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二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1-10 2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①________。而那天早上当我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虽然脚步近处蛙声稍淡,但未及抬步,身前身后早被密密匝匝的蛙声层层裹挟,迭迭淹没,咯咯咯,咕咕咕,咯咕咯咕。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几只勤劳的白鹭时而驻足,②________,在嫩绿的浅处投下几点不规则的倒影。

阳光、蛙鸣、白鹭、绿毯……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比喻、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蓬勃,溢满生机和活力。”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020-11-0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二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校长会研究决定,任命市消防大队王勇队长担任我校的消防安全辅导员。
B.学生会决定5月10日在体育馆举办第一届学生艺术节,欢迎大家惠顾。
C.今中午在食堂遗失一个典雅别致的书包,如有拾得,请交至教学楼101。
D.兹介绍我校高二李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指引下,党带领人民群众坚持从实际出发,①__________,稳扎稳打地干事业、谋发展。②__________,不走老路,真正走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成了以求真务实为特点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③__________,美好的生活要用双手创造。四十年来,党和人民直面问题、攻克难题,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局面,真正依靠实干迎来了新时代。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6. 下面是某校某班高中毕业十年同学会主持词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高中三年,我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今天我们再次光临母校,感到格外亲切。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课堂,聆听先师的教诲,感谢他们当年斧正我们的错误,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看到老师们风采依旧,更是让我们感到欣慰。一日同学三辈亲,这份情缘,我们应当惠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下面的漫画内容,并说明漫画寓意。

(1)内容(8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意(3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艺术是一条来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西方传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国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吸取营养,摸索前行,在很多画方艺术文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湖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期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在法国,中国的龙风图案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在15世起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18世纪法国“洛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舟发面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飘渺,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起流行于欧洲的“洛可可”艺术称为“中国一一法国式”。19世起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始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给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木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一些杰出的画家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由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诚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基融上形成的。尽管后印象派的画家是从日本浮世中获取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和萧云从的作品,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一一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早在14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在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
C.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技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最大。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第二、三两段按照历史时代顺序,具体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一段相关内容。
C.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力和可信度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绘面大师让・安东尼・华托的作品《舟发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风景画非常相似,
B.“洛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一一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修辞手法  情境补写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选择+表达
40.65得体  谦敬误用  书面语和口头语选择题
50.65情境补写  简明、连贯语言表达
60.65得体语言表达
70.65漫画/照片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8-10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