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4 引用次数:838 题号:113482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小题。

水口行舟①(其一)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①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1.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2.朱熹的诗往往富有理趣,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本诗与其《观书有感》(其一)所蕴含的理趣分别是什么。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9-06-25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调研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③屠苏:药酒名。

来诗的结句与王诗的承句都写到了“春风”,两句诗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2018-06-19更新 | 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①二江:宋代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也是建都金陵诸国的主要统辖区域。②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开创基业的历代君王与其子孙不同情况的对比,指出了建都金陵诸国兴亡盛衰相继的历史现象。
B.颔联承上议论,表达的意思与欧阳修《伶官传序》冲所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有相同之处。
C.“东府”是东晋时荒淫的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颈联实写虚写相结合,表达对荒淫逸乐以致亡国的无限感慨。
D.尾联用典,意思是作者对千百年来的兴亡更替无能为力,只得借酒浇愁,表现了作者无尽的愤恨与悲慨。
2.后人评价王安石“冷峻严苛,诗如其人”,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
2019-05-30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