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2-20 5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促织》中,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的?
2020-02-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在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围绕课文标题“促织”,给课文每段文字拟写一个小标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课文一、二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征民间。此物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贵常供(1)。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2)。里胥猾黠,假此敛丁口,每贵一头,辄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童子业,久不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3),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之。早出暮归,提竹简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岁:                                      ②故:                                        ③科:
④倾:                                      ⑤操:                                        ⑥售:
⑦然:                                      ⑧杖:                                        ⑨流离: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促织祸患起于宫廷,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
B.第1段围绕着征集促织,充分地表现了官府的贪鄙“游侠儿”的居奇、里胥的刁猾。
C.面对征促织,成名既“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形势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D.第1段是故事的开端,为全文做了铺垫;第2段点出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是故事的发展。
6.第2段写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表现了成名什么性格特点?
2020-02-14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课文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拂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1)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跳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2)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齐。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扑之,入石穴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壁不啻也。(4)于盆而养之,蟹,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官贵。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诣:                                        ②祝:                                        ③爽:
④逼:                                        ⑤循:                                        ⑥趁:
⑦遽:                                        ⑧掭:                                        ⑨土:
⑩白:                                        黄:                                        塞: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2)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3)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4)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壁不啻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以神卜”的女巫竟有“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的灵验,引出成妻问卜,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
B.成名得画,按图苦搜,终获佳品“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解脱苦难有了希望,使小说情节一步步向高潮推进。
C.小说语言精练,如“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二十余字,就清楚地记叙了成妻求虫的全过程。
D.小说通过“逐”“蹑”“扑”“掭”“灌”“视”等字,突出动作性,把成名捕虫的全过程描绘得纤毫毕现,如在眼前,语言生动形象。
10.求神问卜,成名终得促织,如何看待小说的这个情节?
2020-02-14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课文第五第六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擦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儿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日将暮,取儿葬。近抚之,气息慢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2)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之。惟傍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3)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其直,亦无者。径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4)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置笼中。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斯须:     (2)业:        (3)涕:       (4)被:       (5)既:
(6)聊赖:     (7)藁:        (8)顾:       (9)觇视:   (10)裁:
(11)劣:       (12)名:       (13)高:     (14)售:       (15)造
(16)强:       (17)屡:       (18)掇: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成名夫妻惊,怒,悲,忧的一系列感情变化,更增强了悲剧气氛。
B.儿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真正原因是害怕父亲回来找他算账,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C.小说写了“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了小虫的异乎寻常,暗与成子化身促织相呼应。
D.小说接着细写小促织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显示了小促织的超凡本事,故事达到了高潮。
14.小说写小促织的才能和善斗,采用了什么手法?
2020-02-14更新 | 433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课文7、8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词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1)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益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2)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躐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3)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翼:                                   ②诸:                              ③疏:
④舞:                                   ⑤奇:                              ⑥俾:
⑦赉:                                   ⑧裘马:                           ⑨贴:
⑩跬步:                                以: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名献促织,宫中试斗进一步展示了小促织善斗的才能,成名因得厚赏而成巨富。
B.成子自杀后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方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所受迫害之深,对荒淫残暴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个有力的抨击。
C.成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的交代点明了神异促织的来历,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小说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
18.小说虚构“魂化促织”的情节有何作用?
2020-02-14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则与课文《促织》相关的《野史》,完成后面题目。

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野史》是一大悲剧,蒲松龄改写的《促织》却是“喜剧”。蒲松龄的高超之处在于想象丰富,构思灵巧,能将简单的原始材料演化出复杂曲折,扣人心弦的情节,在写作技法上值得我们借鉴。
19.与《野史》相比,《促织》一文想象构思了很多情节。但同学们仔细想想这样的情节符合生活现实吗?请把小说中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情节找出来。
20.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些情节?
2020-02-14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1. 下面是一幅摄影图片,请根据你对图片意蕴的解读,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①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能够体现意蕴的词;②根据意蕴展开描写;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④字数不少于60字。

