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8-14 2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工智能是机器人的重要引擎,特别是5G到来之际,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给机器人带来沸反盈天的变化。
②科学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进行时”,积极应对,理性平和,才能石破天惊,去蔽除障获得真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③乡村文化治理必须要完成几个转型:从文化生态转到文化心态;从简单思维转到复杂思考;从孤芳自赏转到大众创造。
④在投资主体杂乱且大多缺乏专业性、只顾着追逐短期利益的市场环境下,缺乏定力者很容易春风化雨,成为垃圾剧作的生产销售者。
⑤正是因为这些诙谐可爱、不同于“文以载道”和“九宫格”的文风和字体,才有了中国文艺史的包罗万象,蔚为大观
⑥偌大的一个广场,人山人海,竟没有一个我熟悉的人,想要找人说说话,结果连可以搭讪的人都没有,真是百无聊赖
A.②③⑥B.①②⑤C.②④⑥D.①③⑤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昆剧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B.如今,家庭农场模式依托特色的农业产品和优良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去农场赏花、摘菜、垂钓和休闲,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C.这样一部充满时代特点的纪录电影,无疑将进一步引爆国民的爱国热情,它将引领广大观众深刻地思索自己在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之路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D.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创作灵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面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合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行兼备,充满生机。”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名校
4. 仿照下面诗歌《短》的第一节的格式,补写第二、第三节的内容。要求句式整齐,语意协调。

一天很短

短得来不及拥抱灿烂朝阳

就已经手握黄昏

2019-12-23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2第一单元3 囚绿记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西湖是属于荷花的,相比于白堤稍纵即逝的桃花,荷花却长久地占据了西湖的晨昏。从“小荷”凌水而出到“接天”的满湖春翡翠色,①________________,西湖的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气息,人们的视线也离不开荷花的色彩。秋风起时,②________________,涅槃为心心相印的果实,水面上是莲蓬,水面下是莲藕。花瓣凋落,枯叶低垂,没有了荷盘翠盖的簇拥,支支枯荷如根根断弦,立于湖面,莲、叶、水、影相映成趣,③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丰子恺的漫画“人散后一轮新月天如水”用笔简洁,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请以“人散后”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这幅漫画“闲适”或“凄清”的意境,(50字左右)

2019-11-01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33.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7. 名句默写。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桐城派作家非常重学问考据,《登泰山记》中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东西南北方位距离等无不言之确凿。例如,作者写泰山南麓山路上:四十五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与朱孝纯所走山路危险难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2020-08-11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8.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代表朝廷重臣的身份,凡持有节的使者,就代表重臣亲临,可行使权力。
B.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C.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台”。
D.乞休,自请辞官退休。古代对辞官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身””致仕”“解绶”“移病”“告老”等。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9. 请依据《乡土中国》的内容观点,对下列说法做出判断。
(1)“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说明在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
(2)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固定的界线,它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母系这一方面。(       )
(3)在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中,淫妇常被“沉塘”,奸夫常遭“阉割”,这是不合礼的。(       )
(4)俗语说:“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可见,乡土社会里,亲属关系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范围,它的大小也要依中心的势力而定。(       )

五、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0. 《边城》具有遗憾之美,种种遗憾与人心的隔膜是分不开的,而这种隔膜又常常发生在亲人和爱人之间。请从翠翠的角度,加以说明。
2020-08-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专项练 小题组合训练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谒金门

王安石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

【注】南陌:城南的道路,行人聚集之处,也是离别之所。温(wèn):揩拭。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时间在暮春,一个“又”字,写出时光流逝之快,并暗含女主人公的深深叹惋之情。
B.又是梅小之时,回想起当年在城外“南陌”离别的情景,思念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C.第四句将笔触拉至梦境,“悄”字写出沉浸回忆而浑然不觉,情意之深厚可见一斑。
D.上片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既有眼前实写之景,也有虚写之景,二者彼此呼应。
12.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是如何层层深入表达烦恼之情的。
2019-12-28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00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小题组合训练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㤭;㤭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狼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①知伯;智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人物,为人飞扬跋扈。②魏桓子:又称魏宣子,是春秋时期晋国魏氏的领袖。③㤭:同“骄”,骄傲,骄纵。
1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重欲无(          )   (2)必与之(          )
(3)以知伯(          )   (4)知氏(          )
14.用“”给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矣。
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名篇名句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7
名篇名句默写
1
名著阅读
1
小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3,4,5,6
2
名篇名句默写
3
阅读与鉴赏
4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选择题
2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30.65标点符号选择题
40.4句式仿写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5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60.65漫画/照片语言表达
80.94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二、名篇名句默写
7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三、名著阅读
90.4整本书阅读  费孝通
四、小阅读
100.65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课内
五、古代诗歌阅读
11-120.65王安石(1021-1086)  词  评价思想内容
六、文言文阅读
13-150.65刘向(约前77-前6)  《新序》(《战国策》整理)  文言文断句  史传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