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022636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一)

杜甫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注]①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携家人逃难,一路颠簸,流落到同谷县,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创作了这组诗,共七首。②狙:猕猴。狙公:养狙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是诗人的自述,既强调了诗人的身份,又照应了题目,抒发了诗人的孤苦无依之感。第二句是对诗人的肖像描写,突出了诗人头发花白、蓬乱的形象,从而强调了客居他乡的飘零之苦。
B.第五句暗示了诗人正在经受战乱之苦,因为战乱,与家乡音书不通,有家难回。
C.第六句是特写镜头,诗人想象沦陷区的家人生活凄惨,手脚冻裂,皮肉都已经坏死。
D.诗人在诗歌的结尾大声哀号,并借助呼啸的北风渲染悲愁的情绪,感情极为悲惨凄楚。
2.“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两句描写了诗人的逃难生活,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知识点】 杜甫(712-770) 表现手法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发公安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注】①大历三年,诗人离开公安往岳阳。②明星:启明。③语出《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④物色:指物。⑤生态:指人。⑥转眄:转眼。⑦扶:陪着;维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中的“击柝”“明星”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字倒是见得前此已饱闻。
B.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调柝声一歌,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
C.颔联写听到邻鸡之鸣和野外的哭声而引发感慨,“能几时”透露出幻灭感。
D.第七句照应颈联,第八句照应颔联,形成尾联分别呼应颈联和颔联的结构。
E.全诗叙写晓发公安之见闻感受,以人生感触为主线,景中融情,语言老到。
2.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2018-03-26更新 | 2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逍遥游》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颈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2.本诗与《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3-12-28更新 | 14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奉寄高常侍

杜甫

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

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

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高适回朝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时年61岁。②开元二十七年(739),高适秋后至汶上,与杜甫订交。③曹刘:汉代文学家曹植、刘桢的并称。④汲黯:汉代名臣,以直谏闻名。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认为和高适的友情并没有因初逢之后分别时间久远以及友人的升迁而发生改变。
B.颈联用“廉颇”典故突出了高适的年龄,又抒发了因高适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C.虽有明媚的春光,但诗人想到自己人生迟暮,更觉友情之可贵,因此更觉离别之悲伤。
D.全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寄奉之作,由从前事写到目前事,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待友之挚情。
2.前人论此诗,认为杜甫“赠诗不做谀词”。对这一观点应该怎样理解?请结合颔联进行简要分析。
2022-06-30更新 | 3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