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8-14 3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推开窗,呀,漫天皆白,落雪了。难怪黎明窗上亮得早。

今冬多雪,一场接一场,不厌其烦落下来。昨天预报似乎还是小雪,并未引人留意。因为多少次关于小雪的预报都落空了,有时只星星点点,飘下几粒,算是应付差事,地皮上不白不湿,太阳还淡淡地在天空,透露着一些讥讽似的不屑。这次,,地上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仍扯棉絮一般飘落着。

较起雨来,。一种恬适、宁静、纯净、明朗的情感,一瞬间就随那雪浮动起来。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白生生覆盖着棉被一样,先前那些黑黑白白、沟沟洼洼的差异,都被一只神奇的手,一夜间抹平了。道边,光秃秃、黑黝黝的杨树也变得年轻丰满了。枝条上厚厚地堆着雪,也很像卷上了一层棉花。那样子,难免让人想到时尚的中年女士,多用了一些填充皱纹的粉底,多涂了一些增白皮肤的霜剂。白了,也嫩了。道路上也白了,是并不很实的白,时时裸露出一些遮掩不住的黑湿。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夸张、比喻、排比B.借代、比喻、排比
C.比喻、叠字、比拟D.叠字、借代、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改写成“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覆盖着棉被一样,白生生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仿照下面诗句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另写一首小诗,要求意思完整,使用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字数相近。

自卑的人

两只眼像空巢

希望之鸟已经飞走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万人齐声高唱。9月30日上午,珠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群众文艺嘉年华在珠海海韵城中心广场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一万余人以激昂的歌声拉开了嘉年华的序幕。据了解,此次嘉年华活动除了有60余位专业歌手倾情献唱,还有暨南大学港澳学生代表、澳门劳工子弟学校学生代表和珠海新疆班、西藏班、怒江班的学生代表参加。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黄锐权是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大三的学生,在嘉年华活动中,他与同学们共同唱响《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经典歌曲,抒发了对祖国的爱和美好的祝福。

2020-08-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独的收割者(节选)

华兹华斯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

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

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荫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既点出诗歌主人公的形象,也饱含诗人的赞美之情。
B.“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中,“割”“捆”写收割者的动作,诗句展现了她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情景。
C.“你听!你听她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写收割者的歌声具有空谷传音的效果,高亢而欢乐,扣人心弦。
D.“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形象地写出了收割者的歌声激动人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视角写收割者的孤独及其歌声的优美,并选取情绪化的词语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B.“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一句营造了辽阔的空间感,以“荒凉”修饰“沙漠”,充满冷色调,衬托了旅人的疲惫。
C.“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收割者歌声的美妙动听,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安慰。
D.全诗视听结合,勾勒出一幅视野辽阔、层次分明的乡村图景。语言流畅自然,诗人在普通人身上挖掘出独特的美。
8.“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中的“唤醒了春光”该如何理解?
9.诗歌是如何塑造收割者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0-08-1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艾青

你也爱那白浪么——

它会啮啃岩石

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

撕碎布帆

没有一刻静止

它自满地谈述着

从古以来的

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

或许是无理性的

但它是美丽的

而我却爱那白浪

——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

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一九三七年五月二日

10.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也爱那白浪么”“而我却爱那白浪”既点出了“我”爱白浪,也有希望别人爱白浪的意味。
B.“更会残忍地折断船橹/撕碎布帆”写白浪的凶恶态度和行为的结果,表现了白浪毁灭力量的强大。
C.“没有一刻静止”,写白浪永不停歇的状态,也写白浪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不安于平静的性格。
D.“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着意写白浪也有表达温情的独特方式。
1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提问,中间叙述、评价,结尾解答,结构完整,也带来了形式上和节奏上的双重美感。
B.诗歌中的两处破折号,相当于表示注释的括号,其间的部分是对“爱那白浪”的原因的说明。
C.诗歌虚写了白浪“啮啃岩石”和制造“悲惨的故事”,实写了把“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手法巧妙。
D.“也”“更”“但”“而”等词语的使用,既有强调作者的态度的作用,也能够增强抒情效果。
12.如何理解“它自满地谈述着”中的“自满”?
13.诗歌中“或许是无理性的/但它是美丽的”两句是如何表达“我”对白浪的爱的?请简要分析。
2020-08-11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3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修辞手法  情境补写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40.65句式仿写语言表达
5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6-90.65体会情感  分析技巧现代诗歌
10-130.65艾青(1910-1996)现代诗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