
(2)《归园田居》写诗人房前屋后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一句写了要与动物为伴侣作朋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望;还有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借助动物作喻,说明天地广阔,慨叹生命何其短促。
2019-07-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漆树的眼泪

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那里长着一种叫作漆树的树木。大大小小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的混合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黑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干上,一旦把皮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就心里发麻。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是在苜蓿坝放牧的时候。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村里人很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那天到了苜蓿坝,突然大动干戈,对漆树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浓的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翻腾,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漆树的疼痛。植物一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迅速做出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大塑料桶,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桶盛得满满的才罢休。

“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问那些外乡人。“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怅然若失。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无声地抗议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坝子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漆树身上布满了刀伤,从树根开始,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

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纯度很高的漆。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表面还耐高温。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

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

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结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

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事,漆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

(有删改)

1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用拟人手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
B.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
C.“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在家具的表面重生”,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过生漆后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
D.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痂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
15.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16.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2019-07-0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漫画,完成后面的问题。

(1)请从比喻、拟人中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个字。
(2)为漫画起一个简明的题目。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大家都知道,________,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2016-02-26更新 | 706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2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适中(0.65)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他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锁”需要我们去打开。请以“开‘锁’”为话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适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③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19-07-07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17,18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8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连贯选择题
6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170.65漫画/照片语言表达
18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7-100.65刘昫等  《旧唐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1-120.4苏轼(1037-1101)  诗  咏物言志  炼句
四、名篇名句默写
13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4-1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六、作文
190.65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