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 《明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111688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言,字惟仁、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擢礼科给事中。奸人何渊请建世室。言与廷臣争,不听。言复抗章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宝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薄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太宋千天下正统献帝虽有盛德,非若周文、武创王业也,欲袭世室名,舛矣。如以献帝为自出之帝,是前无相宗;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后无孝、武二帝。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今乃纳渊之说。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今乃佛书之言。臣不知其何谓也。”杨一清召人内阁,言请留之三边。特旨拜张璁兵部侍郎。言以璁贪佞险躁,且新进,未更国家事,请罢璁,并劾吏部尚书廖纪引匪人。同官解一贯等亦谏。皆不纳。有投匿名书御道者,言请即烧之,报可。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哈密事请诛杨廷和、彭泽等,下部议,未覆,而邦奇复诬大学士费宏、石瑶阴庇廷和,词连廷和子主事惇等,将兴大狱。言抗疏曰:“先常晏驾,江彬手握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纵使有罪,犹当十世宥之。今既以奸人言罢其官、戍其长子矣,乃又听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亲戚,诬为蜀党,何意圣明之朝,忽有此事?至宏、瑶乃天子师保之官,百僚之表也。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书奏,帝震怒,并收系言,亲鞫于午门。群臣悉集。言备极五毒,折其一指,卒无挠词。既罢,下五府九九卿议。镇远侯顾仕隆等覆奏邦奇言皆虚妄,帝责仕隆等徇情。然狱亦因是解,谪言宿州判官。御史程启充请还言旧任,不听。稍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坐事再谪知夷陵。言为吏,多著声绩。溧阳、夷陵皆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杨言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
B.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
C.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干天下正统/
D.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君也献皇帝旧为藩王/小宗也/臣也/以臣并君乱/天下大分/以小宗并大宗千/天下正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科给事中,官名,分掌稽核典礼事务,注销礼部、宗人府、理藩院等衙门之文卷。
B.锦衣,即锦衣卫,是历代封建王朝的警卫机构,主要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C.晏驾,即“驾崩” ,指帝王之死。《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D.五毒,指五毒之刑,为中国古代惩罚罪犯所用笞、杖、徒、流、死五种酷刑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言尊奉正统,反对何渊建议。他认为献皇帝虽然有崇高的品德,但不是像周文王、武王那样创立王业的,想承袭宗庙的名分,就会造成错乱。
B.杨言忠心耿耿,经常犯颜直谏。他说皇帝特别降旨拜封的兵部侍郎张璁贪财巧佞、轻薄浮躁,而且是新升的官,没有经历国家大事,请求罢去张璁。
C.杨言铁骨铮铮。虽受刑而不屈。他因杨廷和一案惹怒了皇帝,受到锦衣卫百户王邦奇的审讯,杨言受完五毒之刑,并被折断一指,始终没有屈服。
D.杨言做地方官,有显著声望。他曾先后担任溧阳和夷陵知县,虽为贬职,但他忠于职守,政绩突出,因此,溧阳和夷陵都立祠纪念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廷和密谋行诛,俄顷事定,迎立圣主,此社稷之勋也。
(2)若穷治不已,株连益多,臣窃为国家大体惜也。
5.杨言在奏章里对王邦奇诬告杨廷和之事进行了争辩,请具体说明他是如何逐层展开争辩的。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斩首凡九十级。已,复御之新平。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麕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指挥佥事。以功,进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隶总督为参将。战镇山墩不利,夺俸。寻以功进左,赐蟒袍。偏裨加左都督,自芳始也。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遂却。捷闻,世总旗。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 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隆庆初,或为辛爱谋,以五万骑犯蔚州,诱芳出,而以五万骑袭宣府城,可得志。芳豫伐木环城,寇至不可上,遂解去。子千户。万历七年以疾乞归。又二年卒。

(选自明史《马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
B.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
C.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
D.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可用来指官职变动。由于我国古代贵右贱左,降低官职调动用“左迁”,官职晋升说“右迁”;而越级升迁可以称“超迁”。
B.蟒袍,古代官员的礼服,因衣上绣蟒形而得名,是京剧中帝王将相和后妃的服装;明代,为褒奖官员的功勋,可特赐蟒袍等服饰。
C.荫,庇荫,庇护,指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文中“荫世总旗”“子千户”是说马芳因祖父辈的赫赫战功而受到封赏。
D.乞归,请求辞职回乡之意。古代官吏自请辞职、退职的委婉说法很多,他们往往会找一个借口,常见的有“以年老乞归”“以疾乞归”“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芳有胆有智,受到赏识。十岁时马芳利用放牧时间,自制箭弓练习射术,一箭将老虎射死而解救了俺答,用计逃离北寇回到大同,受到周尚文重用。
B.马芳有勇有谋,率军克敌。马芳率军队奋勇作战,一人斩敌首级九十多,敌骑兵惊退十里;在新平又预测到敌寇将要逃遁,下令紧急追逐,斩敌更多。
C.马芳深谙敌情,预先部署。隆庆初年,辛爱率五万骑兵以侵犯蔚州为名而意在袭击宣府城;马芳早有防备,已预先伐木护城,敌寇不能登城只好退兵。
D.马芳能征善战,屡立战功。马芳先后在怀柔、顺义、威远、新平、镇山墩、马莲堡、蔚州、宣府城等地与敌人交战,屡战屡胜,受到奖赏,加秩升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
(2)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
2021-09-13更新 | 12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熊概,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B.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C.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D.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男子至20岁、女子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字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是供长辈呼唤。
B.“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C.“民”,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署”,办理公务的机关,专署、公署、官署等。在此文中表示兼任官职,在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权”“转”“摄”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按察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熊概逮捕了遇赦的平康,把他连同另外抓捕的几十个豪强恶徒,一并送往京都治罪。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
(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
2021-07-16更新 | 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不报。出按凤阳。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二于驺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


【注】①梃:棍棒。②驺:骑马驾车的随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回回”,历史学概念。“回回”是早期“回纥”“回鹘”的异写或音转。南宋以来,“回回”泛指回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士隆弘治八年乡试中举,和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交往,以学问和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
B.张士隆性情耿直不阿,多次弹劾不法官吏,河东盐运使刘愉贪污、织造宦官史宣滥杀无辜、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利,都因张士隆的弹劾上奏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C.因弹劾廖铠一事,张士隆得罪了钱宁,钱宁趁着张士隆调查薛凤鸣案的机会,让薛凤鸣的女儿状告张士隆审案不公,张士隆被下诏狱并贬官。
D.世宗即位后,张士隆官复原职,并出任陕西副使,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如肃清盗匪、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022-05-25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