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其他南北朝作家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107453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畅,字少微,吴郡吴人,吴兴太守邵兄子也。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起家为太守徐佩之主簿,佩之被诛,畅驰出奔赴,制服尽哀,为论者所美。弟牧尝为犬猘所伤,医云宜食虾蟆脍,牧甚难之,畅含笑先尝,牧因此乃食,创亦即愈。世祖镇彭城,畅为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元嘉二十七年,索虏拓跋焘南侵,太尉江夏王义恭总统诸军,出镇彭、泗。时焘亲率大众,已至萧城,去彭城十数里。彭城众力虽多,而军食不足,义恭欲弃彭城南归,计议弥日不定。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建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媛直趋历城;分兵配护军萧思话留守。太尉长史何勖不同,欲席卷奔郁州,自海道还京都。义恭去意已判,唯二议未决,更集群僚谋之。众咸惶扰,莫有异议。畅曰:“若历城、郁州有可致之理,下官敢不高赞,今城内乏食,百姓咸有走情,但以关扃严固,欲去莫从耳。若一旦动脚,则各自散走,欲至所在,何由可得。今军食虽寡,朝夕犹未窘罄,量其欲尽,临时更为诸宜,岂有舍万安之术,而就危亡之道。若此计必用,下官请以颈血汗公马蹄!”世祖既闻畅议,谓义恭曰:“阿父既为总统,去留非所敢干。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畅言既坚,世祖又赞成其议,义恭乃止。太祖闻畅屡有正议,甚嘉之。孝建二年,出为会稽太守。大明元年,卒官,时年五十,谥宣子。

(摘编自《宋书·卷五十九》)


【注】①猘犬:疯狗。“猘”读“zhì”。②世祖:南朝宋孝武皇帝刘骏,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元嘉二十五年调任安北将军。③索虏:南人对北人的蔑称。④函箱阵:军队行进中的保护性方形阵势。⑤愧恧:惭愧。“恧”读“nǔ”。⑥太祖: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太祖是其庙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B.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C.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D.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
B.总统,军队的统帅,古代指统率武装力量的主帅;近代其意义变成了国家元首。
C.下官,下属官吏,汉代郡国自行征召属吏,属吏对长于自己的官及国主自称臣。
D.孝建,南朝宋孝武皇帝刘骏的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多为两个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畅有情有义,竭诚以待知音。他起家于太守徐佩之的主簿,徐佩之被诛杀,他骑马飞驰前去吊唁,身穿孝服竭尽哀悼,受到谈论者的赞赏。
B.张畅护爱家人,具有长者风范。他的弟弟张牧曾被疯狗咬伤,医生说要吃蛤蟆肉治疗,张牧不敢吃,张畅就先尝了一下;张牧吃后,伤口痊愈。
C.张畅审时度势,决策正确果断,他与宋世祖镇守彭城时,面对太尉刘义恭临阵撤离的打算,他直陈撤离之弊,旗帜鲜明地表示坚守城池的决心。
D.张畅屡有正议,得到太祖赏识。张畅多次提出正确的建议,传到宋太祖耳中,每每得到宋太祖的认可与褒奖,并于孝建二年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恭去意已判,唯二议未决,更集群僚谋之。
2)若一旦动脚,则各自散走,欲至所在,何由可得!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渊明传
萧 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抑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全梁文》,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文 属:写作
B.道济以粱肉 馈:馈赠
C.贵贱之者 造:建造
D.弘欲延之坐 邀:邀请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陶渊明“真率”的一项是( )
①我醉欲眠,卿可去
②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③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④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⑤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
⑥征著作郎,不就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B.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C.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代就有高雅的志趣,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他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得到了时人的高度赞扬。
B.陶渊明不喜欢为官。曾做过州祭酒,但时间不长就辞职回家了;州里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他也不去。
C.陶渊明喜欢喝酒。官府的公田他让人都种上黏黄米,在妻子和儿女的坚持下才种了一些其他粮食。
D.陶渊明为人天真直率。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他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他要睡觉,别人可以走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2017-11-22更新 | 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文段二: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
B.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
C.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
D.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朔,晦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B.春秋,有如下几个含义:一年,四季;年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曰《春秋》。文中指年龄。
C.金紫,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饰,因亦用以指代贵官。
D.谥号,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B.宗悫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C.宗悫廉洁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D.宗悫仁爱宽容。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用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4.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
2020-12-04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悛,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初辟从事。随父勔征竟陵王诞于广陵,以功拜驸马都尉。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郡南江古堤,久废不缉。悛修治未毕,而江水忽至,百姓弃役奔走,悛亲率厉之,于是乃立。明帝崩,表奔赴,敕带郡还都。吏民送者数千人,悛人人执手,系以涕泣,百姓感之,赠送甚厚。桂阳难,加宁朔将军,助守石头。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持丧墓侧,冬月不衣絮。太祖书譬悛曰:“承至性毁瘵,转之危虑,深以酸怛。终哀全生,先王明轨,岂有去缣纩,撤温席,以此悲号,得终其孝性邪?当深顾往旨,少自抑勉。”太祖辅政,有意欲铸钱,以禅让之际,未及施行。永明八年,悛启世祖曰:“南广郡界蒙山下,有城名蒙城,可二顷地,有烧炉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二丈并居宅处犹存。邓通,南安人,汉文帝赐严道县铜山铸钱,今蒙山乃故秦之严道地,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近唤蒙山獠出,云‘甚可经略'。此议若立,润利无极。”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改授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如故。卫送山陵,卒,年六十一。太常,常侍、都尉如故。谥曰敬。

(《南齐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B.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C.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D.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也称为“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一种仪式上命名的称呼,供社会呼唤。
B.从事,官名,自汉代始,三公、州郡长官皆自征召僚属,多以“从事”称之。
C.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人,“禅”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D.赠,也称“追赠”“追晋”,指古时在有贡献的官员临终时皇帝为其加封官职或爵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悛关注民生,身先士卒。郡城南江古堤久废,他组织百姓修缮,施工期间江水忽至,百姓弃工逃跑,他亲自上堤督阵,修好了堤坝。
B.刘俊极尽孝道用心守丧。其父亲战死后,他在坟墓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服。太祖写信劝慰他,要他多顾今后,稍微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
C.刘悛治政有方,百姓爱戴。明帝驾崩,他带着郡印返回都城,数千百姓来送行。老百姓赠送给他丰盛的物品,他为之感动得流下眼泪。
D.刘悛心系国家,钱盈国库。他在蜀州发现了铜山,向皇帝启奏下令采铜铸钱。皇帝听其建议,派使臣进蜀铸得铜钱一千余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
(2)今蒙山乃故秦之严道地,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
2019-04-30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