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043814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丙吉宇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孙坐卫太子事系,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因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吉治巫蛊事,连岁不决。上遣使者夜到郡邸狱,亡轻重一切皆杀之。吉闭门拒使者,曰:“他人亡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手!”使者还以闻.武常寤,因赦天下。宣帝初即位,赐吉爵关内侯。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嗜酒,尝从古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忍之,止污丞相车茵耳。”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事。尝出,近见驿骑持赤白囊,驰来至。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己,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吉乃叹曰:“士亡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永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五凤三年春,吉病笃。上自临问吉,曰:“君即有不讳,谁可以自代者?”吉顿首曰:“杜延年明于法度,于定国执宪详平,陈万年敦厚备于行止,此三人能皆在臣右。”上然之。及吉薨,御史大夫黄霸为丞相,征杜延年为御史大夫,后其年老,乞骸骨。病免。以于定国代为御史大夫。黄霸薨,而定国为丞相,陈万年代定国为御史大夫,居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人。

曰: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宜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节选自《汉书·魏相丙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B.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C.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D.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指隔两代的亲属。不同的代际血缘关系用语不同,如隔三代的称“从”,同祖父的称“堂”。
B.公车,汉代官署名,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警卫。天下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C.不讳,指死亡。汉语中的“死”婉辞众多,蕴含中华民族礼制、民俗宗教等文化相关现象。
D.赞是用以阐发史家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的文体,作用有类《史记》每篇末的“太史公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丙吉有胆有识,保护儿时宣帝。宜帝出生数月就被牵连人狱,丙吉负责审理而多年不决;又坚拒前来处决犯人的使者入门,武帝最终醒悟,大赦天下。
B.丙吉待人宽容,得到属下报答。两吉没有责罚犯错的驭吏,驭吏刺取边报信息向丙吉汇报;后皇帝召问边情,丙吉回答让皇帝满意,而御史不能详知被责备。
C.丙吉善于识才,推荐贤德之人。两吉向皇帝推荐杜延年、于定国、陈万年,后在其病重危之际,三人均先后被朝廷委以重任,皇帝称赞丙吉能知人。
D.两吉为政有声,受到史家称赞。《汉书》作者认为萧、曹、丙、魏都是汉代贤相,高祖、宣宜帝时代政治昌明有序,公卿百官多称职能干、名副其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驰来至。
(2)士亡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

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

【注】①指牛羊猪狗等牲畜。②风俗习惯。③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④破坏等级秩序的行为没有止境。⑤通“无”,没有。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须断句,请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昔先王【A】之制【B】自天子【C】至于皂隶【D】各有【E】差品【F】故上【G】下序而【H】民志定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中的“穷”意思不同。
B.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其中仓指贮存谷的粮仓,廪指贮存米的粮仓。
C.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农、工、商。
D.甘,是“认为……甜美”的意思,其用法与《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中“云”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因而统治者治理百姓最好的办法是教诲整顿他们。
B.班固认为天下百姓各安其所,乐于从事自身的行业,国家才能发展。
C.在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
D.在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是同王者争利,对下是独占平民产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2)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5.统治者如何治理百姓,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05更新 | 1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移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节选自《苏武传》)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单于,答其善意                 赂:赠送礼物
B.后随浞野侯胡中                    没:陷没
C.会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讨论
D.反欲两主,观祸败                 斗:使……相斗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相当
B.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为降虏蛮夷                           而君幸赵王
D.匈奴祸,从我始矣                 自书典所记,未有也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苏武的浩然正气。
B.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的时候,本危险不大,但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活动,连累了苏武。
C.从选文来看,虞常虽然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自己汉朝人的身份,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完全是出于爱国之情。
D.卫律劝降苏武时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但是徒劳无功,始终没有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2021-07-26更新 | 22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与王家相嫁娶。祖父以资徙平陵。父宾明法令,为御史,事贡公,名公直。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久之,上欲封祖母傅太后从弟商,崇谏曰:“孝成皇帝封亲舅五侯,天为赤黄昼昏,日中有黑气。今祖母从昆弟二人已侯。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臣闻师曰:‘逆阳者厥极弱,逆阴者厥极凶短折,犯人者有乱亡之患,犯神者有疾夭之祸。’故周公著戒曰:‘惟王不知艰难,唯耽乐是从,时亦罔有克寿。’故衰世之君夭折蚤没,此皆犯阴之害也。臣愿以身命当国咎。”崇因持诏书案起。傅太后大怒曰:“何有为天子乃反为一臣所专制邪!”上遂下诏曰:“朕幼而,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导以礼,至于成人,惠泽茂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前追号皇太太后父为崇祖侯,惟念德报未殊,朕甚愧焉。侍中光禄大夫商,皇太太后父同产子,小自保大,恩义最亲。其封商为汝昌侯,为崇祖侯后,更号崇祖侯为汝昌哀侯。”

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尚书令赵昌佞谄,素害崇,知其见疏,因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请治。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上怒,下崇狱,穷治,死狱中。

(选自《汉书·七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B.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C.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D.孔乡侯/皇后父高武侯/以三公封/尚有因缘/今无故欲复封商/坏乱制度/逆天人之心/非傅氏之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B.“擢”,提升官职。古代表官职调动的词还有“拜”“除”“迁”“谪”“黜”等。
C.“孤”,古代指幼年父母双亡,也可用于王侯自称。
D.“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崇家与当时的望族王家世代通婚,家世显赫。后来,郑崇因与大司马傅喜有同门之谊,被推荐做了官。
B.郑崇在做尚书仆射时,经常进谏,以至皇上对他的脚步声都很熟悉,说明开始时皇上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
C.哀帝欲封皇太太后的从弟光禄大夫傅商爵位,郑崇引经据典,据理力争,得罪了傅太后,最终也没有说服皇上。
D.尚书令赵昌知道郑崇被皇上疏远,就诬陷他与本族的人相勾结,行为不轨,要求皇上治他的罪。最终郑崇获罪,死在狱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导以礼,至于成人,惠泽茂焉。
(2)崇又以董贤贵宠过度谏,由是重得罪。数以职事见责,发疾颈痈,欲乞骸骨,不敢。
2021-07-09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