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概念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3 题号:104751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与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引擎,一经提出就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如今,“智慧”概念已渗透到城市的各个领域,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不断提高着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实际上,智慧城市这一概念问世时间尚短,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发展方向还需要深入研究。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可以探索一种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超时空发展模式。它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冲破地域阻隔,跨越时间局限,打造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虚拟生活模式,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运行效率。在超时空发展模式中,通讯代替交通成为城市运行系统的枢纽,居民既可减少出行,又可摆脱地域束缚,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非常方便。同时,通讯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的结合与发展,会让城市物流由物质资料实体流动向信息化流动转变,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物流发展水平。

(摘编自文丰安、葛南南《智慧城市建设新理念》)

材料二: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这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子公司承担了浙江省际疫情检查站点的软件部署及现场设备搭建任务,平均每天监测车辆3000多台9000余人次,发挥了智慧检查站助力疫情防控的作用。又如,“杭州办事服务”APP第一时间上线“防控疫情”版块,让疫情公开透明。再如,江苏苏州吴中区运用智慧城市“大脑”,为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提供线上平台,使得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政务服务,减少了人口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智慧城市可以通过城市“大脑”实现公共数据集中汇聚,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机制,既高效调动资源,又优化政府治理。从当下看,通过系统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有效降低人员聚集,避免人工传递数据而产生的错误、延迟等问题,也可以提前研判预警、有效防控疫情;从长远看,则可以全面促进城市治理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就此而言,各地政府不妨立足当前,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助力疫情防控;更着眼长远,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政府治理升级、经济结构优化。

(摘编自钟山《“智慧城市”建设助力疫情防控》)

材料三:

目前,全球16项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均出自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其中4项标准被16个联合国机构共同组建的“合作共建可持续智慧城市全球举措”(U4SSC)所采用,成为迪拜、新加坡等40多个试点城市的评估标准。

据介绍,这16项国际标准,涵盖技术框架、城市综合管理、水管理等多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城市的人居环境、政府公共服务和办事效率、经济等3个方面进行考量,涉及城市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标准,“更符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标准体现了中国在新兴领域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实力,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弯道超车的雄心,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作为央企,应该在这个领域起到和自身地位相称的作用。”牵头制定这16 项国际标准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室主任桑梓勤博士说,智慧城市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发展转型过程的战略重点,是从“通信专家”成为“信息化专家”的内在需求,“智慧城市是国家新常态中经济转型的核心重点,汇集了所有经济领域和技术领域的迫切需求和最新成果”。

(摘编自胡琼之、张华《全球16个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均出自武汉》)

1.下列不属于“智慧城市”概念被渗透利用的一-项是( )
A.对城市交通信号灯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有效减缓了城市交通拥堵。
B.教育部门借助即时通讯平台组织网上教学,在抗疫期间实现了停课不停学。
C.小区服务人员通过电话逐户查询在家隔离居民的健康信息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D.居民使用能记录电能消耗、即时传送信息便于监控和自动缴费的电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管理与运行效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我国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时既关照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也考虑了全球共享。
B.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基础,借此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汇集、共享、流动,当前智慧城市中通讯已成为城市运行系统的枢纽。
C.疫情信息的有效传递、沟通、公布,对疫情防控起到了较好作用,从长远看,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和数字经济发展有赖于智慧城市建设。
D.制定出新领域的国际标准,体现了我国相关方面的实力和抱负。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制定的16项智慧城市国际标准体现了中国贡献,符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建设实际。
3.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位作家曾说过,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对此我深以为然。创作中的故乡意识,简而言之就是从地理坐标到精神维度的飞跃。故乡不受限于,也包含了现在、此时,不局限于乡土、乡村,也涵盖了城市。故乡无定处,既是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解读,也是对当下即故乡的重新定义。

从狭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正如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他们的故乡,网络作者亦是如此。幼时的记忆成为故乡的记忆,形成作家的精神模型,不但造就了他们的性情、气质,也影响着其写作风格。网络作者的地域性、民间性也一样浸透在字里行间,还有他们读过的书、受到的思想熏陶和诸多生活细节都会体现在文本中。

