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8-14 4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不可乎             骤:多次            自京师风雪                           乘:冒
B.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而半山雾若带然                    居:居住
C.击空明兮流光          溯:逆流而上     见云中白若标樗蒲数十立者   稍:稍微
D.苏子愀然,正襟   危:端正            苍山负雪,明天南                 烛:照
2020-08-11更新 | 570次组卷 | 6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扣舷歌之                                 侣鱼虾友麋鹿
C.浩浩如冯虚御风                       相与枕藉舟中
D.渺沧海一粟                              越长城
2020-08-11更新 | 585次组卷 | 8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顺流而B.幽壑之潜蛟
C.方其破荆州,江陵D.窈窕之章
2020-08-11更新 | 546次组卷 | 6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
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020-08-11更新 | 977次组卷 | 7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6)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020-08-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之后,舰船连绵、旗帜遮天的景象。
(4)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5)苏轼《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叹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表明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则万物时刻都在变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作者在山顶远望所见的景色。
(9)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
(10)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8-11更新 | 613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①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②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冯夷:水神名。     ②畴昔:往昔,从前。

7.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新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B.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D.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客予,过黄泥之坂   从:跟随
B.顾所得酒乎   安:哪里
C.予乃衣而上   摄:披,穿
D.其所止而休焉   听:听任,任凭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人重游赤壁的经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禅趣幽远。首段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秋夜月景,点明游赤壁的缘起。
B.本文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C.最后一段作者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托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以浪漫的想象写“我”在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一种消极悲观、欲摆脱现实而不能的苦闷。
D.《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时间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游记散文,也都用了主客问答,一样的赤壁,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有诗情画意。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文言小题
1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句名篇默写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一般文言实词选择题
2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选择题
40.65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5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三、名篇名句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7-100.4苏轼(1037-1101)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