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新疆 高二 期末 2023-07-18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赫尔岑都著文赞扬《猎人笔记》,他们把《猎人笔记》的问世看作文学界的重大事件。

《猎人笔记》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它的思想价值,但也离不了它独特的形式。俄罗斯农民真实美好的形象之所以被描写得这样动人,与“笔记”这种轻便灵活的形式和精练活泼的语言不无密切关系。别林斯基当年就对屠格涅夫说:“这是您的形式。”不过,关于《猎人笔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裁,俄罗斯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论的。有人说它是随笔,有人称它为短篇小说,有人干脆把它叫“随笔故事”。

如果仅就题材而论,20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坛,上,以狩猎为题材的随笔并不少见。可以说,《猎人笔记》并不是屠格涅夫的发明。不过,屠格涅夫突破了当时流行的“随笔”单纯知识性、娱乐性的格局,非常自然甚至看似漫不经心地把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即农民问题引进了这一题材,从而使得他的《猎人笔记》既保留了一般“随笔”那种浓郁的地方风情,又包含有严肃的社会问题。这种对旧形式的借用和改造,既取决于作家的进步立场,也取决于他的艺术情趣和才华。

从叙事的角度看,《猎人笔记》中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围绕一个主要的故事展开。在有关人物和情节的叙述中,作家有时还采用了相当多的描写,甚至是细致的描写。屠格涅夫发挥了他“猎人”的感受力和观察力的作用。就叙述的细致性和描写的精确性而言,《猎人笔记》远远超过了作家以前的诗歌创作,也不亚于他后来的长篇小说。可是,在《猎人笔记》中,对有关情节和人物的叙述与描写,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对生活本身的再现,人物性格的塑造并不明显,或者说性格塑造还只是处于一种“自然形态”。所以,与其说它是“短篇小说”,的确不如说它是“随笔”或“随笔故事”——就塑造人物性格这一点看,《猎人笔记》不但远不如作家以后的小说创作,甚至还不如他以前的诗体短篇小说。俄罗斯学术界关于《猎人笔记》的体裁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性格塑造”这一点展开的。准确地说,《猎人笔记》是用优美的散文写成的故事,它还不能称作“短篇小说”,虽然其中也有某些典型化手法,但典型化还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虽然,在俄文中“短篇小说”和“故事”都是一个词,但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二者之间是有明显界限的。

屠格涅夫在民主精神、人道感情和真诚善良的天性的驱使下,以其诗人的天才和“猎人”的阅历,真实地描绘出一幅幅俄罗斯农村生活的画卷,显示了生活的发展趋势,否定了违反人道、违反自然的社会制度。作为反映这一生活内容的载体,“猎人笔记”也成为一种屠格涅夫式的“随笔”,它以“数学般精确”的描写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拓展了一般随笔的范围、功能和意义,甚至随笔这一体裁,也因《猎人笔记》的问世而提高了它在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地位。

《猎人笔记》以反映农村生活的新角度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给文学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从某种意义上说,《猎人笔记》的成功与其说是屠格涅夫文学天才的结果,还不如说是艺术方法和时代要求使然。

(摘编自朱宪生《“笔记”——一种独特的形式》)

材料二:

在《猎人笔记》中,我们既可看到屠格涅夫长于写景,也可看到他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非凡功力。

首先,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细节。例如《总管》中的侍仆菲多尔因一点小过失(忘了给主人热酒),主人佩诺奇金便低声下令要惩罚他,这一细节就暴露了这位地主对待下人的冷酷无情。其次,善于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作品开篇便以两个聪明可爱的农民霍里和卡利内奇与平庸可笑的地主波卢特金作了强烈对比,一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善于运用动物形象去比喻人物的性格。例如把那个胆小窝囊、一见到上司便浑身发抖的涅多皮尤斯金比喻成“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鸟”,把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那位有心灵创伤的妻子比喻为“被猫抓伤了的可怜的黄雀”等。这些手法让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时节省了大量笔墨,同时又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屠格涅夫又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总是那么简洁、明快、清新、优美。

屠格涅夫不止一次地表明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把“准确而有力地再现真实”视为自己的“莫大幸福”。托尔斯泰也称赞屠格涅夫创作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真实性”。

但是屠格涅夫并不满足于描写生活的真实。在他看来,“把生活提高到理想”状态才是艺术家的崇高使命。当然,所谓提高并不是人为的随便拔高,也不是把现实生活加以任意的美化,而是要求作家从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事物方面去提炼自己的材料。换言之,就是要从生活的散文中看到生活的诗意。法国作家德·沃盖说:屠格涅夫的才华“正好表现于保持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惊人的匀称,每个细节都停留在现实主义的领域……而整个说来却飘浮在理想的领域”。法国作家莫洛亚则干脆地称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为“诗意的现实主义”。用这个词来评价《猎人笔记》的创作风格也是恰如其分的。

