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12229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林蔚秀,清溪湛湛,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香。白鹿洞最早因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豢养白鹿而得名。1179 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江西为官时曾造访书院,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深感惋惜,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

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但他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拨田产,苦心经营。鹅湖书院“朱陆之辩”后,朱熹还曾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并请人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李宁宁教授评价道:“《揭示》是对儒家精神和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

如今,在书院的朱子祠中依然可见清乾隆年间《白鹿洞书院教条》(即《白鹿洞书院揭示》)碑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为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此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为接物之要。”言简意赅的书院学规,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

《揭示》是白鹿洞书院的灵魂,是后世学校教育的参考榜样。在五条要求中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终南捷径’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白鹿洞书院研究员闵正国表示。

《揭示》不仅在中国书院发展中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整个东亚儒文化圈中,白鹿洞书院传承与彰显的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是一国之财富,更是可供其它国家共同分享的富矿。至今在日本与韩国的乡校,仍有悬挂和集体吟诵《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活动。日本兴让馆山长,每天早上召集生徒一同齐诵《揭示》,申明义理,已成为兴让馆的传统。”李宁宁介绍说。

“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育思想的认可和广泛传播,彰显出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进入 21 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强化道德建设等方面为全球提供重要启示和解决路径。“国学应当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支撑,而书院的新角色应为‘国学’的道场。”李宁宁说道,“这不是唯我独尊的文化自大和文化独白,而是要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教育精神和教育格局,提供有益的经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创建和涵养儒学乃至传统文化新面貌和新境界。”

(节选自宋子节《<白鹿洞书院揭示>—— 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造访白鹿书院时感慨书院昔盛今衰,经请示批准后修复书院,自任洞主,苦心经营。
B.朱熹曾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并请人将陆九渊的论述镌刻入石以铭记此事。
C.书院学规言简意赅,不仅凝聚了儒家教育的指导方针,而且明确了书院教育的价值旨归。
D.《揭示》中一些思想在海外广受欢迎,彰显了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景物描写,既实写山中所见,又暗指书院历经百年不衰,同时避免语言枯燥抽象。
B.《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涉及了德育、为学、修身等五方面要点,分条清晰,彼此并列。
C.文章善用引言论证,既有史料引用,又有今人评价,所有“引用”均为论证观点服务。
D.《揭示》魅力恒久,惠及古今中外,文章从由来、内容、意义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介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揭示》出现才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说明此前并无书院教育。
B.《揭示》重“明人伦”,不重视学问,五条要求有四条涉及为人处世,一条谈及做学问。
C.进入21世纪,国学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支撑,那么书院就应该成为“国学”的道场。
D.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展现出了时代的风采与魅力。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挂枝儿,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它的全盛时代在明清,可它的历史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它虽然发源于吴地的水上人家,可从陆机的《吴趋行》和谢灵运的《会吟行》来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称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它不仅以清丽委婉的吴音引人入胜,还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
同其他民族一祥,汉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唐代的踏歌,能在长安街上连唱带跳三天不息,这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很生动的描写。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改变。宋时,汉唐社会张扬的时代个性逐渐消失,人们从喜好劲歌狂舞而变得只能浅吟低唱。这种改变首先是因为理学兴起之后,崇天理、灭人欲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钳制。与此同时,宗族规章制度的完备,对人们的行为又加强了约束。另外,戏曲的兴起,艺术形式的更新,人们兴趣的转移,对此也不无影响。不过,醉心歌舞的盛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人们宣泄情感的音乐,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间积蓄、流传。在江南一带,就孕育出许多艺术精品。众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从这里发源。享誉世界的十大金曲,有两首在中国,这就是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这两首金曲都产生在江南,它们在江南真是家弦户诵。
吴歌大多为情歌。万历时期的挂枝儿,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倾诉私情的,其中尤以表达女性的情爱为最,表现出女性挣脱枷锁的强烈冲动。明朝是提倡妇女守节最严酷的时代,然而就在这禁锢最严的时期,从吴歌中迸发出女性要求自主择偶的别样声浪。这些女性不畏众议,不为利诱,敢于走出家门,出了事自己承担。在吴歌里,被封建礼教长期压抑的人性,终于喷薄而出,就连深锁寺院的尼姑、高龄的老妇,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韪,为争取爱情亡命献身,这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吴歌的形式传播于乡间里巷,为妇孺童叟津津乐道。这说明民间社会并不都受统治阶级意识的控制,理学家灭人欲的思想在这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情喻事,是明清之际的时尚,吴歌中的一些情歌亦是如此。它们以情为由头,或抨击时政,或把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万历王朝的首辅沈一贯曾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这种民间的异端言行,是对封建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   
可以说,正是这一腔充满质朴人生感受的吴歌,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哺育了明清之际的异端思潮,显示了人文意识的觉醒。
(摘编自刘志琴的《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歌产生的时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它流传到明清时代时进入全盛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
B.产生于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不仅在当地家弦户诵,即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钳制和完备的宗族规章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汉唐张扬的时代个性在宋代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D.“吴蔡讴”清丽委婉,听起来引人入胜,于是,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
2.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源于吴地水上人家的渔娘曲“吴蔡讴”,一旦被改编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应该就不再具有原生吴歌的特点。
B.汉族本来同其他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但从宋代开始,人们不能再像以前劲歌狂舞了,汉族的歌舞才能逐渐不如民族了。
C.明代那些以大胆追求爱情为内容的吴歌被传播于乡间里巷并受到热烈欢迎,这说明民间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并不完全相同。
D.明清之际那些以情喻世的吴歌,作为不同于统治阶层的异端言行,对封建统治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必然会构成一些威胁。
3.3.联系文本,谈谈吴歌的价值和意义。
2016-11-18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不是一个“隐逸”就能够概括的

