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110130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己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材料三: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德勤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形成多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
D.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存在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居民信息壁垒等多种风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D.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乏城市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
3.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9·安徽·一模 查看更多[18]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韩非子认为,“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问辩》),这一“功用”便是法治,利于法治则大力提倡,反之则坚决反对。表现在语言运用上,法家要求语言必须毫不含糊地表达法律之意,不能留下艺术般的想象空间和因人而异的主观意会。因而在行文中,韩非子使用了大量的限定副词“必”和否定副词“未”“勿”“毋”等,一方面极为肯定,必须如此,一方面彻底否定,完全没有,语气十分果决。《韩非子》现存55篇,有540处用到“必”字,其中528次均为此用法。如《爱臣》:“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大贵,必易主位……”为了表达必须制止的意思,有时运用否定式祈使句,形成“不使”“不令”或“必……,不(不能,毋)……”的句式,这使得《韩非子》充满居高临下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意味。

法治讲究齐一,因而韩非子反对“辩言”。他在《五蠹》中所列的危害国家法治的五种人中将学者和“言谈者”列在前二位。他认为这些人扰乱了国家的秩序,败坏了国家的风俗,是乱之征。在《显学》篇中,他还举例说明放任辩论给国家带来的损害:“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他认为不同观点的论辩,是思想的不一致造成的,而维护己说,有时必然强词夺理,容易带来思想的混乱,造成“言无定术,行无常议”的局面。这与讲究齐一的法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他主张言意为一,方法一定,说者一言,听者一律。

韩非子认为文饰是一种恶习,常常是为投对方所好而进行的矫情之举,他称这种话叫“饰言”,称这种事“饰行”。“饰”成为一种伪装,一种矫饰,不能表达真意甚至有意识地隐藏真意,与“齐一”相违背。在韩非子看来,美好之意不需“饰言”,美善之质不必文饰。因而《韩非子》在论述时,往往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二柄》);在行文中,《韩非子》注重事理的推导和因果的总结,多用“故”“是故”“是以”之类的词语;在句式上,多短句,且多以排比的形式言之。

法治讲究接受,只有让民众知晓,才能够达到依法治理的目的,因而韩非子主张语言要明白晓畅。要达到明白晓畅,仅用简约流畅的语言和严谨明晰的推论是不够的,在《韩非子》中,寓言是重要且有效的手段。《韩非子》是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全书有300余则寓言从内容上说,有的是历史故事,如“和氏之璧”,有的是现实传说,如“郑人买履”;从形式上说,大都短小精悍,有的是一则寓言明一个事理,有的是几则寓言共示一意。但不管取材于何种内容,采用何种形式,《韩非子》寓言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其意义有明确的指向性。他寓言中的言与意、事与理均构成一对一的直接联系,题旨单纯明确。