从广义上说,无论是网络作者还是传统作家,两者的文学故乡都是同一个。以学术论,网络文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于唐宋传奇,魏晋的志怪小说以及张恨水、金庸等的写作风格。由此可知,传统文学不但是网络作者的启蒙,更是其成长过程中须臾不可离的滋养。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创作无论怎样解析,都必然映照着故乡的影子。

当我们谈论网络文学时,其实是在探讨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研究文学新的发展走向,或可以说是探寻一种新的写作、阅读、传播、娱乐乃至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探究一个时代的新气象。这诸多的有无可能变成文学创作者的新故乡呢?尚无定论。当前能够确定的是文学已经开始对故乡集体回溯,今后几年乡村题材将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

(摘编自向娟《网络作家是否也需要文学的故乡》)

材料二:

从写作者自己的家乡到整体上的乡村,网络小说在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叙事空间中展开对故乡的书写。而在一些幻想类作品中,作者已不满足于将具体的乡村作为故乡,而将地球本身甚至太阳系当作茫茫宇宙中的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人类的乡愁带入新的境界。在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中,太阳系不适宜人类生存了,人类不得已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去星际间寻找新家园,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是小说最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和通过拯救地球来对人类命运进行救赎,实际上都是故乡观念和乡愁情感的扩大和提升,是更高层级的怀乡之作。

中国人牢固的故乡观念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土地要经过耕耘才能变成适宜种植的熟地,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耕作土地消耗很多的时间和体力,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久而久之故乡意识就得到了强化,乡愁油然而生,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不能忘记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体现在传统文学中,就是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作品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城市生活发展起来,人疏远了自然和土地。到了信息时代,网络又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但由乡土浸润而成的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被带到了新的叙事空间中,继续发挥着感动读者的强大作用。

(摘编自桫椤《故乡意识在网络文学中并未缺席》)

材料三:

细究起来,网络文学中乡土文化与地域文化缺失的原因是多重的。

目前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平台运营的骨干,大多出生于1975年至1985年之间,而读者总体上可能更年轻。这些随着网络科技与信息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生代”“网络原住民,构成了网络文学创作、传播与阅读的主体。在他们看来,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网络世界比现实世界更像他们的原乡,网络世界给予他们无数的平行世界,二次元文化等网络亚文化就是他们的生活空间与精神故乡。这些网络作家对历史使命、社会责任、时代担当、故园家国的认识,没有他们的父辈、祖辈那么强烈。

网络文学写手与传统文学作者的创作出发点也是不同的。传统文学作者的创作往往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有着严肃、神圣、崇高的文艺观和价值观。他们不刻意取悦读者,我手写我心。他们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域的就是中国的、全球的,所以他们愿意从刻骨铭心的故乡出发,从而抵达整个世界。而网络文学写手往往将写小说视为一种职业,希望获得更多的粉丝与打赏,通过类型化故事去迎合市场、取悦读者。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学写手是为商业目的而写作的。在他们看来,故乡、乡愁、地域性是个体化的,是无法如逆袭、升级的故事一样成为大众主菜的。

另外,纯文学领域的现当代文学作家,大多经历过沧桑巨变,这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精神世界影响深远。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们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二元对立的记忆刻骨铭心,所以他们笔下渴望摆脱故乡的贫困、通过奋斗实现自我超越的自传体小说屡见不鲜。而新生代网络作家,多数是在物质相对富裕,至少是温饱不愁的环境中长大的。与此同时,经典意义上的故乡逐渐变成符号意义上的风景,成为怀旧的对象。交通的便捷、通信的便利,让人类迁徙、交流变得如此容易,农民、市民、网民的身份距离天涯咫尺,即使在陌生的城市,网络群体的认同也可能大于故乡、地域、方言的认同。对这一代人来说,故乡的魅力与文化指向正在消减,更不要说故乡的主题性书写了。

