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19-10-26 3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________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__________。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___________________,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的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________________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D.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B.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2019-10-25更新 | 3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把下面的5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的许多幽默含蓄、意趣横生、魅力无穷的警语佳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
②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而且还是非凡的语言大师。
③长期的革命生涯和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
④毛泽东的语言魅力以其无与伦比的深刻影响力,堪称清新朴实、活泼凝练的现代汉语的开山人和杰出代表。
⑤他以渊博的知识储备、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炉火纯青的表达技巧,形成了自己个性鲜明的语言艺术。
2019-10-25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中,引用了很多成语、俗语和名言,使得这篇讲话稿语言灵动形象,令人听来更感亲切。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很擅长修饰语言,他经常引用毛主席的诗(词)句。阅读下面的材料,请选择毛主席的诗(词)句填在横线处,并简要说说选择的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豪情满怀地畅谈了实现民族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引起举世关注和高度赞扬。他在回顾昨天、展示今天、宣示明天时,恰切地用了三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信手拈来、恰如其分的三句诗,把诗情画意引入了伟大的中国梦。而这三句诗中有两句是毛泽东的,喻示要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前进;有一句是诗仙李白的,宣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李白的这句诗正可以承载丰厚的文化内涵。
理由:______________
2019-10-25更新 | 242次组卷 | 8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二、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6.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中,在批判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时,用了一句俗语来揭示其危害性。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在荀子《劝学》一文中也大量运用了这种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2019-10-25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的高分纪录可以一再被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下滑、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么能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几千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许多语言现在仅仅存于典籍之中,有的基本死亡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为你不平!

(有改动)

7.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8.作者感叹“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下列不能作为这句话的论据的一项是(       
A.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若这样,就会失去东方民族的含蓄美。
B.方块字横平竖直,风格独特,而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必难以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C.100多个国家开设了汉语课,但在汉语的故乡和高学历的青年中却出现中文水平下滑、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那些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10.本文表达了对“汉语危机”的担忧,也提出了对学习外语的思考;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判党八股的罪状之一: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也提出了学习外国语言的建议。综合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来看,在学习外语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2019-10-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1 反对党八股(节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3
小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85辨析并修改病句  简明、连贯选择题组
40.65简明、连贯语言表达
5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二、小阅读
60.65政论文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课内
三、现代文阅读
7-10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