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日照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期末 2019-10-27 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德,是彰显于天下的大德,这种大德乃是对人的善本性加以发扬光大所形成之德。明德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实质上是中国价值观的内核精神,它体现在中国不同时代的不同价值观之中。

在远古的尧舜禹时代,明德体现为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价值观。夏商西周在弘扬远古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天命观和宗法制度为基础、以维护王权统治为中心的价值观。它在进一步强调德治的同时凸显了社会规范的作用,以礼治作为德治的主要手段。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皇权专制主义价值观,它旨在维护皇权专制统治,但作为其核心内容“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以及作为礼治和法治基础的德治等,亦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明德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正在培育并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明德的基本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丰富和创新性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在现代文明时代的体现,彻底破除了传统价值观的王权制及其宗法制和天命观基础,使其中的许多糟粕被剔除,优秀的内容得到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取和继承了不少合理的传统价值观念,包括整体为重、以民为本、以德治国、教化为先、其命维新、和而不同、天下情怀等等。在继承其合理内容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些根本性的传统价值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在弘扬明德和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生态全面改善为主旨,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为治国方针。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为明德传统内涵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升华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种升华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明德根本精神和崇高境界的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尚在培育中的价值观,它也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价值体系,需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和世界文明中吸取营养和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批判吸收了一些外来的先进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从传统价值观和外来价值观中汲取滋养的同时拒斥、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才能创造性地把明德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培根铸魂”的重大课题。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根”就是数千年以来生生不已、绵延发展的明德,它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道德追求和精神标识;“魂”则是正在引领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鲜活灵魂和不竭动力。培根就是要厚植明德,铸魂则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涵化人心。今天,厚植明德就是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完善它,使之真正成为当代中国人民之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当代明德。以明德培根铸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学者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担当。学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者、阐释者,也承担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和涵化人心之责。新时代的学者要担当起这一神圣使命,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应有贡献。一方面,要有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勇气和功力,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承担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履行以德化人、以德育人、以德培元的使命。

(摘编自江畅《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德实质上是中国价值观的内核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明德在当代的弘扬和创新。
B.从尧舜禹时代到当今新时代,明德的基本精神在各时代的价值观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汲取外来价值观中的营养,才能创造性地将明德精神发扬光大。
D.新时代提出要“培根铸魂”,“根”是绵延发展的明德,“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顺序,论述了明德与不同时代的价值观的联系。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差异和联系。
C.文章由阐释明德展开论述,论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性、开放性的特点。
D.文章提出学者肩负着以明德培根铸魂的特殊使命,并阐述了如何担当这一使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先发展明德根本精神,再向多种价值观汲取营养。
B.以明德培根铸魂,是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学者担负的责任要比普通人重要得多。
C.《大学》提出“明明德于天下”,要人们将自己彰明的德性推及天下,这与“培根铸魂”的新时代使命是完全不同的。
D.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取和继承了其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念。
2019-10-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幻电影是类型电影的一种,是以科幻元素为题材,以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

美国作为科幻电影大国体现了世界级水平,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虽然科幻电影是虚构的,但它在原则上要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比如在《终结者2》中曾经出现过一个“液体金属机器人”的反派角色。可能人们觉着液态金属听上去像是天方夜博,但事实上,虽然还是初级阶段,但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液态金属,而且可以改变其形状。在《星际穿越》中运用的“引力弹弓效应”使飞船仅用14个月就从火星飞往土星,而正常飞行却需要数年;不仅如此,该片还大量使用了“虫洞”理论及相对论,使看似不可思议的情节有了权威的科学支撑。正是美国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美国的科幻电影无人企及。其次是美国科幻电影的摄制拥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其每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基本上都是投资过亿。如《阿凡达》的制作费用超过了2亿美元,还不包括宣传费用等。可以说,巨大的资金投入让电影在特效制作及后期溢染上得到了提升。

美国的时间取向属于“未来型”。虽然在美国文化里也有“现在”和“过去”的影子,但是对“未来”的向往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现在”和“过去”的把握。在这种文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科幻电影大多数都和这种文化趋向是吻合的。因为科幻电影是基于现实的科学对于未未发展的展望,美国人可以通过科幻电影合理想象目前某种科技可能会给将来的美国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然后就可以对该种科技进行理性的评判。

(摘编自胡炜《美国科幻电影成功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数据来源:艺恩电影智库)

材料三:

由郭帆导演、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国内票房突破46.5亿元,观影人次超过1亿,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该片在海内外引发观影热潮的同时,还获得了良好的观众口碑,激发了舆论的热烈讨论,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流浪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表达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作为中国式科幻大片的开山之作,《流浪地球》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审美品性。在好莱坞众多科幻电影中,面对未来,标准答案常常是美国最终战胜外星人、拯救世界。而《流浪地球》则提出了组建联合政府,带着地球一起走的“中国方案”,这是该片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做了巧妙的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流浪地球》改变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念,让中国人从“向后看”的穿越变为“向前看”的想象。该片从时间上面向未来,从空间上面向太空,大大扩宽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影面向未来的重大改变,更体现由新时代中国电影展现的大国气象、大国精神、大国实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速,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荧幕总数突破6万块,是全球拥有银幕数最多的国家。巨大的电影市场需要题材类型丰富多元的影片来填充。过去许多年,由于战术和叙事等方面的缺陷,科幻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软肋,《流浪地球》的出现,昭示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摘编自王一川等《硬科技与软文化打造中国科幻大片》)

4.下列不属于美国科幻电影体现世界级水平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科幻电影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美国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B.美国科幻电影的摄制拥有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坚强的后盾。
C.科幻电影是科学基础上的幻想性情景下叙事的影视作品。
D.美国科幻电影大多数都和“未来型”的文化趋向相吻合。
5.下列对材料相关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电影原则上要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但创作者可以虚构一些超越时代的科技元素来满足观众对未来的想象。
B.近五年中国科幻电影每年上映数量较为稳定,基本上每年20部上下,占比5%左右,每年平均单片票房从3亿多到4亿多不等。
C.从近五年中国科幻电影数量占比和票房占比来看,科幻电影约5%的数量能够产出约20%的票房,表明我国科幻电影市场前景广阔。
D.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创下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引发观影热潮,获得了良好的观众口碑。
6.请结合材料,分析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意义。
2019-10-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梁父吟(节选)

白先勇

参加完王孟养的公祭大会,翁朴园和雷委员一同回到公寓。

翁朴园进到书房里,便径自走到茶几旁边一张紫檀木太师椅上坐了下来。书房内的陈设十分古雅,一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明人文徴明的寒林渔隐图。两旁的对子却是郑板桥的真迹,写得十分苍劲雄浑: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另一壁也悬了一副对联,联语录的是《国父遗嘱》: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你们老师,和我相处,前后总有五十多年了——”朴公坐下后,沉思良久,叹了一口气道,“‘狂狷’二字是你老师的好处,可是他一辈子吃亏,也就是这个‘刚’字上头。你们背地下都把他比做七月里的大太阳——烈不可当,是吗?”

“恩师的为人。实在是叫人景仰的。”雷委员欠身转向朴公,脸上充满了敬意的说道,“恩师对朴公和仲公二位一向推崇备至。我记得恩师提过:他和朴公、仲公都是四川武备学堂的同学。”

“唔——”朴公吟哦了一下,“说起来,那还是辛亥革命的事情呢,仲默和他夫人杨蕴秀,刚从日本回来,他们在那边参加了同盟会,回来是带了使命的:在四川召集武备学堂的革命分子,去援助武汉那边大举起义。我们几个人碰巧归成一组,自称是”敢死队”。耳垂上都贴了红做暗记的,提出的口号是‘革命倒满·倒满革命’。一时各路人马,揭竿而起,不分昼夜,兼水陆纷纷入鄂。仲默的夫人杨蕴秀到底不愧是个有胆识的女子!”

“你知道吗?那天运军火进武昌,就是由杨蕴秀扮新娘。炸弹都藏在她的花轿里。孟养和我呢,就打了红包头扮抬轿夫,仲默却是一身长袍马褂骑在马上做新部官。加上几个袍哥同志,吹吹打打便混进了正阳门。那晓得一进城,里面早已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了。原来文学社的几个同志走漏事机,总督下令满城捕人,制台衙门门前已经悬上了我们革命同志的头颅了。我们马上接到胭脂巷十号的命令:事出仓促,提前发难,当晚子时,以炮鸣为号。那天夜晚,也真好像天意有知一般,竟是满城月色,景象十分悲肃。我们几个人都换上了短打,连杨蕴秀也改了男装。大家几杯烧酒一下肚,高谈国家兴亡,都禁不住万分慷慨起来。你老师最是激昂,我还记得,他喝得一脸血红,把马刀往桌上一拍,拉起我和仲默两个人,便效那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院子里歃血为盟,对天起誓:‘不杀满奴,誓不生还。’那时倒真是都抱了必死之心的。他那时才不过二十岁——”

“哦?”雷委员惊讶地插话道,“我倒不曾知道,原来恩师和朴公、仲会,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呢!”