(摘编自李安《网络文学难见作者故乡的身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位网络作者都有自己的故乡,他们的地域性、民间性会浸透在字里行间,他们的生活细节都会体现在文本中。
B.研究作为新的文学样式的网络文学,也就是探究一个时代的新气象中诸多的“新”能否变成文学创作者的“新故乡”。
C.网络小说中的幻想类作品的作者将地球甚至太阳系当作人类的家园和生命的故乡,将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作为价值取向。
D.传统文学中乡土叙事和乡村题材占有主导地位,是因为中国人有强烈而牢固的故乡观念,这是农耕文化影响所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其作品就必然映照着“故乡”的影子。
B.到了信息时代,网络成了人类精神的新领地,人们从此疏远了自然和土地,但故乡意识和乡愁情结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C.目前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平台运营的骨干以及读者,是随着网络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生代”,是“网络原住民”。
D.传统文学作者的创作往往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不刻意取悦读者,而网络文学写手往往将写小说视为一种职业,通过类型化故事去迎合市场、取悦读者。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狭义角度指出网络作者和传统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故乡。从广义角度指出他们的文学故乡都是同一个。
B.材料二举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这个例子是为了论证网络文学对故乡意识的理解与创作比传统文学层次更高。
C.三则材料围绕“网络文学的故乡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辩证地展现了当下关于这一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D.材料三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网络文学创作主体与传统文学作家的区别,进而得出结论。
4.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是否等同于“家乡”,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述网络文学难见作者故乡的身影的原因。
2021-01-06更新 | 18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据国务院扶贫办介绍,2013年至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1660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全国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显示,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在2020年高质量脱贫目标的约束下,出现了大量的扶贫创新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扶贫实践。比如,土地流转、“扶贫车间”、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中国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他认为,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习近平的拳拳为民情:“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2019年10月17日人民网)

材料二:

在精准扶贫的具体方法上,各地都推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法。比如福建、浙江等地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开发的“乡村主题游”与“农家乐”项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旅游扶贫为乡村产业兴旺和农业多功能化提供了方向。

据《印度教徒报》近日报道,中国提出了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计划,这意味着中国剩下的1000多万贫困人口将走上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其中,“红色旅游”起到了助力作用。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年来,一些苗族地区凭借优美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苗族刺绣店已成为游客的必游之地。据马来西亚媒体Star Online报道,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据国家乡村旅游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设在全国25个省(区、市)的101个扶贫监测点(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为4796人,占脱贫人数的30.4%,监测点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123元。在2020年高质量脱贫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各地依托旅游业开展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景象方兴未艾。

(摘编自《旅游扶贫应当有可持续性》,新华社2019年12月23日)

材料三: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中央在此基础上,实行“第一书记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通过以党的领导权威超越行政治理的规范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性,从而为克服各种结构性制约提供了制度和资源供给,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的各种资源迅速投向最为需要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为了准确识别农村贫困人口,中国政府采用了不变的收入标准,同时附加容易识别的非收入性贫困指标,从而从技术的角度解决了识别穷人的方法问题。为了确保建档立卡农户的精准性,中国政府对已识别的建档立卡农户进行了反复的核查,扶贫标准设置在技术上的可识别性以及相应的核查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挤入和漏出,从而确保了真正穷人的覆盖度。

同时,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分类并做出了“五个一批”的具体部署。从扶贫的角度看,分类施策有助于直接瞄准已经发生的贫困问题,从而避免扶贫资源使用的偏离,确保扶贫效果。

(摘编自《扶贫新实践:新阶段的超常规策略》,2019年9月4日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中“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最早由习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材料一的数据表明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它使全球贸易和收入都呈增长趋势。
B.国外多家媒体的报道都证明:在扶贫工作中,旅游业因其良好的发展潜力,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
C.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精准扶贫是当前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
D.精准扶贫的目标要求不能落下一个人,中国政府通过改进识别技术和使用核查机制的方式来确认扶贫对象,从而确保了真正穷人的覆盖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把资源投向最为需要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
B.中国减贫模式与经验,可以作为其他国家脱贫的范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
C.中国不断探索和创新减贫方法,精准减贫方略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D.中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非常重大的成就,中国2020年将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3.近年来我国的扶贫实践有哪些举措?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
2020-06-22更新 | 6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材料一: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出现了“韧性城市”这一概念,倡导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在当前学术和社会语境下,灾害可以涵盖自然灾害、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和健康(如疫情)等维度。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对城市韧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城市如何在日益增长且变幻莫测的风险和挑战中正常运行并保持韧性这一议题,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一方面,疫情的出现,给当下城市空间的定义与使用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历史上,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重塑城市和社会,并间接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及其演进。疫情期间,城市服务与供给模式发生了全面的线上化转变,城市居住、就业、游憩与交通等空间的功能形态与使用模式均面临重新定义。

