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全国 高一 单元测试 2020-02-20 3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来就无心注意他们两鬓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得          ,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就是竞争”,但你可曾想过,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也许,你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些          而欺诈行骗,到头来          ,却喜滋滋地沉醉于苦心赚得的“战利品”上。

也许,在自己心的舞台上,你一直是一个独舞者。

宇宙由一个微小粒子爆炸开来,从此浩浩苍穹间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地球,人类出现、繁衍,从茹毛饮血的时代渐渐发展而来,形成了社会,拥有了文明。

             )然而,事物往往都有一个“度”,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如果眼中只有自己,而不给别人留下           的话,那么,他将永远生活在“自我”之中,直至孤独地死去。

我们生活在人群中间,我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么,就别做那个独舞者,看到自己的同时也看到别人吧。

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到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即使心中装着他人,也可以无怨无悔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上面的舞蹈者,要看一看舞台有多大;而舞台有多大,就要看你的心有多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狼狈不堪       蝇头小利       众叛亲离       立足之地
B.体无完肤       蝇头小利       分崩离析       弹丸之地
C.狼狈不堪       蜗角虚名       分崩离析       立足之地
D.体无完肤       蜗角虚名       众叛亲离       弹丸之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只装着自己而不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B.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于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或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C.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D.人“个体”的本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心中不装着自己而只看到别人,他也会有私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是
A.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割了什么也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了。
B.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割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C.凭栏回首,我们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心中装着他人,就可以无怨无悔了。
D.凭栏回首,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赠与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可以无怨无悔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阅读下面这段话,写出普京所说的话中包含的潜台词。

普京曾向所有公务员发出警告说:“如果你们想赚钱,那就去做生意;如果你们想继续做公务员,那就请你们靠一份国家工资生活。”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所提供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对事物的理解。(字数可不完全相同)
示例:
彩虹
角度一:哪怕只有一点水汽,也要散发出七色华彩。
角度二:尽管能折射光的美丽,却不过是暂时的幻象。
备选事物:雪花   风筝   天平   火柴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据调查,随着“90后”甚至“95后”步入社会,在这些职场新生代中,“一言不合”就离职的案例似乎越来越多。近日,一则关于“‘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的调查报告引来网友热议。从就业上看,“95后”有着更多不同于前辈的个性。有的“95后”约了面试时间,却“放鸽子”,有的不愿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时间长的流水线工作,有的刚工作两天就“闪辞”。这让用人单位叫苦不堪。

这份报告给出的一组数据更加直观:“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到”90后”骤降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辞职。

6.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7.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90个字。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8. 名句默写。
(1)《登泰山记》中描写作者在日出后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被照到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通过写“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情形。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9.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学校(如太学)学习的学生。
B.经筵,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宋代凡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均称“经筵官”。
C.吏部,隋代始为尚书省六部之一。领吏部(选部)司封司勋、考功等司,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D.勒石燕然,出自《后汉书》东汉将军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后人用此词表示建立成就或功勋。
2020-02-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②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嚼齿吞舌,不屈而死。③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
10.下列对颔联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苏武的典故写诗人晚年的困厄境况,十分准确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B.用张巡的典故是诗人以史明志,写自己虽然被俘了,但是要坚持斗争永不屈服。
C.“久”字写出了困厄持续的时间之长;“空”字则突出了诗人年华已逝,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D.连用两个典故紧承首联的自我描述,诗人情绪激昂、内心悲愤,照应了题目。
11.本诗颈联情景交融,特色鲜明,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一联写景的精妙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同“昂”,高高抬起)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已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已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B.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已累也/唯恐其不积
C.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D.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2)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14.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
2020-02-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名篇名句默写
1
古代诗歌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名篇名句默写
3
阅读与鉴赏
4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40.65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50.65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6-70.65谈观点,写评论选择+表达
9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二、名篇名句默写
8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三、古代诗歌阅读
10-110.4陆游(1125-1207)  诗  炼句
四、文言文阅读
12-140.65柳宗元(773-819)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