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84 题号:1019169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汉高庙闲眺

韦庄

独寻仙境上高原,云雨深藏古帝坛。

天畔晚峰青簇簇,槛前春树碧团团。

参差郭外楼台小,断续风中鼓角残。

一带远光何处水,钓舟闲系夕阳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立足于汉高庙这一特定的历史古迹,对历史与现实充满感怀。
B.“高原”写出了汉高庙的位置,“仙境”“云雨”则渲染了汉高庙幽静冷清的氛围。
C.诗歌颈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上句从视觉描绘郭外楼台,下句从听觉摹写鼓角残声。
D.尾联运用移步换景法,写诗人闲坐于夕阳下的钓舟中,以此抒发自己的闲适舒缓之情。
2.请从“清词丽句”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玩雪梅有怀亲属

韩偓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

无人同怅望,把酒独裴回。

冻白雪为伴,寒香风是媒。

何因逢越使,肠断谪仙才。


[注]①此诗作于天祐元年(904),诗人被贬于湖南醴陵。②何因,怎么能够。③逢越使,典出“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触景生情,既咏梅花又怀亲人,感情丰富,全诗语言清新明丽。
B.首联写气候刚发生变化,而梅花已开上枝头,突出了一个“早”字。
C.颔联写诗人独自饮酒,徘徊于梅花旁,却无人与之同赏,怅惘若失。
D.尾联两处用典,表达了诗人被贬后思念远方亲人却无处诉说的痛苦。
2.后人评价颈联“花与人兼而有之”,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3-11更新 | 2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少室雪晴送王宁

李颀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注】①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东距太室山约10公里,有三十六峰,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②见:同“现”。③过景:落日余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以拟人手法,写少室山晴雪不同的座座山峰,似与王宁分别。
B.三、四句两句,“连”字,写出晴峰的广袤;两个“峨”字,突出雪峰的高峻。在色彩上青白相间,非常素美。
C.五、六句写落日斜照山峰,说不清其奇妙;白云婀娜多姿,难以形容。
D.尾句写送别远望,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0-01-21更新 | 7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①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破题,首句扣“春山”,次句扣“夜月。“多胜事”是因,“夜忘归”是果。二句提纲挈领,且设下悬念,开启下文。
B.颈联紧承“夜忘归”,亦是颔联的自然延伸。此二句写“赏玩”“胜事”后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出诗人因山花即将凋谢的无限惋惜之情。
C.尾联上接“欲归”二字,写归途中的所闻所见。写得有声有色,动中有静,意境深远迷茫。末句以景结情,情意悠长,怀恋之意,依稀可见。
D.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2.诗歌创作讲究“起承转合”,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又为写景佳句,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两句。
2020-08-08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