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 《旧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1015786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来瑱,邠州永寿人也。瑱少尚名节,慷慨有大志,颇涉书传。玄宗诏朝臣举智谋果决、才堪统众者各一人。拾遗张镐荐瑱有纵横之略,临事能断,堪当御侮之任。丁母忧,以孝闻。

安禄山反,张垍复荐之,起复兼汝南郡太守,未行,改颍川太守。贼攻之。城中积粟素多,瑱缮修有备。贼继至城下,瑱亲射之,无不应弦而毙。贼使降将毕思琛招瑱,琛即瑱父曜故将,城下拜泣吊瑱,瑱不应。前后杀贼颇众,成呼瑱为“来嚼铁”。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摄御史中丞、本郡防御使及河南淮南游奕逐要招讨等使。

上元三年,肃宗召瑱入京。瑱乐襄州,将士亦慕瑱之政,因讽将吏、州牧、县宰上表请留之,身赴诏命,行及邓州,复诏归瑱。肃宗闻其计而恶之。后裴茙频表陈瑱之状,谋夺其位,称“瑱崛强难制,宜早除之,可一战而擒也”。肃宗然之,外示尊崇,实夺其权也。加裴茙兼御史中丞、襄邓等七州防御使以代之。

宝应元年五月,代宗即位,因复授瑱襄州节度、奉义军渭北兵马等使,官如故,潜令裴茙图之。翌日平明茙督军士五千列于谷水北瑱以兵逆之登高而阵呼茙将士告之曰尔何事来?曰:“尚书不受命,谨奉中丞伐罪人。若尚书受替,谨当释兵。”瑱曰:“恩制复除瑱此州。”及取告身敕书以示,茙军皆曰:“伪也。承命讨君,岂千里空归,富贵在于今日。”遂争射之。两军相见,茙军大败,投水而死,杀获殆尽。因抗表谢罪。

八月,瑱入朝谢罪,代宗特宠异之,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中官骠骑大将军程元振居中用事,发瑱言涉不顺,王仲昇贼平来归,证瑱与贼合,故令仲昇陷贼三年。代宗含怒久之,因是下诏赐死于鄠县,其身官爵,一切削除。

代宗既悟元振之诬构,积其过而配流溱州。广德元年,追复官爵。

(节选自《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翌日平明/茙督军士五千列于谷水北瑱以兵逆之/登高而阵/呼茙将士告之曰/尔何事来
B.翌日平明/茙督军士五千/列于谷水北瑱以兵道之/登高而阵呼茙/将士告之曰尔何事来
C.翌日平明/茙督军士五千列于谷水北瑱以兵逆之/登高而阵呼茙/将士告之曰/尔何事来
D.翌日平明/茙督军士五千/列于谷水北/瑱以兵逆之/登高而阵/呼茙将士告之曰/尔何事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母忧,即遭遇母亲去世的丧事,也称“丁内艰”,遭逢父亲去世为“丁父忧”。
B.摄,表示授予官职。此外,“拜”“授”都有授予官职之意。
C.御史中丞,古代官名,秦朝始设,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容,至明朝废除。
D.平明,又叫“平旦”,属于古代十二时辰,对应干支计时中的寅时,即凌晨三点到五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瑱年轻时就怀有大志向,阅读了大量书传,多次被人举荐。他先是被张镐推荐,后又被张垍推荐,安史之乱时担任颍川太守。
B.肃宗曾召来瑱回京,来瑱喜欢襄州不愿离开,就暗示将吏、州牧等上表,请求将他留下。肃宗听说后开始厌恶他。
C.来瑱虽被唐肃宗厌恶,但唐代宗登基后,却一直深受代宗宠信,被授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职。
D.来瑱被王仲昇诬陷与敌人勾结,在鄠县被赐死,削除官爵。后来皇帝知道他是被人诬陷的,惩治了陷害他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拾遗张镐荐瑱有纵横之略,临事能断,堪当御侮之任。
②八月,瑱入朝谢罪,代宗特宠异之,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缙曰:“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缙自有传。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段二:

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 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

(节选自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贵授太子中允/
B.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C.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D.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擢第,科举考试及第。文中指王维参加科举殿试并及第。
B.服阕,古人守丧期间穿孝服,丧期满后脱下孝服。也称除服。
C.昆仲,指称呼他人为兄弟的敬词。年长曰昆,次之曰仲。
D.豪右,有钱有势的家族和大户。一般家住右边,故称豪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禄山攻陷京城,王维没追上朝廷出逃的队伍被俘虏,叛军逼迫他接受伪官,王维服药诈称哑疾躲避。
B.王维以诗名著称,书画更是极其神妙,非一般画手所能及;在音律上的造诣,也令人佩服他的精思。
C.王维兄弟都信佛,平时吃蔬菜不吃荤,到晚年不穿有花纹的衣服;退朝焚香独坐、专心诵经,妻死三十年后不再娶。
D.唐代宗仰慕王维诗文,让王缙进献。于是王缙在内外亲朋好友间相互搜集,汇编了王维诗文四百多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文段二主要总结了王维诗歌的什么特色?赵殿成认为王维诗歌这种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1-10-19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期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有删减)


