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禹锡(772-84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6 题号:11355429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枝词九首

刘禹锡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注】狂夫:古代妇人自称其夫的谦辞。银钏:银手镯。烧畲(shē):在春耕时节,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作肥料,然后播下种子。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写的都是山水之地、春暖花开时,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事件。
B.兰桡即兰桨,同兰舟一样,不一定是兰木所制,只是一种美称;此处运用借代手法,以浆代船。
C.“其九”诗中“层层”二字写出了桃李依山而栽、附势而上、花开繁盛的美丽景象。
D.两首诗语言典雅,清新活泼,生动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2.试比较“云间烟火是人家”与杜牧《山行》“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在描写角度、内容意象、意境特点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

刘禹锡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馀斐亹,水墨两氛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注】①此诗作于刘禹锡任太子校书时,因父忧家居期间,其友柳宗元(字子厚)曾寄叠石砚以表慰问。②斐亹:文彩绚丽貌。③陶贞白:陶弘景,字贞白,古代书法名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砚席”点名二人之间的情谊,“离群”写出了诗人此时的生活状态,也是友人寄砚的缘由。
B.中间两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叠石砚声如寒玉、形若叠云,而且纹理绚烂、氛氲有致。
C.尾联表面写宝砚应赠予陶贞白那样的书法名家,实则是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才华浅薄的婉拒之语。
D.本诗为丁忧期间所作,有独居的寂寥之感却无浓重的忧伤之词,格调清朗、画面清丽。
2.友人寄砚以表慰问,诗人对此有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1-02-03更新 | 22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插田歌(节选)》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插田歌(节选)》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2022-06-16更新 | 57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司马之时。 元九,即诗人元稹。元九,是作者好友,曾任侍御之职,当时因抗礼当权宦官被贬江陵(今湖北荆州,古称郢)。壁竹鞭:唐代壁州(今四川 省通江县)所产之竹制作的马鞭。美人:古诗中常代指俊才或友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显了壁州竹鞭的名贵。
B.首联颔联强调“美人”诚挚相赠和“郢客”细心封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友人的酬赞、对竹鞭的珍重。
C.尾联用竹鞭“策马”“敲镫”等动作,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丰富了诗的意蕴。
D.全诗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写竹鞭,酬友人,抒己志,感情真挚。
2.诗歌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2020-05-23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