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2-19 101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是怎样表现屈原的这种精神的呢?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文中写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斗争,对刻画屈原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课文《屈原列传》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4. 对于屈原自沉汨罗而死的做法,历来就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2020-12-18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5.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草稿   (       )   (       )
2020-1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6.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谗人(       )   (       )不毕见
2020-12-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7.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举类(       )   (       )(        )   (       )
2020-12-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8.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发行吟
2020-12-1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9.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2020-12-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10.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怀(     )握瑜   (     )   (     )
2020-12-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1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其糟   (     )   (     )   (     )
2020-12-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2.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1)“离骚”者,犹忧也(     )
(2)人穷则(     )
(3)靡不毕(     )
2020-12-1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3.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4)其称文小而其极大(       )
(5)自疏淖污泥之中(       )
(6)屈平既(       )
2020-12-1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14.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7)乃令张仪去秦(       )
(8)厚币委事楚(       )
(9)齐与楚(       )
2020-12-18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5.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10)使于齐,顾(     )
(11)赵不(     )
(12)发行吟泽畔(     )
2020-12-1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6. 解释下列古今义。
(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古义:___今义:_____
(2)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___今义:____
(3)颜色憔悴(古义:___今义:____
2020-12-1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7. 解释下列古今义词。
(1)形容枯槁(古义: ____今义:_____
(2)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____今义:___
(3)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古义:____今义:____
2020-12-1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18. 解释下列加点字。

(1)竟死于秦而(       )
(2)后五年,吾妻来(       )
(3)吾妻(       )
(4)民之,由水之就下(       )
2020-12-18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19. 解释下列加点字。

(5)信而(     )
(6)靡不毕(     )
(7)举类迩而义远(     )
(8)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     )
2020-12-1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0. 解释下列加点字。

(9)屈平草稿未定(     )
(10)然亡国破家相随(     )
(11)予作文以记之(     )
(12)吾今为之虏矣(     )
2020-12-1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1. 解释下列加点字。

(13)于治乱(       )
(14)谗谄之蔽(       )
(15)道德之广崇(       )
2020-12-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2. 解释下列加点字。

(16)其文约,其辞(     )
(17)夫人之力不及此(     )
(18)闻有鼠作作索索(     )
2020-12-1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3. 解释下列加点字。

(19)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     )
(20)数十年,竟秦所灭(     )
2020-12-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4. 解释下列加点字。

(21)王甚任(     )
(22)秦发兵击(     )
(23)怀王宠姬郑袖(     )
(24)(怀王)亡走赵,赵不内。复(     )
(25)人又谁能以身察察,受物汶汶者乎(     )
2020-12-1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5. 解释下列加点字。

