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046156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廉希宪,字善用。幼魁伟,举止异凡儿。岁甲寅,世祖以京兆分地命希宪为宣抚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籓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暇日从名儒若许衡、姚枢辈谘访治道,首请用衡提举京兆学校,教育人材,为根本计。国制,为士者无隶奴籍,京兆多豪强,废令不行。希宪至,悉令著籍为儒。

至元元年,丁母忧,率亲族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则呕血,不能起,寝卧草土,于墓傍。宰执以忧制未定,欲极力起之,相与诣庐,闻号痛声,竟不忍言。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缞绖及丧父亦如之。

奸臣阿合马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帝谕希宪曰:“吏废法而贪,民失业而逃,工不给用,财不赃费,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为相,朕无此忧。”对曰:“陛下圣犹尧、舜,臣等未能以皋陶、稷、契之道赞辅治化,以致太平,怀愧多矣。今日小治,未足多也。”因论及魏征,对曰:“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

方士请炼大丹,敕中书给所需,希宪具以秦、汉故事奏,且曰:“尧、舜得寿,不因大丹也。”帝曰:“然。”遂却之。时方尊礼国师,帝命希宪受戒,对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曰:“孔子亦有戒耶?”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

十六年春,赐钞万贯,诏复入中书,希宪称疾笃。皇太子遣侍臣问疾,因问治道,希宪曰:“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开圣恋,急为屏除。”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希宪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文正。

(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缞/及丧父/亦如之
B.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缞/及丧父/亦如之
C.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缞/及丧父/亦如之
D.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缞/及丧父/亦如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寅,是干支之一。古代把天干、地支按照顺序相配,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用来纪年,被称为干支纪年法。
B.丁母忧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庐指古人在父母或老师死后,为守丧而在墓旁构筑居住的屋舍。文中廉希宪“庐于墓傍”体现了对去世母亲的孝敬。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将死时,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廉希宪重视教育,坚信儒学。他首请任用名儒许衡掌管京兆地区的学校,把培育人才作为根本大计,改变归属奴籍士人的身份为儒籍,坚守孔子的忠孝观念。
B.廉希宪敢于谏言,规劝皇帝。借助谈论魏征的时机,他向皇帝举荐忠正贤良之臣;当皇帝允许方士炼制丹药时,他上书表示反对,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C.廉希宪孝心深笃,忠孝两全。母亲去世时,他遵循古代丧礼,悲痛至极,以至于呕血,不能站立;在被夺情复职之后,他虽然奉旨处理政务,但仍然为母服丧。
D.廉希宪深谋远虑,心系国家。虽然身患重病,但是仍然借太子侍臣问候之机,向太子传递治国之道,提出治国的关键在于用人,主张开启圣意,屏除奸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
(2)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涧修禊诗序

【明】宋濂

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已,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旁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之,赤纷绿骇,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而之骤至,仰见青天镜净,始悟为泉,曰飞雨洞。洞旁皆山,峭石冠其巅,辽复幽邃,宜仙人居,曰蕊珠岩,遥望见之,登陟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或按纸伏岩石下,欲写复止;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口吻作秋虫吟;或群聚兰坡,夺觚争先;或持卷授邻坐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遣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哉!

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


【注】①辖幅:同“纠葛”,缠绕之状。②髹觞:油漆过的酒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石                       怒:气势强盛
B.登陟之劳                    病:担心
C.方次第取饮                    次第:等第
D.可不                       勖: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乐泉声独清        ②奈何取尽锱铢
B.①夹水                  ②归求治国之策
C.①或持卷授邻坐     ②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
D.①执兰草祓除不祥     ②谨拜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绘声绘色地描述桃花涧四周山水,为修禊雅集构建清雅秀丽的自然背景,也是作者“情与境适”的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
B.贤士大夫在涧边围坐,取壶温酒,把酒杯放在托盘上,让其像雁群一样随水漂浮向下,让人仿佛复见当年兰亭集会的雅况。
C.第三段用九个“或”字句,描写赋诗人构思诗篇时各具特点又相映成趣的情态,与自然景致和谐交融,人情物态各尽其妙。
D.文章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脱略形迹,发舒身心,叙事状物冲淡自然,这正是作者崇尚清虚无为的志趣态度的体现。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为 吾 党 者 当 追 浴 沂 之 风 徽 法 舞 雩 之 咏 叹 庶 几 情 与 境 适 乐 与 道 俱 而 无 愧 于 孔 氏 之 徒 然 后 无 愧 于 七 尺 之 躯 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2)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
2021-04-22更新 | 1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察罕,西域人也。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委裁决,且令诸子受学焉。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泸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军门自陈无罪,王命察罕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从奥鲁赤移治江西。宁都民言: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视之玉玺也。不以兵取,恐为居人所有。众惑之,察罕曰: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