《韩非子》的词语运用、句式构成、寓言形式等话语方式,具有不容置疑、果决直接、明白晓畅等特点,这些是构成《韩非子》文章冷峻富赡风格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又无疑都取决于《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摘编自张庆利《韩非论法的话语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认为,在表述法律的意思时,运用语言必须毫不含糊,不能留下任何艺术般的想象空间和因人而异的主观意会。
B.韩非子行文,语气十分果决,要么极为肯定,必须如此,要么彻底否定,完全没有,因而他多用“必”“勿”等副词。
C.在表达必须制止的意思时,《韩非子》都采用否定的祈使句式,充满居高临下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意味。
D.韩非子反对辩言,认为放任辩论会给国家带来损害,主张言意为一,方法一定,说者一言,听者一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非子之所以认为学者和“言谈者”是对国家法治危害最大的两种人,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人长于论辩,有时还强词夺理,会带来思想混乱,影响法治的齐一。
B.韩非子认为,美好的意思、美善的本质根本不需要“饰”,凡文饰均不能表达真意,与法治讲究齐一的精神是完全违背的,论述就应该开宗明义、直奔主题。
C.《韩非子》的行文,多用“故”“是故”“是以”之类的词语,在句式上,多用短句和排比句式,这主要是因为韩非子注重事理的推导和因果的总结。
D.《韩非子》大量使用寓言,且寓言中的言与意、事与理均构成一对一的直接联系,就是为了便于民众对法治的知晓和接受,从而达到依法治理的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这些判断本身固然有些太过绝对,但这种彻底否定、完全没有的语气却强调了法治的不容置疑。
B.“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韩非子通过这些历史事实,论述了放任不同观点间的辩论会给国家带来损害。
C.“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此例意在说明《韩非子》毫无文饰的特点。
D.不容置疑、果决直接、明白晓畅等语言特点,构成了《韩非子》文章冷峻富赡的风格,而这些语言特点都是由《韩非子》强调法治的主题所决定的。
2020-04-27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2021-02-04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荒诞”的本义是“走调”“变音”,是用来描述音乐的术语,后来又含有生命的错失、变形等意义。荒诞派认为,世界对人类是有敌意的,人类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制,毫无存在的真正价值。这种“荒诞”观集中映射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精神恐慌和悲观情绪,这种危机感与人生观孕育出西方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不同,往往用一种叛逆的方式来呈现作品。如怪异、麻木,甚至神经质的人格;极其缥缈的剧情设置;捉摸不透的舞台布景;逻辑混乱、诡异,没有实质内容的台词。这些艺术手法正体现了其“荒诞”的特点,也使其冠上了“反传统”“反戏剧”之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根基,主要从无意识领域研究人的心理特点。他认为,艺术本质上也是梦境,潜意识在这里如脱缰的野马般得以释放。20世纪的西方社会,死亡与战争席卷一切,人类生活在恐惧与茫然之中,谨慎、不安全感使得人性受到巨大压抑,本能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必然会产生心灵的畸变。作家内心对于世界的不满与困惑全都倾注在作品上,特殊的艺术形式也反映了作家特殊的心理状态。从观众接受角度来看,荒诞派戏剧之所以受到人们追捧,在于所处社会时代的观众的心理状态——对资本主义关系的疲倦,对战争的厌恶,对生存意义的茫然。正是因为其触及了审美接受者本身的认知结构,使得这种艺术得以被脑中原有的图式顺应、同化,最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荒诞感的根源是对死亡与毁灭的思考。死亡是人类的最终宿命,是人类需要思考的终极问题。荒诞派戏剧的悲剧性是严肃而深刻的。“荒诞”紧紧包裹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以及人与世界的对立悖论关系,并且伴随着人类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因而呈现为一种人类普遍性的,超时代、超民族的生存处境与生存体验。从这种意义上讲,荒诞就不仅仅是一个文艺与审美的命题,而是涉及人与世界相互对立关系的一个哲学命题,荒诞的本质体现为对世界的一种关系及其结果。

荒诞派戏剧就是要将现实撕毁,并且用一种看似混乱的逻辑重新拼接,完全打破观众的认知结构与世界观,出乎意料所带来的毁灭和冲击是辛辣的。荒诞派戏剧的毁灭性有三重:人物形象及人物行为的毁灭,戏剧情境的毁灭以及世界观的毁灭。毁灭感给观众带来的审美冲击是一个迂回的过程。首先是惊愕,然后是痛苦、绝望。这两层情绪将观众潜意识里的情绪全部呈现出来,使得观众有一种发泄的快感。最后是宽慰,因为戏剧终究是发生在舞台上,当观众回到现实之中,能够得到巨大的安全感,但是心灵受到的强烈撞击感依然还在。故事与现实脱离、语言与灵魂脱离、演员与舞台脱离——荒诞派戏剧形式本身就带有一种浓烈的绝望。它是作家与这个世界无力对抗之后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凝结物。这样的戏剧能够在将观众推向崩溃的边缘后,再使之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这也是悲剧精神最古老的意义

(摘编自徐正《荒诞派戏剧的美学探讨》)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荒诞派发现了人类在世界中毫无存在的真正价值这一真相,这种危机感与人生观孕育出了西方荒诞派戏剧。
B.因为荒诞派戏剧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世界的不满和困惑,又契合了特定时代观众的心理状态,所以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C.荒诞呈现为人类普遍意义上的生存处境与生存体验,是一个哲学命题,其本质体现为对世界的一种关系及其结果。
D.荒诞派戏剧首先给观众在情感上带来的是痛苦甚至绝望,然后使观众回到现实并获得安全感,给予他们一种安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揭示出荒诞派戏剧产生的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动荡不安,另一方面是精神的恐慌和情绪的悲观。
B.文章在论述荒诞派戏剧的相关问题时,考虑全面,既关注到时代、地域等特定因素,又有超越时空限制的思考。
C.文章以冷静客观的剖析为主,但也用到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体现出学术论文写作的形象化要求。
D.文章以荒诞派戏剧为论述对象,介绍其呈现方式,挖掘其心理基础,并探讨了它的美学价值,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诞派戏剧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人的存在无意义的荒诞观,让人们审视自身的存在,这在今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B.荒诞派戏剧中的人物表面上不合常理,精神失调,这说明这类戏剧的创作者心理状态也一定是扭曲、变异而可怕的。
C.荒诞派戏剧《进犯》中努力奋斗却不得志的作家,带着遗憾死去,遗稿铺满整个房间,其毁灭感带来了悲剧色彩。
D.一个和平安定,稳定发展,人们拥有信仰、充满幸福感的社会中,荒诞派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是不会繁荣发展的。
2020-12-10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