(摘编自张耳《<猎人笔记>试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焦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又以独特的形式、精练活泼的语言去描绘人物形象,这是《猎人笔记》成功的关键。
B.《猎人笔记》借助“猎人”的感受力和观察力,细致、精确地对有关人物和情节加以叙述和描写,再现生活。
C.屠格涅夫首创以狩猎为题材的“笔记”体裁,创作了《猎人笔记》,这在当时俄罗斯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D.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既展示了自己在写景方面的才华,又显露了他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非凡功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学批评这个角度来看,散文化的《猎人笔记》称作“短篇小说”或“故事”都是可以的。
B.《猎人笔记》描写了生活的真实,又把生活提高到理想的状态,呈现出“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
C.善于运用某些手法去刻画人物形象,如对比、比喻等,作家就不必用大量笔墨去刻画人物性格。
D.作家能够像《猎人笔记》一样顺应时代需求,采用合适的艺术手法,就可以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猎人笔记》是“随笔故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侧重于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强调情节的生动性。
C.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借一斑以窥全豹”。
D.选择现实问题作为题材,人物性格塑造较少虚构。
4.材料二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别林斯基为什么对屠格涅夫说“这是您的形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匪师

相裕亭

土匪,贼寇也。何师之有?不然,行有行规,匪有匪道。土匪,自有其为匪的学问。但是,土匪好做,匪师难求。穷极了眼的爷儿们,抄起家伙,打家劫舍,一夜之间,便可称匪。可匪师何来?除非你本身就是土匪,传授其为匪之道。可,那又称不上匪师,顶上天,算个匪首、草头王而已。真正的匪师,要有文化、有涵养,要注重为人师表,还要甘愿在土匪窝里教匪。这样的人选,哪里找?

民国十几年,盐河入海口处,盘踞在太阳山上的匪首钱三爷,偏偏就弄来那样一位温文尔雅的匪师。

此人姓赵,名广德,白净净、矮胖胖的一个小老头,挂一副绣琅镜,留几根稀如冬草似的山羊胡子。他原为盐区一家私塾学堂里的教书先生。一日傍黑,赵广德连同他教的几个学生娃,一同被匪徒们押上太阳山。打开眼罩以后,赵广德首先看到了一双鹰一样阴郁的眼睛,正直盯盯地盯住他。当下,赵广德就猜到他被土匪绑架了,并意识到眼前这位鹰一样眼神的大胡子匪首,就是那个恶贯满盈的钱三爷。

干什么的?钱三爷冷冷地问。

教书的。

钱三爷眉头一皱,半天无话。想毕,他已经意识到,盐区连年战乱,民贫如洗!有数的几家大户,如同秃子头上蓖虱子,全被他手下的弟兄们一而再、再而三袭击过了。否则,今儿怎么会弄个教书的先生来呢。

可就在这时,旁边一间耳房里,忽而传来一阵娃娃的哭泣声!钱三爷拧眉一声高吼:什么人!?

旁边一个小匪徒,立马上前一步,禀报道:回三爷,是赵先生的学生。

这时,赵广德才知道,土匪们绑架他的同时,连他教的几个学生娃也一起带上山了。

赵广德想,这下完了,他无法向那几个学生家长交待了。

可钱三爷听到娃声后,如获至宝。他当即让人放出那几个学生娃,并立马变了个人似的,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蹲到那几个孩子跟前,指着满脸儒雅之气的赵广德,问孩子们:

他可是你们的先生?

几个七、八岁的孩子,一齐抹着泪眼,说:是!

钱三爷默默地点点头,起身走到赵广德身边,轻拍赵广德肩膀一下,说:你可以回去了!但,钱三爷随之伸出右手,张开五指,在赵广德眼前左右晃了晃,恶狠狠地说:你回去报信吧,每家拿五十块现大洋来赎孩子。否则,就别怪我钱三爷不讲情面了!说完,钱三爷转身欲走,赵广德却大声哀求道:三爷留步,我有话要说。

钱三爷驻足停步,背后扔过一个字:讲!

赵广德说:三爷,你把孩子放了。

钱三爷转过脸来,问:为什么?

赵广德说:我教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言外之意,他们中谁家也拿不出五十块现大洋。钱三爷抬手一记耳光,的一声,打在赵广德的脸上,骂道:奶奶的,你懂不懂山寨的规矩?

赵广德眼含热泪,说:三爷,实不相瞒,我不是什么正规的教书先生。也就是说,他赵广德没有中过什么举人、秀才,他仅仅是乡间一个没有功名的教书匠。

赵广德还告诉钱三爷,说盐区真正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全都送到城里大学堂里读书去了。他所教的那几个学生娃,个个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钱三爷冷冷地盯住赵广德,原本是铜铃一般的一对大眼睛,瞬间眯成了一道韭菜叶宽的缝儿,他威逼赵广德,道:这么说,今天弟兄请你上山来,是白忙乎一趟了喽?

