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1085011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伯温,李守贤之从兄也。长兄惟则,怀远大将军、平阳征行万户;次伯通。岁甲戌,锦州张致叛,国王木华黎命击之,大战城北,伯通死焉。伯温行平阳元帅府事,镇青龙堡,专任东征。知平阳已陷,弟守忠被执,选骁勇拒守,久之,金人尽锐来攻,守卒夜多遁去,李成开水门导敌入,伯温登堞楼,谓左右曰:“吾兄弟仗节拥麾,受方面之寄,当以死报国。吾弟已被执,我不可再辱,汝等宜自逃生。”士卒皆犹豫不忍去,伯温即拔剑杀家属,投井中,以刃植柱,刺心而死。金人登楼,见伯温抱柱如生,无不嗟叹。

弟守正,自幼时尝质于木华黎,后为平阳守,活俘虏甚众,以功授银青荣禄大夫、河东南路兵马都元帅。岁庚寅,上党、晋阳合兵攻汾州,将陷,守正以义赴援,众寡不敌。别遣老弱百人,曳薪扬尘,多张旗帜,敌惧,遂解去。汾人持牛酒迎犒者,道不绝,且泣谢曰:“幸公完是州,德甚大,愿奉是州以从。”关中兵屯吉州,酋领杨铁枪以数千人叛,守正出兵擒之。轩成据隰州,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大帅以其兄守忠代之。

守忠官至银青荣禄大夫、河东南路兵马都元帅,兼知平阳府事。壬午冬,平阳公胡景山以青龙堡降。尝从攻益都,北还,军将彭智孙乘间据义州叛,守忠闻之,长驱抵城下,力战,复之。丁亥夏四月,金纥石烈真袭击平阳行营招讨使权国王按察儿于洪洞,守忠出援之,会于高梁,师溃入城。平阳副帅夹谷常德潜献东门以纳金兵,城遂陷。金人执守忠至汴,诱以高爵,使降,守忠骂之,语恶,金人怒,置守忠铁笼中,火炙死。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B.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C.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D.守正往/击之中矢/伤足/及归疮甚/会金人完颜合达攻平阳守正/裹疮战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户,世袭军职,金初设,元相沿,总领于中央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
B.堞楼,即城楼;堞,古代城墙之上形如齿状的矮墙,作战时可抵挡敌人的矢石攻击。
C.河东,古地名,因在淮河以东而得名;秦汉于此设郡,唐置道,宋置路,皆称河东。
D.行营,是指出征时的军营,亦指军事长官的驻地办事处;还指巡视军营、往来营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伯温体恤部下,刚烈勇毅。青龙堡失守后,李伯温知道大势已去,他让部下各自逃生,在杀死家属后自杀殉国。
B.李守正为人侠义,富有智谋。在汾州保卫战中,守正派兵驰援,以寡敌众,虽然退敌,却终因伤势过重而不幸身亡。
C.李守忠多有战功,视死如归。李守忠在出兵支援洪洞的战斗中兵败被俘,他拒绝金人利诱,直面酷刑,惨烈而死。
D.李家人赤胆忠心,满门忠烈。李氏家族,不乏国家的栋梁之才,伯通、伯温、守忠、守正都为国捐躯,可歌可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别遣老弱百人,曳薪扬尘,多张旗帜,敌惧,遂解去。
⑵军将彭智孙乘间据义州叛,守忠闻之,长驱抵城下,力战,复之。
5.李伯温为什么先杀家属又自杀而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挺,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
       癸丑,世祖在潜邸,受京兆分地,闻挺名,遣使征至盐州。入对称旨,字而不名。间陪宴语,因曰:“挺来时,李璮城朐山,东平当馈米万石。东平至朐山,率十石致一石,且车淖于雨,必后期,后期罪死。请输沂州,使璮军取食,便。”世祖曰:“爱民如此,忍不卿从。”杨惟中宣抚关中,挺郎中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期月,民乃安。诛一大猾,群吏咸惧。且请减关中常赋之半。明年,惟中罢,廉希宪来代,升挺为宣抚副使。
戊午,挺还东平。宪宗亲征蜀,世祖将趋鄂、汉,军于小濮,召问军事。宪宗,世祖北还,道遣张文谦与挺计事。挺曰:“军中当严符信,以防奸诈。”文谦急追及言之。世祖大悟,速遣使至军立约。召挺北上至开平,挺与廉希宪密赞大计。
        世祖即位,以廉希宪及挺宣抚陕、蜀。中统元年夏五月,至京兆。年,进参知政事。宋将刘整以沪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戒,挺尽奏而释之。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惧诛,以借兵完城事讼挺与希宪于朝。帝召挺便殿,问曰:“卿在关中、怀孟,两著治效,而毁言日至,岂同寅有沮卿者耶?抑位高而志怠耶?”挺对曰:“臣在秦三年,多过,其或从权以应变者有之。若功成以归己,事败分咎于人,臣必不敢,请就戮。”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因叹曰:“挺有功如是,犹自言有罪,若此,谁复为朕戮力耶!”