成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广西妖贼高仙道以左道惑众,平民诖误者以数千计。既败,湖广行省命察军与宪司杂治之,得其情,鞫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众难,察罕曰:吾独当其责,诸君无累也。治最闻,擢河南省郎中。

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仁宗辍泣曰: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吾欲发府库以赈鳏寡孤独若何?曰: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谓得大臣体。

尝以病请告,暨还朝,帝御万岁山圆殿,与平章李孟入谢。帝曰:白云病愈邪?顿首对曰:老臣衰病,无补圣明,荷陛下哀矜,放归田里,幸甚,不觉沉疴去体尔。命赐茵以坐。

初,察罕生于河中,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曰:是必贵。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归,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众。故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游八年,以寿终。

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泸江次:按顺序排列
B.安南世子遣其叔父军门自陈无罪诣:到……去
C.王命察罕其罪而责之             数:列举罪状
D.既致仕,优游八年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
B.众难先妣抚深厚
C.治最闻臣险衅,夙遭闵凶
D.昆弟贫来归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
B.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
C.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
D.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罕善于言辞,明于事理。跟随征讨安南时,他怒斥安南王子,使者哑口无言;他劝说因丧父悲痛的仁宗以国事为重。
B.察罕明辨是非,善于察断。治理江西时,有百姓禀报发现“玉玺”一事,建议派人立即取回。但察罕制止了这种荒诞行为,认为是有人陷害仇家。
C.察罕为政宽容,敢于担当。在处理广西高仙道妖术惑众一案时,他审讯得知实情,议定诛杀首恶几人,其余的全部释放。众人反对他的处理方式,他表示愿意一人担责。
D.察罕善于政理,多被举荐。御史台奏请其为湖南省宪司事,中书省奏举其为武昌路治中。但丞相哈刺哈孙认为察罕不适合为御史,最终任命他为武昌治中。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
(2)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
(3)荷陛下哀矜,放归田里,幸甚,不觉沉疴去体尔。
2021-06-30更新 | 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鉴,字克明,宛平人。颖悟过人,举止异常儿。既冠,南游,具通《五经》大义。大德五年,用翰林侍讲学士郝彬荐,为镇江淮海书院山长。十一年,南行台中丞廉恒辟为掾史。丁内艰,复起,补掾史,兴文署。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问难倡和,应答如响,使者叹服,以为中国有人。

至治二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明年,奉旨括释氏白云宗田,稽检有方,不数月而事集,纤毫无扰。泰定七年,湖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天历元年,调江浙财赋府副总管。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元统二年,升同佥太常礼仪院,鉴习典故,达今古,凡礼乐、度数、名物,罔不周知。因集议明宗皇后祔庙事,援礼据经,辨析详明,君子多之。后以中大夫升礼部尚书,俄感疾而卒,年六十五。追封谯郡侯,谥文穆。

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殁之日,家无余赀,唯蓄书数千卷,皆鉴手较定。鉴为诗赋,尚《骚》、《雅》,作文法西汉,每篇成,学者争相传诵。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鉴任湖广员外时,有故掾顾渊伯,以辰砂一包馈鉴,鉴漫尔置箧笥中。半载后,因欲合药剂,命取视之,乃有黄金三两杂其中,鉴惊叹曰:“渊伯以我为何如人也!”渊伯已殁,鉴呼其子归之。其廉慎不欺如此。

(《元史·曹鉴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丞相忽刺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B.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C.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D.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冠,意思是已经二十岁行过加冠礼了。“冠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B.丁内艰,是指为母亲守丧。丁艰,也叫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按规定需离职居家守丧。
C.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指升官,这里也是指曹鉴升了官职。左迁,则是贬官。“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
D.谥文穆,谥号指人死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而给予的评判性称号,谥号中的“文”应指“好学博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鉴从小就聪颖过人,且终生喜欢读书。他藏书数千卷并亲手校订,所写诗赋很受推崇;受命护送安南国使臣时,一路与之讨论学问、酬唱诗词,使者叹服。
B.曹鉴做事干练有方,能力过人。曹鉴奉旨调查核实佛教白云宗的田产,由于曹鉴稽查得法,不到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对地方百姓毫无侵扰。
C.曹鉴熟谙典章成例,通达古今。朝廷召集群臣商议讨论明宗皇后陪祭太庙的事,他只是广博,引经据典,剖析详尽,最终君主采纳了他的意见。
D.曹鉴廉洁谨慎,树下顾渊伯曾将三两黄金掺杂在朱砂中送给他,半年后曹鉴才发觉此事,其时顾渊伯已去世,曹鉴就把黄金退还给他的儿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于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
(2)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
2017-11-19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