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期中 2021-06-01 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编自杜晓丹《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

1.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往今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B.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C.“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内心的人格修养。
D.《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
B.君子知礼好礼。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C.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洞穿宇宙人生的眼光与视野。
D.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有序、尊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B.无论在道德上还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
C.几千年来,“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D.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
2021-06-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故乡的桥

李树平

我走过许多的桥。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古老典雅,扬州五亭桥秀丽俊逸,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然而,时时萦绕我心中的却是故乡的那座石拱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横架在古运河上,一头连着城市马路,一头通向广阔的田野水乡。也许是设计师一脉相承,这座古桥与赵州桥十分相似,高高的桥背,弯弯的桥身。桥洞边的石缝里,横逸出青草树枝,随风摇曳,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我不知它究竟造于何时,只知道我们村上和别的村上的人进城,都必定要经过它,登上它那高高的脊背,又总要扶着那石栏杆歇一歇脚,喘一口气,看一看远处的帆影,听一听艄公的号子声……

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要进城了。洗洗脚吧!”爷爷放下担子。桥下的水分外清凉,我坐在码头的石块上,把脚荡进水中,让人凉得直缩。洗罢,总是用脚使劲踢洒几下,再往裤管上擦擦,湿漉漉的脚穿上了干净的布袜布鞋。爷爷说:“这桥原来名叫‘政成桥’,还是宋朝时大侠白玉堂来这里的时候,给改名叫‘白家桥’,说是只要过桥人说‘这是白家桥’,就给免费吃一碗大肉面。从此,‘白家桥’就叫开了” ……爷爷的故事又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几分神秘,我侧身听着,爷爷本就苍浑的嗓音和着桥下哗哗水声一起在桥洞里久久回荡。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爷爷说这是城里天宁寺敲响的晨钟。这时,从弯弯的桥洞里看去,那是一抹被阳光映红的霞,宽阔的水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渐渐,河光波影,蓝幽幽地亮起来。

一晃多少年过去,我早已跨过这座古桥,到外地读书,以后又在外地工作成家。自爷爷去世后,我常常想起故乡的桥。那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早晨,我回故乡。一下汽车,当我以急切的目光搜寻到古桥身影的时候,却发现桥的四周挤着许多人,而且,大都显出一种异样的神情。我急步向前,一位工人模样的老汉挡住我,低声对我说:“要炸桥呢,请绕行吧!”

“炸桥!”我的心一紧。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默耕耘在农田里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我爷爷。我多想最后看一看古桥那苍老的身影,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

草青草黄,又一番春秋转过。一年后的春天,我再回故乡。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我疾步登上这座宽阔的大桥,却在记忆的深处仍执着地搜寻着古桥和古桥四周原有的印记和模样。近处,再也不见了那让我儿时洗脚的石板码头,再也不见了那条弯弯曲曲、曲曲弯弯通向远方的泥土路。远处,再也不见了河边那葱绿色的芦苇和大片的桑树林,再也不见了那黄灿灿撩人心脾的油菜花和紫红色如火如荼的草花。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延伸。只有桥下那不舍昼夜的古运河水,依然那样不停地向东方默默流淌、流淌……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古老的名桥、现代化大桥写起,再顺势写到故乡的桥,用笔自然而亲切。
B.文中最后一段反复出现“再也不见了……”,强化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古桥不在之后内心的痛苦以及对城市化的谴责。
C.文中插入祖父对于古桥名字演变的民间传说的叙述,既丰富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的记叙,又使古桥增添了历史趣味与神秘感。
D.文末写桥下的古运河水依然不停地流淌,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蕴:历史永远奔流向前,我们固然怀念过去,但未来终究势不可挡,需要我们去开创。
5.“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请结合原文分析。
6.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样的构思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05-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7.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兽之走(guǎng)也            (zī)                 (xiáng)序之教
B.长沮桀溺(ǒu)而耕          (yáo)               (quán)才讽说之徒
C.凿户(yǒu)以为室            夫子(xǐ)之          (hè)蓧丈人
D.慎而无礼则(sī)             子哭之(tòng)       (líng)然善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8. 下列各项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是鲁孔丘与                         诲女知之乎
B.君子一言以为知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C.道之斯行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D.而谁以易之                         由水之就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9. 以下各项加点字词词类活用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亦将有以吾国乎                 必先其心志                      因物而
B.强大处下                              吾老以及人之老               商之所
C.楚狂接舆而过孔子              乎舞雩                             小人之过也必
D.仁者                             千里而来                        其有麋鹿鱼鳖
2021-05-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0. 以下各项加点字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子路问成人                              可以为师矣
B.君子学道则爱人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C.子路从而                          独立,鲤趋而过庭
D.所仰望而终身也                       得志与民由之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11. 选出下列句式的性质与例句“富哉言乎”相同的一项(     
A.不吾知也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贤哉,回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