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精准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2-12 7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其能(害:伤害)                           每一令出,平其功(伐:自夸,炫耀)
B.举迩而见义远(类:事物)                           世之滋垢(获:获得)
C.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顷襄王怒而之(迁:放逐)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浑浊的样子)        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B.齐与楚从亲
C.厚币委质事楚D.其文约,其辞微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疏屈平               楚怀王贪信张仪
B.秦,虎狼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
C.故内惑郑袖               治乱
D.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蜕于浊秽②复释张仪③厚委质事楚④时秦昭王与楚⑤举以自佐⑥秦割汉中地与楚以⑦莫不欲求以自为⑧身死于秦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D.①③⑧/④⑥/②/⑤⑦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对内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
B.《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特殊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并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4)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5)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
(2)我们读屈原的《离骚》时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原“怨”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令狐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祖崇亮,绵州昌明县令。父承简,太原府功曹。家世儒素。楚儿童时已学属文,弱冠应进士,贞元七年登第。观察使王拱爱其才,欲以礼辟召,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楚以父掾太原,有庭闱之恋,又感拱厚意,登第后径往桂林谢拱。不预宴游,乞归奉养,即还太原,人皆义之。李说、严绶、郑儋相继镇太原,高其行义,皆辟为从事。自掌书记至节度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丽,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丁父忧,以孝闻。免丧,征拜右拾遗,改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母忧去官。服阕,以刑部员外郎,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大和二年九月,征为户部尚书。六年二月,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楚久在并州,练其风俗,因人所利而利之,虽属岁旱,人无转徙。楚始自书生,随计成名,皆在太原,实如故里。开成元年上巳,赐百僚曲江亭宴。楚以新诛大臣,不宜赏宴,独称疾不赴。以权在内官,累上疏乞解使务。其年四月,检校左仆射、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十一月,卒于镇,年七十二,册赠司空,谥曰文。楚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门无杂宾。尝与从事宴语方酣,有非类偶至,立命彻席,毅然色变。累居重任,贞操如初。未终前三日,犹吟咏自若。

(选自《旧唐书·令狐楚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B.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C.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D.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因称男子年龄二十岁左右为“弱冠”。
B.丁父忧,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如若父母去世,需要辞官守孝。
C.征,指的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D.上巳,指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狐楚懂得感恩,行为注重节义。为了感谢王拱的厚爱,他考中进士后径直去向王拱致谢,他也没有参加朝廷的宴饮活动,而是返回太原奉养双亲。
B.令狐楚才气过人,文思敏捷。德宗能从太原来的奏章中辨别出他拟制的,并颇为赞赏。胁迫之下,利刃圈中,他为郑儋起草遗表,挥毫即成。
C.令狐楚品行正直,做事讲究原则。他认为新近诛杀大臣,不应该赏赐欢宴,直接拒绝参加。由于朝廷权柄落在了内官之手,他接连上疏请求辞去职务。
D.令狐楚仪态庄重,凛然不可侵犯。他长期官居要职,家无闲杂外客。曾有志趣不同的人偶至,打搅他与属官的聚宴交谈,他让人撤去宴席,脸色大变。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
(2)楚久在并州,练其风俗,因人所利而利之,虽属岁旱,人无转徙。
12.“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的令狐楚为什么在军官的胁迫下替郑儋写遗表?请简要说明。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篇名句默写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文言小题
1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篇名句默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司马迁(前145-前90)  文言实词选择题
20.65文言实词  通假字选择题
3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40.65词类活用选择题
50.65古代官职 典章制度  文史典籍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6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三、名篇名句默写
70.6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8-120.65其他古代作家  古代文化常识  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史传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