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025473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扁鹊者,渤海郡鄚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朗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鹤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史记·扁鹏仓公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B.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C.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D.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穰,是指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其中“穰”,通“禳”,去除邪恶的祭祀。
B.鸡鸣,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一到三时。
C.中庶子,是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
D.中阙,阙,城池大门对称的门楼,中间有路可通行,这里指的是进入都城的大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待人恭敬。深得奇人赏识,得到其秘方后,完全能够看见人的五脏疾病位置所在。
B.扁鹊胆大心细。自告奋勇要救活虢太子,亲自进入宫廷诊视,发现太子果真体温尚有。
C.扁鹊医术高明。采用针灸、熨帖、服药等治疗方法,很快就使太子能够起身坐起来了。
D.扁鹊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自己只不过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2)“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了为谁?”曰:“为。”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子路问             路口B.而谁以                    替换
C.耰而不             停止D.植其杖而                    通“耘”,播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者,隐士,隐居不仕的古代知识分子,往往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超凡的才德学识。
B.子路,名子路,字仲由,孔子的弟子,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十哲”之一。
C.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犹今之所谓“先生”“老师”,此处指孔子。
D.四体,人的四肢。五谷,五种谷物,常指稻、稷、麦、菽、、麻,后来也泛指谷物.
3.把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执舆者为谁                    译文:那个拉着车的人是谁
B.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译文: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
C.子路以告孔子                    译文:子路就告诉了孔子
D.复往,则亡                           译文:再到那里去看看,老人已经走了
2019-10-09更新 | 6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母以有己。

孔于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
B.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
C.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
D.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记录他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是“五经”之一。
B.“去鲁”的“去”意思是“离开”,与《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的“去”不同。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D.寡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景公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以此谦称自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的小官,都做得不错,后升任司空。但他离开鲁国周游,遇到了很多困难。
B.鲁君接受南宫敬叔的建议,与孔子同乘一辆车,带着马匹和童仆去周王室请教礼仪,顺便拜会了老子。
C.齐侯害怕鲁国任用孔子危及齐国,便邀鲁定公在夹谷会盟,孔子认为外交需要军事做后盾,做好了准备。
D.在孔子强势的外交努力下,齐景公受到触动,知道在道义上输给鲁国,主动归还了以前侵夺的汶阳等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
(2)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5.在齐鲁会盟后,齐国“归田谢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2022-11-20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轲,驺(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玉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

【注】①比:为,替。②耨:nòu,锄草。③梃:棍棒。③穿窬():穿墙(偷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迁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衡”。从,同“纵”;衡,通“横”。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孝悌忠信:儒家八德中的内容。儒家八德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D.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而孟子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
B.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C.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D.苏轼认为孟子推崇的仁义之道,并不是神秘高深,而只是从最粗浅的办法做起,不害人、不偷盗而已。因此孟子的观点不是靠空虚的道理来支撑,更简洁明了,易懂易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5.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2-08-22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