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牧(803-853)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9 题号:1107342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阿房宫赋》)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后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

(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 ①薄施尘露:效微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D.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2.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3.下列对《阿房宫赋》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2)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三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四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2.杜牧对于这样雄伟壮观的阿房宫被烧,有着怎样的感慨?
2020-02-14更新 | 1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呜呼!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秦,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的《六国论》)

(乙)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丙)

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弱肉者,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节选自李桢《六国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事:从事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C.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          纾:解除
D.强食而弱肉者,秦无异也          视:与……比较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                  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摈秦
B.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
C.其势弱                                   未有能愈秦者也
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强食弱肉者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借古讽今的典型,甲文着眼于一个“赂”,乙文着眼于一个“奢”。
B.乙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意思相同,第二个和这三个不同。
C.甲文第一段在全文论证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劝谏当朝统治者。
D.丙文中认为秦统一六国是得天助,这是一种天命论思想,这种思想宣扬一切都是天生注定的,是不能靠自己来改变的,充分显示其思想的局限性。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5.用斜线(/)给文中画浪线句子断句
向 使 有 擅 形 便 之 利 如 秦 者 而 又 得 天 助 焉 未 必 不 复 增 一 秦 也 惟 其 终 不 克 为 秦 之 所 为 是 以 卒 自 弱 而 取 夷 灭
2019-01-04更新 | 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李贺集》序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某曰:“必有,亟取火来。”及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杂为四编,凡千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忘弃者,不觉出。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其言。子厚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某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某深推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某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曰:“必有。”       异:不平常的事
B.亟取火来,及          发:拆开
C.不觉出                       涕:眼泪
D.《骚》有感怨            刺:讽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贺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        不出,火
B.盖骚苗裔                                   会于会稽山阴兰亭
C.某夕不果以书道不可                  孰能讥之乎
D.尝授我平生著歌诗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夜半得到好友沈子明来信,请他为李贺诗集撰写序文,杜牧再三推辞后还是答应了好友的要求。
B.杜牧在序言中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李贺诗歌的风格、情态、色泽、意趣等方面作了热情的赞扬。
C.杜牧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成就后,与《离骚》对比,指出了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上的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
D.杜牧认为,李贺诗歌有欠缺,是由于离世过早,如果假以时日,应当有所进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
(2)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
2019-11-2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