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辽宁 高一 期中 2020-05-24 3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1. 通假字。
(1)莫春者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
(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
(3)批大郤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敢倍德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
(5)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 古今异义
(1)百姓皆以王为
古义:
今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惜,爱护;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通常是说话人主观上不愿发生的)。
(2)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3)依乎天理
古义:
今义:天然的道理。
(4)故略上报
古义:   
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古义:
今义:表程度副词
(6)将军战河北
古义:
今义:河北省
2020-05-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 句子翻译。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2020-05-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根据课课文,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C.“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2020-05-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5. 默写。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认为得天下的君王易失民心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13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逐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学而归,孟母方                                   绩:缉麻,把麻纤维拧成线
B.宁能其夫子                                             衣:使……穿衣
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妾也               客:把……当作客人
D.孟子,遂留其妇                                      谢:感谢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B.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C.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D.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母多次搬迁住所,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来打比方,告诫孟子不可荒废学业。
C.孟母认为男子如果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么他不是去偷就是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晓之以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2)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2020-02-13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当雅致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    )。从十几年前贴吧的古风填词、游戏论坛的配乐翻唱,古风音乐在产生初期就有着网络的色彩。自发创作的歌曲层出不穷,专职、兼职的“古风圈大神”不断涌现。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________地变为古风音乐的主要受众。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都获得了不少拥趸。或是对快节奏生活感到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归属与认同。

但“古风”作为一个________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宣德红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古风不同于古史。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宏阔的大历史,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________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需受众提高鉴别力。

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B.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
C.处处有新意的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D.古风音乐处处有新意,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水到渠成   包罗万象   矫揉造作   鱼龙混杂
B.水到渠成   一应俱全   无病呻吟   鱼龙混杂
C.顺理成章   包罗万象   无病呻吟   鱼目混珠
D.顺理成章   一应俱全   矫揉造作   鱼目混珠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B.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
C.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大历史的宏阔,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D.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设。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3. 下面是一则关于“名著推介”的广播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蘑菇圈》(中篇小说)近日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作者阿来系我国著名作家,尤以小说创作见长。为提高同学们的鉴赏与写作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访谈节目《大家作品欣赏》,届时由吴明老师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敬请关注!


①“”改为“”。
②“”改为“”。
③“”改为“”。
④“”改为“”。
⑤“”改为“”。
2020-05-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面是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底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


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020-05-13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文言小题
3
语言文字运用
4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句名篇默写
3
作家作品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小题
10.85通假字非选择类
20.6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3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二、语言文字运用
40.65文学常识综合  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10-1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130.65得体  推荐语语言表达
140.65流程图/结构图语言表达
三、名篇名句默写
5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6-90.65刘向(约前77-前6)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五、作文
15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