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118205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标题“从军行”中的“行”字表示王维的这首诗是“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
B.本诗气势豪迈而悲壮,描写了一场发生在边陲的战斗,是边塞诗人王维的代表作。
C.从“动”“起”“渡”到“战”“系”“归”,可见全诗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描写的。
D.一个“乱”字,概括了双方即将投入战斗时紧张忙碌、笳鸣马嘶、嘈杂一片的情景。
2.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哪些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②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③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④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⑤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
B.颔联以数字的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路途之艰难。
C.颈联实写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
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E.纪晓岚“一片神骨,不必凡马空多肉”的评价道出了此诗飘逸明丽的特点。
2.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广受后世称道,请从两个角度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2019-03-01更新 | 5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裴十迪

王维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注】①指还归时需要带的手杖等行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点明写作缘由,“日夕”语出陶潜诗“山气日夕佳”,夕阳西下,风景独好,诗人情不自禁想邀朋友一起赋诗。
B.三、四句着“望”“支”二字,写出诗人观景之姿态:“澹然”一词则显现出诗人观景之心情。
C.五、六句写春风轻拂,惊醒百草,篱笆之中,兰蔻丛生。两句以静写动,赋予春景以生机活力。
D.七、八句写诗人在融融的日光照暖春舍时,信步出户,走家串户,来到田家那儿闲聊,说明诗人已经完全融入田园生活。
E.这首诗语言清新素雅,朴实醇厚,写景真切自然,融情于景,表现诗人醉心自然,乐归田园的情怀。
2.苏轼以“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来评价王维诗的特点,本诗描绘了几幅画面?请概括并分析。
2021-09-16更新 | 10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渔浦潭

唐 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注释:①流沫:浪花。②豁:敞亮。

1.以下古代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A.《古诗源》B.《古诗十九首》
C.《唐宋词举要》D.《唐人近体诗选》
2.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雄深刚健B.纤巧秾丽C.高古淡远D.清新生动
3.诗歌围绕诗题中“早”字构思 极具匠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2023-04-02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