(选自《元史•商挺传》有删改)


【注】①潜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B.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 务农薄税
C.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D.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古代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而把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C.“宪宗崩”中的“崩”是死的意思。也可以用作诸侯的死亡,等同于“薨”。
D.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我国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法,如文中的“癸丑”“戊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挺有才能,重视办学。商挺曾被东平的严实聘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辅助继承父亲爵位的严忠济兴办学校。
B.商挺深受元世祖喜爱。他被征召到盐州时,对答很合元世祖心意,世祖称他字而不呼他的名。
C.商挺关爱百姓,打击奸猾官吏。在关中担任郎中时,他不但杀了最奸猾的官吏,还请求朝廷将关中的赋税减一半。
D.商挺头脑机敏,有预见性。在回京途中,商挺多次和元世祖讨论应对时局变化的对策,商挺建议严格管理军中符印。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将刘整以沪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戒,挺尽奏而释之。
②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
2017-03-31更新 | 5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忽木,字用臣。资禀英特,进止详雅,世祖奇之,师事太子赞善王恂。恂从北征,乃受学于国子祭酒许衡。览诸经,日记数千言,衡每称之,以为有公辅器。十五年,出为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帝遣通事脱虎脱护送西僧往作佛事,还过真定,棰驿吏几死,诉之按察使,不敢问。不忽木受其状,以僧下狱。脱虎脱直欲出僧,辞气倔强,不忽木令去其冠庭下,责以不职。脱虎脱逃归以闻,帝曰:“不忽木素刚正,必尔辈犯法故也。”继而燕南奏至,帝曰:“我固知之。”十九年,升提刑按察使。

二十四年,右丞相桑哥奏立尚书省,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不忽木争之不得,桑哥深忌之,尝指不忽木谓其妻曰:“他日籍我家者此人也。”因其退食,责以不坐曹理务,欲加之罪,遂以疾免。车驾还自上都,其弟野礼审班侍坐辇中,帝曰:“汝兄必以某日来迎。”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二十八年春,帝猎柳林,彻里等劾奏桑哥罪状,帝召问不忽木,具以实对。帝大惊,乃决意诛之。罢尚书省,复以六部归于中书,欲用不忽木为丞相,固辞。帝曰:“朕昔听桑哥,致天下不安,今虽悔之,已无及矣。朕识卿幼时,使卿从学,欲备今日之用,勿让也。”不忽木曰:“朝廷勋旧,位居臣右者尚多,今不次用臣,无以服从。”帝曰:“然则孰可?”对曰:“太子詹事完泽可。向者籍没阿合马家,其赂遗近臣,皆有簿籍,唯无完泽名;又尝言桑哥为相,必败国事,今果如其言,是以知其可也。”乃拜完泽右丞相,不忽木平章政事。大德三年,于官,年四十六,谥文贞。

(节选自《元史·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B.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C.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D.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太宗、高宗等。
B.国子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C.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如:帝辇、凤辇。
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古代帝王死日崩,有爵位的大官死日薨。
3.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忽木天资聪颖,博闻强识。曾先后师从太子赞善王恂、国子祭酒许衡。许衡常常称赞不忽木,认为日后其能成为王公辅相之人。
B.不忽木廉正守职,执法公允。西僧横行无法,差一点将驿吏鞭打致死,不忽木毅然接受连按察使都不愿受理的案子,惩处了作恶者。
C.不忽木不畏权臣、险遭报复。不忽木为被桑哥诬告杀害的杨居宽和郭佑辩护,因此得罪了右丞相桑哥。桑哥想加罪于不忽木,不忽木因患病而免遭加罪、报复。
D.不忽木淡泊名利,让位于人。元世祖欲用不忽木为丞相,但是不忽木决然辞让,力荐完泽,世祖最终采纳了不忽木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辞气倔强,不忽木令去其冠庭下,责以不职。
(2)朝廷勋旧,位居臣右者尚多,今不次用臣,无以服众。
2019-03-05更新 | 22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卜天璋,字君球,洛阳人。动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

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黄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渡。国宝从之,遂以无事。 河南按察副使程思廉其贤,辟为宪使,声闻益著。

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之。帅服,田竟归民。武宗时,迁宗正府郎中。 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丞相悟止。 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尚书省臣得罪,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问今何官,天璋对曰:“臣待罪刑部郎中。”复问谁所荐者,对曰,“臣不才,误蒙用。”帝曰:“先朝以谢仲和为尚书,卿为郎中,皆联荐也。汝宜奉职勿息!”即中书刑部印章付之。既视事,入觐,赐酒隆福宫,及锦衣三袭。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府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弥。升浙江廉访副使,到任阅月,以更田制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

饶独无有,省臣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得请而后赈,民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 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

至顺二年卒,谥“正献”。

(节选自《元史·卜天璋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南按察副使程思廉其贤                 察:察知
B.省檄天璋往                                 决:决断
C.臣不才,误蒙                              擢:费赏
D.必得请而后赈                                 俟:等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丞相悟                                                    源不深望流之远
B.问今何官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C.即中书刑部印章付之                                   吾一日长乎尔
D.民死矣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B.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C.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D.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卜天璋是洛阳人,幼年时很聪颖,长大后缺少正直的气概。但卜天璋研读书史,懂得成败大体。
B.至元年间,黄河以北的数万饥民要南渡,卜天璋采纳张国宝的建议没有阻止,饥民就没有闹事。
C.武宗时,有人告发有诸侯王图谋不轨,卜天璋受命审理案件,处置得当,获得三套锦衣的赏赐。
D.皇庆时期,属县发生饥荒,卜天璋不顾反对,开仓济粮,表现出“临事无所顾虑”的担当精神。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
(2)天璋为归德府知府,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
2021-07-11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