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74 题号:1029049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仇悆,字泰然,益都人。大观三年进士,授邠州司法,谳狱详恕,多所全活,为邓城令,满,耆幼遮泣,不得去。

调高密。俗尚嚣讼,悆摄县事,剖决如流,事无淹夕,民至怀饼饵以俟决遣。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以淮西宣抚知庐州。刘豫子麟合金兵大入,民情汹惧。时金人出入近境,悆求援于宣抚司,不报。又遣其子自间道赴朝廷告急,虽旌其子以官,而援卒不至。帝方下诏亲征,而诏亦不至淮甸,喧言将弃两淮为保江计。念录诏语揭之郡县,读者至流涕,咸思自奋。监押阎仅死于贼,余众来归,州帑匮竭,无以为赏,悆悉引班坐,犒以酒食,慰劳之,众皆感励。募庐、寿兵得数百,益乡兵二千,出奇直抵寿春城下,敌三战皆北,却走度淮。

麟复以步骑数千至合肥,谍言兀术为之殿,人心怖骇,不知所为。会京西制置使遣牛皋统兵适至,悆顾左右曰:“召牛观察来击贼。”皋素勇甚,以二千余骑驰出,短兵相接,皋免大呼曰:“我牛皋也,尝四败兀术,可来决死。”寇畏其名,遂自溃。以悆克复守御功,加徽猷阁待制。

初, 宣抚司既不以一卒援诸郡,但令焚积聚,弃城退保,文移不绝于道,又请张浚督行之。浚檄悆度其宜处之,悆谓:“残破之余,兵食不给,诚不能支敌。然帅臣任一路之责,誓当死守。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舰于巢湖,必贻朝廷忧。”力陈不可,浚韪其言,而卒全活数州之众。寻诏诣阙,军民号送之。积官至左朝议大夫,爵益都县伯。卒,赠左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仇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B.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C.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D.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品级。本文中的“满秩”指官吏任期结束。
B.丞,指古代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也指各级长官的副职,如府丞、县丞等。
C.殿,后也。古代行军时,处在前面曰启,处在最后曰殿,如殿后、殿军等。
D.胄,中国古代将士防护胸部的装具。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称“甲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仇悆宽厚待民,深受爱戴。他在邠州任职期间,审理案件非常谨慎宽厚,保全了许多人;担任邓城令,离任时百姓拦路哭泣,不愿意让他走。
B.仇悆临危受命,善励士民。在朝廷将要放弃两淮以保全长江时,仇悆抄写诏书公布到郡县,读到的人都流下眼泪,都想自告奋勇去杀敌。
C.仇悆遭遇强敌,善于借力。敌兵进犯合肥,人心惶恐,他请曾四败兀术的将领牛皋御敌,敌兵害怕牛皋,争相逃命。他因功加徽猷阁待制。
D.仇悆恪尽职守,力陈保城。针对宣抚司三令五申弃城退守的命令,他据理力争,认为将帅应坚守职责,誓死守卫淮西,终使数州之众得以保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益乡兵二千,出奇直抵寿春城下,敌三战皆北,却走度淮。
(2) 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舰于巢湖,必贻朝廷忧。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会边陲有警,因与枢密副使富弼请行边。于是,以仲淹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赐黄金百两,悉分遗边将。麟州新罹大寇,言者多请弃之,仲淹为修故岩,招还流亡三千余户,蠲其税,罢榷酤予民。又奏免府州商税,河外遂安。比去,攻者益急,仲淹亦自请罢政事,乃以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其在中书所施为,亦稍稍沮罢。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徙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仲淹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B.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C.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D.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党,封建社会中官员们为压制、打击政敌,利用同门、同乡、同年等多种关系结成的利益集团。
B.榷酤,汉以后政府所实行的酒业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文中意指前者。
C.尚书,古代政府高官的名称,在明清,六部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如主管科举的主官为兵部尚书。
D.论,评论,一般指史传文后面的评论性文字,主要是传记作者对传主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和总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以治理天下为己任,致力改革,削减冗滥,考核审查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但是他的改革打击官吏范围太大,评论的人认为无法实行。
B.麟州遭到敌寇侵扰,范仲淹整修旧的要塞,招回流亡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允许百姓卖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税,黄河以外的地区于是得以安定。
C.范仲淹曾有多次调动,先后任邠州、邓州知州和给事中等职。调任荆南时,邓州百姓拦住使者请求留任范仲淹,范仲淹也愿意留邓州,朝廷答应了这一要求。
D.传记作者认为,北宋是一个不乏明君和贤臣的朝代,范仲淹就是贤臣中的代表,他的坚毅品德、远大志向及承担责任的能力,可与古人媲美。
4.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百姓给范仲淹画像立生祠的原因。(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2)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3)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之道》)
(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四章》)
2021-10-13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人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节选自《宋史·刘敞传》)