张炜

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从此给陶渊明贴上了“隐逸诗人”始祖的标签。钟嵘认为这是对陶渊明的一个很高的评价,却无意间将诗人推向了符号化概念化的过程。人们一想到陶渊明,就会想到一个由僮仆搀扶的、摇摇晃晃的、舒袍广袖的中老年人,就像一个富贵的乡间员外。

如果这个诗人是一个枯槁的形象,时而忧心忡忡,还有呻吟有病痛,要忍受饥饿等等,那就有些麻烦。一般人都要躲开他,所谓的“不稀待见”。在心理距离上,人们或许不愿和当年的诗人挨得太近,也就是不愿和真实挨得太近。用各种方法对自己对他人实行鲁迅所说的“瞒”和“骗”,已经是人生的一种习惯性动作。

陶渊明何止是“隐逸”?仅仅是“隐逸”,仅仅是逃离,这好像并不少见也并不难为。但是陶渊明的离开,包括整个的人生内容,却实在包含了更多的、需要仔细辨析的元素。陶渊明不是一个“隐逸”就能够概括的。一再强调这个概念,就会把一种特征和一种色彩披挂在这位丰富饱满、复杂的诗人身上,用普遍的误解将其笼罩起来。

一个人在某个群体、机构、体制里生活,有可能不尽如意,这时也许面临着剥离的机会,走开从来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问题是当他一旦初尝群体或体制的甜味,也就很难忘记,不忍放弃,再也不易离开。即便离开,其行为所包含的内容、所投向的某种生活主题,与其他离开者也还会有一些本质的不同。离开是困难的,但仅仅离开还是不够,重要的还要看离开了之后在做些什么,实现了怎样的人生,抵达了怎样的境界与高度。

我们仅仅从陶渊明的外部行为、生活路径上,将其命名为“隐逸”,或看成不得已的逃离者、一个知趣的失败者,再进一步,看成一个在困厄中寻求个人生活并获得了一份特异收获的人。这些看法未能把诗人还原到真实当中。事实上,陶渊明同我们概念中的那种“隐逸”,更有那明朗温煦的诗风所描绘的景致,常常是背道而驰的。

事实上陶渊明并不是归入了一片田园就此安居下来,而是不再停步越走越远,渐渐进入一个令人惊讶的、有些陌生的个人世界里去了。这个世界也许远不如幻想中的那个“桃花源”好,不全是温暖明亮景色宜人,而是凄凉与温情并存、风雨交织阴晴互替的世界。那个明媚的“桃花源”是陶渊明从心底深处创造出来的,却让他用尽一生去寻找。诗人一度认为离那个神奇的世界很近了,但最后却发现它还在远处,还是止于想象和幻觉。

我们一般人先是认同了那个世界的真实存在,然后又去那个世界里寻找诗人,当然是不能如愿的。那个世界只在诗人的梦想里,它远之又远,高在云端,甚至在更加无测的苍茫之后。

(本文摘自《陶渊明的遗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隐逸诗人”的标签,最早是钟嵘在《诗品》中定义的,一直沿用到现在。
B.文学作品中的陶渊明,是一个由僮仆搀扶的、摇摇晃晃的、舒袍广袖的中老年人。
C.因为陶渊明枯槁的形象,所以在他生活的时代,人们都要躲开他,不和他挨得太近。
D.真实生活中的陶渊明,具有与那明朗温煦的诗风所描绘的景致完全不同的生存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陶渊明的“隐逸诗人”的名字写起,先摆出人们误解陶渊明的起因。
B.文章以一个假设的中的陶渊明的形象示人,揭示“隐逸诗人之宗”的说法的错误性。
C.第四段对从体制内初尝了甜味后而离开的论述,点出了陶渊明离开官场的艰难性。
D.文章告诉我们,陶渊明只是一生都在追求“隐逸”,而并非他生活在“隐逸”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年以来,因为“隐逸”这个词,使得陶渊明这位丰富饱满、复杂的诗人,一直被普遍的误解所笼罩。
B.我们把陶渊明看成一个在困厄中寻求个人生活并获得了一份特异收获的人想法与历史的真实情况是相悖的。
C.陶渊明穷其一生寻找“桃花源”,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深知那个世界只是止于想象和幻觉。
D.我们往往采用先入为主的做法,先是认同了那个世界的真实存在,然后又去那个世界里寻找诗人,结果是难如其愿。
2023-08-30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但这个成就的取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②从文学史上说,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史诗,而中国却没有史诗。既然是诗的国度,为什么没有史诗呢?是不是缺少史诗的素材呢?不是。《诗经》的《大雅》中就有反映周民族历史的诗歌,《生民》《公刘》《大明》等记载了周民族源起、发展的重要事件。但它们是祭歌,属于赞美歌的性质,叙事、描写只是粗陈梗概。如周武王伐殷攻取天下,其中战争场面在史诗中正是可以写得有声有色的,但在《大明》中只用了短短的十四句就结束了。这就是说,中国虽有史诗的素材,但它们却只构成了诗歌的背景,真正写出来的是抒情的赞歌。这表明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抒情的道路,而不是叙事的道路。