这是一只__________的小鸟。

四、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2. 读完文章后,请你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020-02-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3. 请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2020-02-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4. 与传统小说相比,本文的情节处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020-02-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顶(góng)        大(ruò)             落(zhuì)          水相逢(píng)
B.暮(báo)          (mèn)            骨(chè)            小心翼(yì)
C.清(xī)             气(huì)            恼(fán)            震耳欲(lóng)
D.切(yin)            (chàn)          (yù)            谨言行(shèn)
2020-02-14更新 | 420次组卷 | 7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6. 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中国百童大秀不仅是一场国内青少年艺术教育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档音乐剧与秀融合的一次创新,也是艺人、制作人,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家的多圈层人士___________的盛典。(萍水相逢·不期而遇)
(2)在职场中,越___________地说话、办事,反而越不受欢迎,因为大家都喜欢与那些愿意担当的人打交道。(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3)华为P30Pro支持15W华为无线快充,这样的充电效率可以保证,___________你的手机因为忘记充电而关机,在出门之前,利用洗漱的几十分钟,就能够获得足以应付整个白天使用的电量。(即使·既然)
(4)我们身边的朋友都有远近之分,有些只是泛泛之交,有些可以很知心,还有些完全可以当作家人。(      )
(5)近日,一段视频在抖音上特别火,视频中一位交警谨小慎微地牵着一位老奶奶的手,一步步搀扶老人过马路,老人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
2020-02-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六、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7. 《变形记》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
2020-02-14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8. 《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
2020-02-14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9. 请问《变形记》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一表现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2020-02-14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0. 为什么小说的情节很荒诞,但读起来却能让人理解?
2020-02-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1. 《促织》和《变形记》都写了人变成虫,试将二者进行比较。
2020-02-14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32.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请你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展示人物内心的变化,不少于100字。
2020-02-14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积累

古人云:“大厦之构,非一木之枝;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又云:“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

酒越陈越香,学问亦是如此。一学就懂,只说明觉悟高;一学就会,也只说明其聪慧通达。倘若不适当积累其所懂所会乃至所不懂所不会,恐怕此等学识,也如那一缕青烟,随风而散罢了。

纵观古今,文坛之名学名士,哪一个不是依其积累素要,再加酝酿成良文,而靠其闻名于世?古人的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靠积累;如今的亦是如此,这难道还不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书法史上的“二王”,也就是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他们凭借着精湛的书法技艺,颇负盛名,他们的成果无一不是一点点的积累与磨练而成。王献之书法练得烦了,请求父亲讲一道练字秘诀。王羲之指着装满水的七口大缸言道:“水尽功自成!”献之用完水,方知积累与磨练唯成功之道也。

蒲松龄为积累素材,摆下茶摊,行人若能提供给他鬼神故事,就可免费喝茶休息。这一举动助其收集了大量有关神鬼之说的素材,于是才有了今天所见的以揭示黑暗的社会生活为要的《聊斋志异》。

“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这是怀着对科学无限热爱与忠诚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员贾兰坡先生的至理名言,也为他光辉的一生缀上点点星火。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在战争的背景下,贾兰坡记录了周口店发掘资料,不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弃一空。但正如他所说的,他依然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与真诚再次谱写了一个科学家的忠诚与敬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次长途的跋涉;求知要靠积累,而积累要在专与勤。它不是一时、一地抑或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对我们恒心与毅力的最大考验。

人生之路颇多坎坷,求知生涯也苦味良多。做一个有学问有求知欲的人,首要任务应属积累,积累经验、渠道、“水分”、材料、等等,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33.三言两语话主题(思维发展)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34.内外联系深领悟(语言建构)阅读本文,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典型事例?试简要举几个例子。
2020-02-1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六单元 14 促织 变形记(节选)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10
文言文阅读
5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语言文字应用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课内
20.65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课内
220.65概括中心意思课内
230.65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课内
240.65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外国小说课内
270.65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课内
280.65品味语言艺术课内
290.65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课内
300.65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310.65概括中心意思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课内
二、文言文阅读
3-60.65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
7-100.65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
11-140.65蒲松龄(1640-1715)  其他
15-180.65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
19-200.65蒲松龄(1640-1715)  《聊斋志异》
三、语言文字运用
210.65漫画/照片  描绘场景语言表达
250.85字音选择题
260.65熟语(含成语)语言表达
四、作文
320.65微写作微写作
五、现代文阅读
33-340.6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论述类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