“那晚我们才等到十时左右,城东工程营那边便突然间枪声震响起来了。几个人正还犹疑,你老师便跳了起来,喊道:‘外面都动了兵器了,我们还在这里等死吗?’说着便抢了几枚炸弹,拖起马刀往外面冲去,我们也纷纷拥了出去。混战了一夜,黎明的光景时分,武昌城内,到处都飘满了我们革命军的白旗了。于是我们一队人便走向蛇山楚望台去集合,经过黄鹤楼的时候,你老师突然兴致大发,一下子跑到了上面去,脱下了一件血迹斑斑的白布褂子,用竹竿挑起,插到了楼檐上去,然后他站到黄鹤楼的栏杆上,挥着一柄马刀,朝了我们呼喊道:‘革命英雄——王孟养在此。’他那时那股豪狂的劲道,我总还记得。”朴公又微微地笑了一下,停下来喝了一口铁观音。

“要不是朴公今天提起,恩师那些事迹竟埋没了,”雷委员说道,“这些都该写入传里去的。”

“可以写,”朴公点首赞许道,“那次起义,虽然事出仓促,由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闯成了革命,可是也就是那么一闯,却把个民国给闯了出来呢。不过,平心而论,讲到才略机智,我要首推你们老师——”朴公竖起了一双寿眉,举起了大拇指说道。

“恩师的才智实在是令人钦佩的,”雷委员说道,“只可惜还没能展尽就是了……”

两人对面唏嘘片刻,雷委员起身告辞,朴公叮嘱说:“还有一句话,是你老师临终时留下来的:日后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柩移回家乡去。你去告诉他的那些后人,一定要保留一套孟养常穿的军礼服,他的那些勋章也要存起来,日后移灵,他的衣裳佩挂是要紧的。”

送走雷委员,朴公回到院子里的时候,冬日的暮风已经起来了,满院里那些紫竹都强然抖响起来。西天的一抹落照,血红一般,冷凝在那里。院子里的兰花已接盛开过了,一些枯竭的颈梗上,只剩下三五朵残苞在幽幽的发着一些冷香。可是那些叶子却一条条发得十分苍碧。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用翁宅书房作为对话场景,展开故事情节,将翁朴园与雷委员的话题引进战火纷飞的历史。
B.朴公坐下后沉思良久才开口,反映了他还沉浸在刚刚参加完公祭大会的悲痛中,对老友“狂狷”的评价则是对其为人“知进而不知退”的委婉批评。
C.小说注重用小视角反映大时代,以朴公作为见证人,讲述了“由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闯成了革命”的故事,引发读者共鸣。
D.文章最后提及王孟养把“灵柩移回家乡”的遗愿,表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和现实愿望,流露出作者期盼回归的情绪。
8.小说中王孟养既刚烈勇猛又机智果决,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请简要赏析小说最后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要以贩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黯任气节,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居数年,会更五铁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原为中郎,出入禁因,补过拾遗。”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七岁而卒。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B.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C.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费/君不可以不拜
D.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秦汉始置,从五品。
B.闺阁,指宫中的小门、内室的小门或女子的卧房。文中指内室的小门。
C.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D.填沟壑,人死埋于地下,死的自谦说法。文中指自己请求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关爱百姓。他在巡视河内火灾时,发现黄河以南水旱灾严重,未经皇帝批准,他主动娠灾,事后得到皇帝的理解。
B.汲黯善于理政。他治理东海,喜好清静少事,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不必在乎小节,把东海郡治理得清明太平。
C.汲黯敢于抗颜。他直言皇帝心里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惹怒皇帝,引起群臣的责怪,可他坚持己见。
D.汲黯力辞州官。他拒绝担任淮阳太守,希望能在朝中为皇帝纠正过失、补救缺漏,在皇帝的劝说下,最终赴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2)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与表兄久别重逢,酒醒后在深夜话旧,此时庭院中夜合花开,细雨蒙蒙。
B.诗人表示,过去与表兄远离,虽也写信道珍重,但是心意难用书信表达明白。
C.谈话提及孩童长大和部分亲友过世,诗人有欣慰,亦有嗟叹,心中感慨万千。
D.本诗语言平易自然,亲切有味,如对床夜语,闲话家常,朴素中有一番真趣。
15.诗歌尾联与《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表现手法上相似,请简要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