③同样的缘故,中国的戏剧也产生得很晚,西方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戏剧,而中国直到元代才出现。其实,戏剧的素材很早就有,只是没有发展成戏剧,如《楚辞》中的《九歌》是富有神话性的祭神乐歌,《湘君》《湘夫人》就是两幕歌舞场面,暗含着湘君、湘夫人悲欢离合的一段过程。这两首诗都用抒情的笔法,成为《九歌》中最富于抒情性的作品。那么,有神话,有故事,有表演,为什么没有发展为戏剧呢?欧洲的戏剧就是从酒神节的赞歌中逐渐发展成为戏剧的,而《九歌》却将可以写成戏剧的素材写成了抒情的诗章。这同样是因为中国诗歌一开始就走上了抒情的道路。

④就文学史而言,这的确是很大的损失,并且没有含有神话的悲剧和史诗,古代神话保留下来的自然也就较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到是什么呢?那就是以十五国风为代表的抒情传统。

⑤中国长篇叙事诗因此也出现得很晚,而且数量不多。即便有一些叙事诗,篇幅也不算长。西方的叙事诗动辄千行、几卷,而在中国,《长恨歌》就算是长的了,也不过一百二十行而已。中国真正可算是长篇叙事诗的作品到了明代才有,那就是鼓词和弹词。鼓词大多叙述历史兴亡、战争之事,弹词写爱情故事的多一些,也有写历史故事的,如《二十一史弹词》。鼓词、弹词都采用弹唱的形式。可是这类长篇叙事诗,篇幅越长,故事情节越多,诗意也就越少,只是具备了诗的形式而已,其实质是小说。可见中国的故事多是在小说发达以后才大量成长起来的。唐人的传奇几乎不入戏曲的,这说明小说发展了叙事的特长,才带来了丰富的人物故事情节,于是才有了戏剧和长篇叙事诗。而小说又总是晚出的,中国如此,欧洲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诗歌在小说出现之前承担了一部分叙事的使命,而中国的诗歌一开始就以抒情为中心,等到小说发达时,抒情诗的传统早已充分发展,诗的国度也早已形成。

⑥从这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这就是:中国的诗歌是依靠抒情的特长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因为缺少叙事诗,诗坛就不繁荣。相反,正因为走了抒情的道路,中国才成为诗的国度。从文学史来说,付出的代价是无法补偿的,但就诗歌来说,这个路子走对了。

(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虽然诗歌创作繁荣,然而没有史诗;西方虽然诗歌成就不高,但史诗出现很早。
B.中国没有史诗,中国的戏剧很晚才出现,其原因都是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抒情之路。
C.鼓词和弹词虽然从形式上看属于长篇叙事诗,但其故事情节丰富,了无诗意,其实质仍然是小说。
D.小说出现之前,西方诗歌有一部分叙事功能,中国诗歌则没有,这是因为中西方诗歌发展路径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思路:第①段总写,②③⑤段分写,⑥段总结全文。
B.第④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损失” “代价”承接上文,“抒情传统”则开启下文。
C.文章以中西方诗歌、戏剧的发展特点为重点,由点及面,阐述了中西方文学的不同。
D.文章观点鲜明,所举例子如《九歌》《二十一史弹词》等使文章资料详实,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素材来看,周武王伐殷可以写成浩繁的史诗,但先人们却写成了抒情诗,这是由中国诗歌的发展特点决定的。
B.《长恨歌》一百二十行,在中国篇幅算长的,但难以和西方的叙事诗相提并论,因为西方的叙事诗动辄千行、几卷。
C.就文学史而言,中国诗歌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没有史诗、戏剧出现较晚等代价,但的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D.中国诗坛因为中国诗歌走了一条抒情的道路而繁荣,如果能同时走抒情和叙事两条路,那中国诗坛会更加繁荣。
2019-01-24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