[注] 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亲发策问考试,故又称殿试、御试,廷试第一按惯例应被点为状元。
B.驿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后也有为普通人传递信件和物资的功能,多临交通要道而建。
C.《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书中也记载一些奇禽异兽。因书中一些内容出自神话传说,故其记载未可全信。
D.两宫在封建朝代多指皇帝和皇太后,也有指皇帝和皇太子或东西二宫皇太后的,在本文此处应该指皇帝和皇太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敞学识渊博。他不但熟知契丹的山川道路,而且对顺州山中一种形状像马却能猎食虎豹的异兽,也能随口说出其名称,并引用古书详细解说。
B.刘敞体恤民情。雷塘曾是民田,后被官府征去蓄水,田主未得田地补偿,都失去了谋生之业,刘敞根据旧的田契,最终还田于民。
C.刘敞尽职尽责。知扬州时,他为王甲平冤昭雪;知永兴军时,他不畏豪强,极力惩治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的范伟,使范伟认罪伏法。
D.刘敞善于进谏。他为英宗讲读《史记》时,用史书中包含的义理来劝谏皇帝,使英宗明晓他的用意,太后对此也非常欣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020-01-09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范杲字师回,父正,青州从事。杲少孤。刻志于学,与姑臧李均、汾阳郭昱齐名,为文深僻难晓,后生多慕效之。以荫补太庙斋郎,再迁国子四门博士。尝携文谒陶谷、窦仪,咸大称赏,谓杲曰:“若举进士,当待汝以甲科。”及秋试,有上书言伐阅之家不当与寒士争科第,杲遂不应举。稍迁著作佐郎,出为许、邓二州从事,坐事免。太平兴国初,迁著作郎、直史馆。俄上书自言其才比东方朔,求显用,以观其效。太宗壮之,擢知制诰。杲家贫,贷人钱数百万。母兄晞性啬,尝为兴元少尹,居京兆,殖货巨万。亲故有自长安来者,绐杲曰:“少尹不复靳财物,已挥金无算矣。”杲闻之喜,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要而晞吝如故且赏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移知寿州,上言:“家世史官,愿秉直笔,成国朝大典。”召为史馆修撰,固求掌诰词,帝从之。时翰林学士宋白左迁鄜州,贾黄中、李沆参知政事,苏易简转承旨,杲连致书相府,求为学士,且言于宰相李昉曰:“先公尝授以制诰一编,谓杲才堪此职。”因出示昉,昉屡开解之。未几,太宗飞白书“玉堂”额以赐翰林,杲又上《玉堂记》,因请备职。太宗恶其躁竞,改右谏议大夫。初,太宗以太祖朝典策未备,乃议召杲。杲闻命喜甚,以为将加优擢,晨夜趋进。至宋州,遇朗州通判钱熙,杲问以“朝议将任仆何官”,熙言:“重修《太祖实录》尔。”杲默然久之。感疾,至京师,旬月卒,年五十六。太宗闵之,录其二子。杲性虚诞,与人交,好面誉背非,惟与柳开善,更相引重,始终无间。不善治生,家益贫,杲端坐终日,不知计所出。

(节选自《宋史·范杲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
B.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唏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
C.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
D.因上言兄老/求典京兆以便养/太宗从其请/杲既至/而晞吝如故/且常以不法事干公府/杲大悔/杲视事逾年/境内不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臧,地名,古文在交代人物时经常在姓名前加上地名,表示人物的籍贯,“汾阳郭昱”也是如此。
B.秋试,指科举时代地方为选拔举人所进行的考试,唐宋为州府考试,明清为省级考试,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试”。
C.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许多年号宣示皇帝的治国理念,寄托国泰民安的愿望,大多是四个字。
D.旬月,十天为一旬,旬、月连用,有时表示满一个月,有时表示十个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杲颇有文名,受到称赏。他笃志求学,能写出深奥难懂的文字,有好多效仿者;他曾带着文章拜谒名流,得到赞许,并被认为如参加科举将录入甲科。
B.范杲凭借文才,以求仕进。他上书称他家世代任史官,希望自己能被召入朝中任修撰,为朝廷撰写国朝大典;他还多次写信要求担任学士。
C.范杲无心做事,一心求官。为重修《太祖实录》,宋太宗召他入朝修撰,并打算委以重要职务,他便日夜兼程赴京,在宋州却被钱熙泼了一盆冷水。
D.范杲为人虚伪,至交甚少。他性情虚伪怪诞,与人交往总是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只与柳开是至交,相互推重,关系始终十分亲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上书自言其才比东方朔,求显用,以观其效。
(2)亲故有自长安来者,绐杲曰:“少尹不复靳财物,已挥金无算矣。”
2021-08-23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