(26)每一令出,平伐(     )
(27)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      )
(28)举世混浊,何不随流而扬其波(     )
2020-12-1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6. 理解文言虚词“以”的意思。
竭忠尽智事其君                       连词,__________          
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介词,__________
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介词,__________          
怀王不知忠臣之分                    介词,__________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7. 解释下列加点词。
(1)志:博闻强   (       )
(2)娴:于辞令   (       )
(3)害:争宠而心其能   (       )
2020-12-1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8. 解释下列加点词。
(4)造为: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
(5)类:举迩而见义远   (     )
(6)患:惠王之,乃令张仪详去秦   (     )
2020-12-1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29. 解释下列加点词。
(7)诚:楚能绝齐   (       )
(8)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       )
(9)竟:死于秦而归葬   (       )
2020-12-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0. 解释下列加点词。
(10)顾:眷楚国   (     )
(11)短: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     )
(12)迁:顷裹王怒而   (     )
(13)祖: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   (     )
2020-12-1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1. 名词的活用
(1)而不滓   (       )
(2)蜕于浊秽   (       )
(3)其后楚以削   (       )
(4)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   (       )
(5)故惑于郑袖,欺于张仪   (       )
2020-12-1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2. 分析词类活用。《屈原列传》
动词的活用。
(1)屈平疾王之不聪也   (       )
(2)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其志   (       )
(3)国而欲反覆之   (       )
(4)复释张仪   (       )
2020-12-1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33. 形容词的活用
(10)曲之害公也   (     )
(11)方正之不容也   (     )
(12)莫不欲求以自为   (     )
(13)举以自佐   (     )
(14)道德之广崇 (     )
(15)屈原于顷襄王   (     )
2020-12-18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4. 指出下列句式的具体类型。
判断句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     )
(2)秦,虎狼之国   (     )
2020-12-1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35. 指出句式的具体类型。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
2020-12-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36. 指出下列句式的具体类型。
(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
2020-12-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7. 指出下列句式的具体类型。
被动句
(5)信而见疑   (     )
(6)而自令见放为   (     )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     )
(8)忠而被谤   (     )
(9)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
2020-12-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38. 指出下列句式的具体类型。
(1)为天下笑   (       )
(2)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       )
(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       )
(4)是以见放   (       )
(5)不凝滞于物   (       )
(6)被发行吟泽畔 (        )
2020-12-18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39. 指出下列句式的具体类型。
固定句式
(16)奈何绝秦欢   (       )
(17)又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   (       )
2020-12-1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40.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1)“离骚”者,犹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
(2)其称文小而其极大   __________________
(3)自疏淖污泥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
(4)屈平既   __________________
(5)厚币委事楚   __________________
(6)齐与楚   __________________
(7)发行吟泽畔   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8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屈平疾王听之不   聪:聪明
其文约,其辞 微:简约
B.皭然泥而不者也   滓:渣率
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法,继承
C.人则反本   穷:处境艰难
上官大夫见而欲   夺:强取为己有
D.然亡国破家相随   属:属于
迩而见义远   类:类似
2020-12-18更新 | 942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屈平作《离骚》   邪曲害公也
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号令   浮游尘埃之外
C.顷襄王怒迁之   皭然泥不滓者也
D.战蓝田   使齐,顾反
2020-12-18更新 | 706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020-12-18更新 | 968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五、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44.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父母者,人之本也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5.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史记》载屈原与春申君曾任左徒。
B.大夫,古代官阶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古代医生位于大夫之列,由民间口传至今。
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昭、屈、景三姓的事务,权力极大,屈原曾任此职。
D.币,在古代汉语中多指用作馈赠或祭祀的丝织品。后引申为作为礼物的车、马、皮、帛、玉器等一切值钱的财物。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4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高度评价《离骚》的主题宏大、言近旨远。
(2)《屈原列传》中,屈原在回答渔父的话里交代的自己被流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动比喻,表达了不愿意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玷污的态度。
(4)《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评价《诗经》中的《国风》《小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020-12-18更新 | 1516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传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懂,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47.用“/”给画波浪线的这段话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B.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C.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D.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48.下列对文中加短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儒、道、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4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郡郡守吴廷尉很赏识贾谊的才学,于是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后来又推荐贾谊到朝中做官。
B.贾谊刚到朝中为官的时候,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这使大家都感到自己不如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
C.做了太中大夫的贾谊,主张变更秦朝的法度,并且出台了一些由文帝起草的变法律令。
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后,做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终未被文帝采纳。
5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51.结合所学的《屈原列传》以及选文对贾谊生平经历的叙述,说说你对贾谊“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一句的理解。
2020-12-18更新 | 495次组卷 | 2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九、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外 | 较难(0.4)
5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王剑冰

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秋天,子产死了。

一棵大树的叶子开始下落,像一场庄严的降雪。

整个郑国哭成了一团。远远的还有一个人,哭得声泪俱下:“子产,古之遗爱也。”孔子一哭,树叶子就全落了。

子产执政郑国政务那么多年,死的时候,儿子连安葬的费用都拿不出。郑国人自发捐献,男男女女,甚至有的解下身上的首饰。子产的儿子坚决不收,父亲在世时清廉,死后不能为他抹黑。子产病危时嘱托儿子,生不占民财,死不占民地。人们踏着厚厚的叶子,把子产葬于高高的陉山,从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墓没有使用山上美丽的石头,是人们从消(Wěi)水边带的卵石砌成。

红红黄黄的叶子纷扬着,旋起的风有些冷。一片叶子在眼前晃,心内有一种晚来的悲伤。登上高高的陉山,那里的树该是好高好高了吧。找寻了许久才看到一块子产待的地方。四处正在开山采石。子产睡的地方没有苍松翠柏,甚至没有一棵大树。一轮夕阳,苍然于山。子产寂寞了许多年。

郑国所在就是现在的新郑,有水有田的好地方,小麦和大枣都很养人。周围的齐、晋、秦、楚谁不觊觎?诸侯争霸,使郑国兵连祸结。而国内争权夺利,相互倾轧,陷入可怕的困境。多年的停滞和衰败后,子产应运而生,支撑危局。那时候,百姓开发的耕地,总是被人仗着权势掠走,子产先从整顿田制入手,多占者没收,不足者补足,确定各家的土地所有权。而后改革军赋制度,增加税收,充实军饷,增强国力。接着将一系列法令刻铸于钟鼎,开创公布成文法的先例。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子产为政,也有人骂,唱着词编派他。子产只当是落了一身秋风,落多了就抖抖身子。