【注】分务,犹分司,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B.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C.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D.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翰林院分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两种,翰林学士无甚实权,翰林供奉则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在翰林院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B.左拾遗,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始置,隶属门下省,掌管供奉讽谏、纠察百官之职,属于监察机构。
C.擢,在原官上提拔,表示提升官职。如:为后将军。文言中表示提升官职的还有“迁、陟、拔、加、升”等。
D.江表,“江”指长江,“江表”即长江之外,相对中原地区,长江之外包括了江南江东等大部分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胸怀宽广、性格豪放。因事被贬江州司马,却能心平气和、不计得失,对升官贬职毫不介意。
B.白居易才华横溢、心忧天下。精通写诗,诗作富有比兴讽喻意味,针砭时弊、补救时政,颇受赞誉。
C.白居易坦率耿介。针对吐突承璀任招讨使一事,他进谏时言辞急切让皇帝很不高兴,幸亏李绛为他说情,才纾解了皇帝的不满。
D.白居易备受排挤、仕途多艰。武元衡被刺后,虽然力论其冤却因宰相认为他未尽谏诤之职而被贬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
(2)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
2021-02-05更新 | 4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窦参,字时中。少以门,累官至万年尉。时同僚有直官曹者,将夕,闻亲疾,请参代之。会狱囚亡走,京兆尹按直簿,将奏,参遽请曰:“彼以不及状谒,参实代之,宜当罪。”坐贬江夏尉,人多义之。累迁奉先尉。县人曹芬,名隶北军,芬素凶暴,因醉殴其女弟,其父救之不得,遂投井死。参捕理芬兄弟当死,众官皆请俟免丧,参曰:“子因父生,父由子死,若以丧延罪,是杀父不坐也。”皆正其罪而杖杀之,一县畏伏。转大理司直。按狱江淮,次扬州,节度使陈少游骄蹇,不郊迎,令军吏传问,参正辞让之,少游悔惧,趣诣参,参不俟济江。还奏合旨。时婺州刺史邓珽坐赃八千贯,珽与执政有旧,以会赦,欲免赃。诏百僚于尚书省杂议,多希执政意,参独坚执正之于法,竟征赃。除监察御史,奉使按湖南判官马彝狱。时彝举属令赃罪至千贯,为得罪者之子因权幸诬奏彝,参竟白彝无罪。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然多率情坏法。初定百官俸料,以尝为司直,党其官,故给俸多于本寺丞;又定百官班秩,初令太常少卿在左右庶子之上,又恶詹事李升,遂移詹事班退居诸府尹之下,甚为有识所嗤。每宰相间日于延英召,诸相皆出,参必居后久之,以度支为辞,实专大政。参无学术,但多引用亲党,使居要职,以为耳目,四方藩帅,皆畏惧之。李纳惮参,馈遗毕至,外示敬参,实阴间之。上所亲信,多非毁参。贬为驩州司马。参时为左右中官深怒,谤沮不已,赐死于邕州武经镇,时年六十。

(选自《旧唐书·窦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B.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C.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D.参不避权贵/理狱以严称/数蒙召见/论天下事/又与执政多异同/上深器之/或参决大政/时宰颇忌之/多所排抑/亦无以伤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做官等权利。文中指窦参获得官职。
B.京兆尹,官名,国都所在的地区的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科举等事务。
C.对,文中指古代朝臣定期轮流向皇帝陈献个人对国事的意见,并回答皇帝的问题。
D.中官,即太监,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参看重情义,被人称赞。曾有同僚请窦参替他值班,恰逢当晚狱中囚犯逃亡,上司过问此事;窦参替同僚说情,主动承担责任,被时人称赞。
B.窦参执法严厉,威震全县。曹芬殴打妹妹,曹父劝阻未果投井而亡,众人请求待曹芬兄弟守丧后再处决,窦参不依,立即杖杀曹芬兄弟,全县畏惧。
C.窦参不惧权贵,为人刚直。在讨论对邓珽贪赃的处罚时,很多人迎合权贵的意思,只有窦参坚持原则;马彝被县令检举贪赃,窦参审查后判马彝无罪。
D.窦参为官专权,被人诋毁。窦参任用亲党把持要职,监察百官,内外官员都怕他;皇帝的亲信纷纷指责诽谤他,他被贬到驩州任职,最终在路上被赐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参正辞让之,少游悔惧,趣诣参,参不俟济江。
(2)初定百官俸料,以尝为司直,党其官,故给俸多于本寺丞。
5.文中说“(窦参)甚为有识所嗤”。请用原文词句概括窦参被人讥笑的原因,并说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1-11-19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