赵广德说:不,我身为一介书生,虽然不懂你们山寨的规矩,但我不想坏了你们的规矩。这样吧,你们把孩子们放了,我留下。

钱三爷冷笑一声,说:你说得轻巧。留下你,顶个屁用,你有现大洋?

赵广德脖子一挺,说:有!

赵广德告诉钱三爷,他平时教学生时攒下的洋钱,一分都没舍得动,他想写封家书,让孩子们带回去,叫他儿子把钱送来。

钱三爷大拇指一伸,说:有种,就按你说得办!随后,钱三爷吩咐左右:纸墨伺候!赵广德挥笔写下了一封声声泪、字字血的家书,让他的儿子:见信后,务必把家中现存的洋钱,统统送上太阳山。

可数日过后,仍不见赵广德的儿子送钱来。

钱三爷料定其中有诈,拿刀抵住赵广德的脖子,质问道:你儿子送来的钱呢?

赵广德额下触刀,一时间,如同一只被勒紧长脖的鸭子,两臂垂落,一副束手就擒的模样,吱唔道:三爷,我儿不孝。那王八羔子,一定是见钱忘父了,求你杀了我吧,三爷!

钱三爷说:我杀你,不如杀条狗!随即一脚把赵广德踢开,大声吼道:老子要的是钱,不要你的狗命。拿钱来!

赵广德扑嗵一下,给钱三爷跪下了,且声泪俱下地跟钱三爷说:三爷不想杀我,我儿又不孝顺,恳请三爷收我入伙吧!赵广德向钱三爷自荐说,把我留在山上,可教弟兄们认些常见的字儿,将来他们下山打家劫舍时,没准还能用得上。

钱三爷想想,这主意倒也不错。于是,就把赵广德留在山上,做起了土匪们的老师。赵广德教书认真,教起土匪来同样认真!他从天、地、人、和开始教他们认字儿,慢慢地教他们背诵《百家姓》《三字经》。等到赵广德跟土匪们讲人之初,性本善……的含意时,他已经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告诉土匪们一些简单的为人之道了。土匪们,大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听到动情处,常常是一片鸦雀无声……

忽一夜,雷电交加。天亮后,雨过天晴,山寨里匪去窟空。弟兄们听了赵广德的说教,全都趁雨夜逃跑了。

(摘自相裕亭《盐河旧事》)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匪徒禀报钱三爷,说娃娃是“赵先生的学生”,称赵广德是“赵先生”,可见匪徒对赵广德还是尊敬的。
B.赵广德发现土匪还绑架了他教的几个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无法向学生家长交代,体现了他为人师的责任感。
C.手下的弟兄们一而再、再而三袭击有数的几家大户,说明了当时不仅普通老百姓日子难熬,土匪的日子也不好过。
D.赵广德提议留在匪山当老师,不仅教土匪认字,还情理并俱教导匪徒做人,这都体现了他的睿智。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匪师》既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身份,又设置了悬念,达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
B.小说通过第三人称有限视角,以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了社会环境:民国初年盐区连年战乱、民贫如洗。
C.小说人物对话符合各自身份性格。如“老子要的是钱,不是你的狗命。拿钱来!”表现出钱三爷的凶狠、暴躁、贪财。
D.“天亮后,雨过天晴,山寨里匪去窟空”,这里的“雨过天晴”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寓示了正胜于邪的美好结局。
8.关于相裕亭的小说,有人认为他让“笔下人物成为人性集中的观照物,又没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法的精髓”,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荆轲顾笑武阳,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之列                         比:并,列。
B.尽失其                            度:法度。
C.惶急不知所为                  卒:最终。
D.秦王复击八创            被:表被动。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持千金资币物          愿大王稍假借
B.不敢兴兵拒大王       必得约契报太子也
C.右手持匕首揕之       秦王还柱
D.而以手共搏之          引其匕首提秦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示例:封,燕王拜送于庭
A.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B.荆轲顾笑舞阳,为谢曰
C.自引而起,
D.倚柱而笑,踞以骂
12.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描写生动。两次描写荆轲的笑,“顾笑舞阳”,表现了荆轲的从容机智;“倚柱而笑”,表现了荆轲的自我解嘲。
B.情节节奏与句式长短密切关联。于情节紧张处多用两字或三字短句;而于情节舒缓处,句子则相对比较长。
C.叙事笔法灵活多变。在铺叙荆轲追杀秦王的紧张情节中,补充交代秦国相关法令及其影响,使情节逻辑更加严密。
D.叙事波澜起伏。从秦武阳当庭色变恐惧,到荆轲图穷见;从荆轲一击不中,到秦王剑坚难拔,意外迭出,引人入胜。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C.“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与家乡因为距离远而不能归乡,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D.本诗尾联以景结情,作者羡慕飞鸟能够自由出行,来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15.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围绕诗眼诗人抒发了哪些感受?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