子产主张国政宽厚仁慈,恩威并施。既以法治国,又施善于民。子产还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对于晋、楚强权外交,子产毫不惧让,维护郑国利益和独立的尊严。有这样的一位国相,且执政了二十多年,可见百姓和国家得到了多么大的实惠。

子产就是一棵蓊郁的大树,让人感到了他的阴凉。我想沿着一片叶子的纹路走到子产的内心去,苍远的岁月,他只活了六十来岁。我觉得他活得很充实,他不需要看谁的脸色,端正了一颗良心,什么都不怕。

子产是受郑国的上卿子皮推荐执掌国政的。子产应该感恩呢,子产感恩的方式就是好好工作,克己奉公。子皮找子产来了,他想让儿子尹何当个邑卿什么的,子产热情地接待了,但很认真地认为,尹何还年轻,缺乏经验,恐怕难以胜任。答应了就等于毁了国家利益,也毁了尹何。看到这里,我有些为子产担心,按现在的话说是不识时务。这时我们该感慨子皮了,子皮听了反而感动了,认为是子产开导了自己,心内忏悔不说,还从这件事看到了子产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就放心地让子产执掌全国政务。这件事好让人一阵思索,那个时代,不仅遇到了子产,也可以说还遇到了子皮。

子产曾在溱洧河边走,那时的水比现在的还大还清。后来的人就在溱洧河边修了祠堂,纪念这位人们爱戴的圣贤。圣贤不是我说的,古人就说“郑国的子产是不出世的圣贤”。

岁月流逝,子产祠建了毁,毁了建,一直持续了多少朝代,溱洧河水总有那祠堂的倒影。子产祠现在也看不到了,真想到祠中上一炷香啊。在溱洧河边,只能咏诵那些诗篇了,一代代写的诗篇何其多。诗人一定记住了子产的话:“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那是影响中国的十三句名言之一,是后世众多名臣的座右铭。王安石改革时就说过类似的话。林则徐则有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以前对子产了解得不够,自然也是宣传得不够,但古人可都知道,且崇敬无比。孔子先前这样评价子产:“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还有人说:“子产之德过于管仲,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过是以管仲、乐毅自况,不敢比拟子产。”更有将子产奉为“春秋第一人”者,这可是至高赞誉了。

子产又字子美,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叫子美的人,他或许也是因为崇尚子产而起的名字吧。仰天看一棵树,就看到了子产那个清灌的形象,他有点像杜甫,一点也不高大魁梧,倒有些和善惆怅。但这样让人感到真切,也感到亲切。

子产没有传下多少文字。子产不需要文字的托举了,他本身就是一篇最好的文章。

(选文有删改)

想一想:王剑冰说自己的这篇散文在“温润”的同时,还需要些“凌厉”。请结合本文从主题、语言、技巧等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谈一谈你对“温润”和“凌厉”的认识。
2020-12-1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堂堂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

试卷题型(共 48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5
语言文字运用
11
文言小题
30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语言文字应用
5,6,7,8,9,10,11
3
作家作品
4
名篇名句默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史传文课内
20.65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课内
30.65分析信息,归纳要点课内
40.65评价思想内容课内
520.4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课外
二、语言文字运用
50.85字音填空题
60.85字音填空题
70.85字音填空题
80.85字音填空题
90.85字音填空题
100.85字音填空题
110.85字音填空题
41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42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43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4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三、文言小题
120.65通假字非选择类
130.65文言实词  通假字非选择类
140.85通假字非选择类
150.65文言实词  通假字非选择类
160.65古今异义非选择类
170.65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非选择类
180.8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190.65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200.65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210.65司马迁(前145-前90)  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220.6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230.65一般文言虚词非选择类
240.65一般文言虚词非选择类
250.65一般文言虚词非选择类
260.65一般文言虚词非选择类
270.65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280.65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290.85一般文言虚词非选择类
300.65文言实词  一般文言实词非选择类
310.65词类活用非选择类
320.65词类活用非选择类
330.85词类活用非选择类
340.65判断句  史传文非选择类
350.85倒装句非选择类
360.85倒装句非选择类
370.65被动句非选择类
380.65被动句  省略句非选择类
390.85固定句式非选择类
400.65通假字非选择类
440.6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四、名篇名句默写
460.6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47-51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古代文化常识  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史传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