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商隐(813-858)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128602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注】①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②“前溪”句:《前溪》为舞曲名,《前溪》舞尽之时,花将飘落殆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
B.颔联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牡丹残败景象的全过程:先写暴雨击花,再写牡丹的凋谢使人不忍直视。“伤心”“破梦”既是写花,也是作者自叹。
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天气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D.尾联中作者出以反笔,谓他日雨后牡丹落尽时,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其清丽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
2.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和蕴含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别简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②,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人。②汉武帝逝世后葬于茂陵。苏武归汉,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 武帝园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
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是想象苏武骤然见到汉朝的使者时,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
B.“古祠”一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写出了庙的苍古肃穆,表达了诗人崇敬追思之情。
C.颔联形象地写出了苏武牧羊绝塞时单调、孤寂的生活,环境、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D.颈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虽有些板滞,但“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
2.本诗歌颂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诗人这样写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2017-07-14更新 | 1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城上

李商隐

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

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

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注】①有客:诗人在郑亚幕府充任幕僚,故自称“有客”。②无憀:无聊。③遽:传递官府文书的驿车。稽:迟延。天讨:朝廷对入侵者的征讨,此指对西北边地党项族的征讨。④地征:土地赋税的征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因感叹无所事事,诗人独自登上高城远眺,想要消散心中的无聊。
B.颔联写景,描写沙洲上的禽鸟失去伴侣,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暗影。
C.尾联议论,通过写贾谊能在作赋论兵中游刃有余,表达其仰慕之情。
D.本诗颇具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触景伤怀,含而不露,寄托极深,颇有韵味。
2.请简要分析颈联的作用。
2023-02-28更新 | 1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闻思归乐

吴融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州。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注】①思归乐,杜鹃的别名。俗谓杜鹃鸣声近似“不如归去”,故名。这里指杜鹃的鸣声。②茆屋:茅屋。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第一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杜鹃“兼雨”啼叫不停,营造了气氛,奠定了感情基调。
B.杜鹃发出“不如归去”的啼叫声,引发了诗人思乡恋家的无限愁绪。
C.颈联说诗人家乡是沧州,全家客居寄食他乡,表现了社会的动荡。
D.诗人漂泊客居他乡,听见杜鹃“声声只道不如归”的啼叫夜不能寐。
2.下列对《夜雨寄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雨寄北”的“北”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从诗歌内容来看,应是指代诗人的妻子。
B.第一句“期”字两见,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
C.“巴山夜雨”的重出,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表现时空回环往复之美。
D.本诗用语质朴,虽然明白如话,却又曲折深婉,余味无穷,与《锦瑟》风格一致。
3.《雨后闻思归乐》尾联中的“青灯”与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西窗烛”相比,在手法运用、情感表达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024-04-14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