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百药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021686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诸人方之王粲。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尝有一贵胜①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卲俱在坐。翻意主人托其为让表。遂命卲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云:“邢家小儿尝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卲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太昌初,敕令恒直内省,给御食,令覆按尚书门下事,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然后施行。卲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姿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子大宝,有文情。孽子大德、大道,略不识字焉。

(节选自《北齐书·邢卲传》)


[注]①贵胜:尊贵而有权势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B.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C.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D.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穿的服装,这里指缙绅、士大夫。
B.文笔,南北朝时称有韵之文为文,无韵之文为笔,后来泛称文章为文笔。
C.敕令,即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有时也称太后、太子发布的诏令。
D.孽子,婢妾所生的孩子,旧指所谓庶出之子,即嫡子以外的众子,也称“孽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邢卲天资聪慧,过目成诵。少时贪玩不用功读书,曾因连日阴雨才读《汉书》,但五天就能全部记住。阅览五行齐下,看一遍就能记住,世人把他比作王粲。
B.邢卲身居要位,深受浩荡皇恩。太昌初年,在内省当值,供给饭食,朝廷凡是任免大小官职,都要征求他的意见,然后才办理。
C.邢卲博览典籍,通晓事务。有关吉凶礼仪的事情,无论公家私人都向他咨询请教,他的质疑解惑,成为人们做事的指南。
D.邢卲不拘小节,不修饰威仪。果实糕饼之类,有时放在小屋梁上,有客人到来,就取下与之共享。有时面对客人一边解开衣服捉虱子,一边与其畅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2)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稀,字叔朗。幼而孝谨,淹雅有器度,好学不倦,美容仪,有风则。魏末,随母兄东适海隅。母终后,仍属迁邺。遨游巩洛,悦其山水,浩然有终焉之志。

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烯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兼常山公演友。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晞言于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王纳焉。及帝崩,济南嗣立。王谓晞曰:“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晞曰:“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王默然思念,久之曰:“何以处我?”晞曰:“周公抱成王朝诸侯,摄政七年,然后复子明辟,幸有故事,惟殿下虑之。”王不答。是时诸王公将校四方岳牧表陈符命。乾明元年八月,昭帝践柞。诏晞曰:“比日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孝昭崩,哀慕殆不自胜,因以赢败。武成本愤其儒缓,由是弥嫌之,因奏事大被诃叱,而雅步晏然。性闲淡寡欲,虽王事鞍掌,而雅操不移。在并州,虽戎马填间,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宴为事,人士谓之物外司马。齐亡,周武以稀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选自《北齐书·王稀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B.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C.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八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D.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第,是相对于官吏办公的地方而言的,即官员们私人置办的住所。
B.垂拱,垂衣拱手,表示不做什么事,形容不用花什么气力,文中指帝王无所事事。
C.摄政,文中指古代国王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政事时由其亲族暂代执政。
D.元年,即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稀雅有风范,侍亲孝谨。王稀自幼孝顺、恭谨,有气度、风范,魏代末年随着母亲和兄长到海边生活,等母亲去世后就回到邺城,在巩洛一带游历。
B.王稀见解独特,敢于表达。王稀在担任常山王近臣时,看到朝廷官员任职、辞官时都到常山王私宅拜访他,便提醒他这是犯忌,应该拒绝拜访者。
C.王稀哀慕昭帝,惹恼新帝。王稀因孝昭帝驾崩哀伤过度而身体柔弱,新帝武成就更加嫌弃他,每每上奏时他都被呵斥,但他依然步履舒缓、心态安然。
D.王稀性格闲淡,超脱尘世。虽然国家大事十分繁忙,但王稀不被事务所累,从没改变自己高尚的操守,经常以聚谈为大事,人称超脱人事之外的司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
(2)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
2018-06-29更新 | 6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也。明悟有干略。高祖以为相府墨曹参军。久之,显祖为仪同开府,引为城局参军。累迁恒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参军。随诸军平淮阴,赐爵北平县男。除营州刺史。营州地接边城,贼数为民患。峻至州,远设斥候,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击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先是刺史陆士茂诈杀失韦八百馀人,因此朝贡遂绝。至是,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因厚加恩礼,放遣之。失韦遂献诚款,朝贡不绝,峻有力焉。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获数十人,送于京师。庵罗辰于此遁走。帝甚嘉之。迁秘书监。

废帝即位,除洛州刺史、河阳道行台左丞。皇建中,诏于洛州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防间谍。河清元年,拜祠部尚书。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及车驾巡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辅皇太子、诸亲王同知后事。仍赐食梁郡,迁侍中,除都官尚书。及周师寇逼,诏峻以本官与东安王娄睿、武兴王普等自邺率众赴河阳御之。车驾幸洛阳,以悬瓠为周人所据,复诏峻为南道行台,与娄睿率军南讨。未至,周师弃城走,仍使慰辑永、郢二州。四年春,还京师。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家口配没。特诏决鞭一百,除名配甲坊,蠲其家口。会赦免,废私门。天统二年,授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加开府。武平初,除侍中。四年卒。赠司空公。

(节选自《北齐书•王峻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B.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C.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D.初/庵罗辰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未几/庵罗辰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斥候”也作“斥堠”,古代原指侦察兵,分骑兵和步兵;也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
B.“征”是由皇帝征聘人才充任官职,“拜”是授予某一官职;“征拜”即征召授官。
C.“停”是停止,“废”是废黜、罢免;“停废”指收回废黜官职的处罚,重新启用。
D.“天统”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年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般由君主发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王峻仕途顺达,先后担任要职。高祖曾任命他为相府墨曹参军,后来显祖又引荐他担任城局参军,经过多次升迁,王峻担任恒州大中正等职位。
B.王峻足智多谋,防治贼人得法。在营州时,贼人常骚扰百姓,王峻布置迷惑敌人的军队,出其不意伏击敌人,贼人于是不敢前来,百姓得到安宁。
C.王峻深受信任,辅政恪尽职守。皇帝到地方视察工作的时候,王峻常常与吏部尚书尉瑾一同辅佐皇太子,并和各位亲王共同掌管后方相关事宜。
D.王峻因为违法私运禁物和盗截军粮,被主管官吏依法判处死刑,家人连带牵连;皇帝得知非常生气,下诏先用刑鞭责打他,并开除他的官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失韦果至,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
②诏诣晋阳检校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
2019-06-03更新 | 10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平春县男,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知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

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寻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绒好著述,作《鉴诫》二十四篇,颇有文义。

(选自《北齐书·王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
B.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
C.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
D.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古代称帝王或太后的死为驾崩。文中“世宗暴崩”指世宗遇害突然去世。
B.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C.北狄,古代以中原为天下中心,把中原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戎、南蛮、西夷、北狄。
D.兼,表示兼任官职,“领”也可表示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纮从小聪明。十五岁在外跟随父亲,有人争论掩衣襟的方式,王纮认为五帝三王的礼仪、制度各不相同,不值得谈论掩衣襟方式的对错。
B.王纮敢于直言进谏。皇帝与身边近侍饮酒,连呼痛快,王纮提出纵情享乐的直接后果,皇帝对此有所感悟。
C.王纮忠于国君。皇帝贵备王纮未为国君而死,要杀掉王纮,王纮大声争辩,指出奸人,表白忠心,皇帝最后放了王纮。
D.王纮有军事才能。在皇帝主持的朝会上,封辅相极力要求出兵。王纮却认为兴兵动武会给外敌可乘之机,得到众人赞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
(2)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
2020-06-17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