另一方面,新兴技术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城市空间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社区管理和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一系列泛智慧城市技术的检验。新兴技术最终为各级治理者的高效精准治理、医疗工作者的药物研发和病情诊断、公司企业的远程运维以及公众群体的积极参与和反馈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大幅减少了城市各方面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进而在平灾结合、城市空间的弹性与健康使用、脆弱地区或人群的监测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从多维度提升城市(空间)的韧性。

(摘编自 龙瀛《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6日)

材料二:

【注】r--开发,K--保护,Ω--释放,a--重组。

基于韧性思维的规划和灾害管理,将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划分为开发、保护、释放、重组四个阶段,即需要持续的、系统的、协调的周期循环变化过程。城市韧性系统不断经历功能正常运作、状态缓慢变化、系统相对稳定以及较短的混沌变化时期,在应对损耗的过程中又能抵御冲击并恢复稳定,向新的平衡状态过渡。

(摘编自 山形与志树等编著,曹琦等译《韧性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三:

安全风险评估管控,是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重要环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通讯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风险评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从而利于防止小风险演变成大风险、防止单一风险演变成综合性风险、防部的风险演变成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风险等,从而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隐患的精准治理和源头治理。

空间的精准安全,是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指出,城市拥有各种公共空间,社会单位有其专属空间,每一个人或家庭有各自私密空间等。若尽量做到这几类空间的精准安全,整座城市的安全韧性会随之提高。而追求空间的精准安全最有效的着力点和最佳途径就是科技创新,科技支撑精准安全,创新引领精准安全。

无论是推进安全风险评估管控还是追求城市空间的精准安全,这些都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其它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和应用,拥有过硬的技术“武器”,才能以此应对一切具有不确定性的突发事件,尤其是特大灾害等危机事件。因此,安全与应急事业的发展应该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安全韧性的前沿理念为先导,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编制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构建出智慧安全韧性城市,促进全社会安全发展。

(摘编自《科技支撑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中国应急管理》2020年10期)

材料四:

城市是人与环境紧密相连的社会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的互动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是韧性概念的核心。以韧性规划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应该清晰认识到这些相互作用,并将“以人为本”置于规划工作和活动的中心。参与协同是整个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灾前、灾中还是灾后。参与协同的主体应尽可能多地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并在规划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公众参与和公民协同管理在提高社会实践和改善社会资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城市恢复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参与协同在促进社区行动和共同实践方面也很重要。公民应认识到实现城市韧性可能需要加强所有家庭和社区成员的参与度,还需要整个社区联动。

加强社交网络是城市韧性建设的首要之选。地方认同感是城市韧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社交网络的形成、维护和增长至关重要。通过增强信任感和互惠感,激励人们的集体行动,促进社区技能和资源的汇集等增强地方认同感的手段,能够提高城市韧性和加强社交网络关系。地方认同感不仅能提高家庭采取预防潜在危害的准备措施的意愿,还能使有凝聚力的社区在危害前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应对能力。

(摘编自 山形与志树等编著,曹琦等译《韧性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中“韧性城市”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韧性城市符合疫情背景之下城市发展的需求,是指城市能有效应对自然害、社会重大影响事件等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B.韧性城市呈现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生态系统,应具备城市系统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开发、保护、释放、重组的周期循环中向新的平衡状态过渡。
C.韧性城市的基础是空间的精准安全,其最佳途径就是科技创新,如果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就能编制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
D.韧性城市的建设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协同,加强社交网络,提高地方认同感,使有凝聚力的社区在危害面前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应对能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的出现给当下城市空间的定义与使用带来巨大冲击与影响,重塑了城市和社会,使我国各城市的服务与供给模式实现了全面线上化。
B.城市的建设从开发阶段到保护阶段的过渡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变化缓慢,城市系统的潜力和连通性最弱,且系统是相对可预测的。
C.社交网络的形成、维护和增长是城市性建设的首要之选,群体中的人们只要集体行动,那么在危害前就能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应对能力。
D.要想将韧性规划融入城市的建设中,有效应对各类灾害,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管理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浙江大学韧性城市研究中心提出城市“韧性”体现在四个维度,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城市“韧性”的其他两个维度并简要解释。

2021-03-02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