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设考点 >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14062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彩、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困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3.读完以上材料,你怎么评价中国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贾冬婷

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在这个关于理想世界的乐此不疲的追问下,出现最多的答案是宋朝。原因很简单,宋朝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是最适合生活的朝代。

最直观的宋朝生活图景当然是《清明上河图》。它堪称北宋社会的“百科全图”,街道交错纵横,民居鳞次栉比,商铺百肆杂陈,商旅云集,车水马龙,徐徐展开了一幅12世纪初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繁盛的市井风俗画。

与此相对照的一幅场景,是《西园雅集》。如果说《清明上河图》集中反映了宋朝生活“俗”的一面,《西园雅集》则是“雅”的象征。在北宋被传为佳话的《西园雅集》,是当年众多文人雅士的宴游场景,包括苏轼、黄庭坚、米芾、李公麟、蔡襄、秦观等聚集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或吟诗赋词,或抚琴唱和,或打坐问禅,同时也形成了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西园雅集》是古代绘画史中的一个经典母题,后代画家多有摹本或仿作,也是宋人精神的一种延续。

某种意义上,“宋朝热”是姗姗来迟的。以往提起宋朝,往往说这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宋史专家、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邓小南说,这种认识框架基本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包含着当代人的民族情感和反观历史的体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大批海外汉学家以相对超然的心态去看宋朝,普遍认为,尽管从军事威力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是个虚弱的朝代,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

有意思的是,如果把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对折一下,宋朝正好处在中间点上。很多历史学家相信,在这个对折点的唐宋之交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在19世纪末最早提出这一观点,“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孙隆基进一步阐释:“在我们探讨宋朝是否是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化’的标准,例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俗化、民族国家的成形,以及国际化等。这一组因素,宋代的中国似乎全部齐备,并且比西方提早500年。”

邓小南强调从唐到宋“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社会变迁过程。都市景观的变化,最鲜明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唐代长安城坊格局井然,“坊”是居住区,四周有围墙,有两门或四门供人进出。一般人不准凿墙开设私门,也不准朝着大街开设店铺;“市”是交易区,日中击鼓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缸三百下散市。宋代都城开封和临安则废除了坊市分割,允许面向大街开店,与民居混杂毗邻。城市居民“坊郭户”第一次被列入国家法定的户籍管理分类。公元965年,宋太祖把宵禁开始时间推迟到凌晨一点,之后完全取消,出现了通宵达旦的夜市。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甚至评价:“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社会。”

“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趋势更深刻的背景,是一个新的阶层——士大夫阶层的出现。两宋时期偃武修文,需要一个更加庞大的文官体系。于是,通过科举制度,一大批出身更多元化的士大夫阶层,逐步占据了贵族留下来的真空。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而在唐代这一比例只有15%。处在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士人阶层,也是文明扩张中的重要一环。在朝为官的毕竟是少数、更多受儒家学说熏陶的士人渗透到民间,通过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的戏曲、说唱,将知识、思想与信仰迅速传播,从上层到下层,从中心到边缘。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爱宋朝?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所以,当我们向自身文化寻找,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还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都当推宋朝。特别是宋代士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通过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一直为后世所追慕。

——原载《三联生活周刊》

1.下列不属于今人“爱宋朝”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在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上的展出,曾引发了史无前例的观看热潮,每天都会有许多人为此顶着烈日排队6个小时。
B.2013年9月一只3美元买来的宋定窑刻花小碗拍到200多万美元,2014年苏富比拍卖会上“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大碗”以1.468亿元成交。
C.“80后”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复制师王赫,选用中国山水画高峰——宋代山水画为哆啦A梦主角们的乐园背景,这一行为引发了“80后”的共鸣。
D.《东京梦华录》是孟元老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说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这种认识框架包含着当代人的民族情感和反观历史的体悟。
B.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
C.《西园雅集》与《清明上河图》相对照,《西园雅集》反映了宋朝生活“俗”的一面,《清明上河图》反映了“雅”的一面。
D.今人之所以爱宋朝,是因为宋朝是中国传统文化鼎盛时期,兼备大俗与大雅,是最适合生活的朝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宋是培养“士”气的时代,“士大夫”形象与概念开始变得清晰起来,《西园雅集》是北宋文人理想生活的具体呈现。
B.重文抑武是宋朝基本国策,所以,宋代的科举制度也臻于成熟,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
C.宋代经济非常繁荣,废除了坊市分割,甚至在公元965年出现了通宵夜市,“坊郭户”也第一次被列人国家法定的户籍管理分类。
D.儒学在宋代影响深远,通过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的戏曲、说唱,将儒家思想迅速传播。
2020-10-17更新 | 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深入空间,去探索那些困惑着我们的重大科学难题,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尤其是,人类起源这一令人迷惑不解的难题一直激励着我们探索的热情。我们总会发问,我们来自何方?是否存在地外文明?

利用空间技术,去探索发生在空间的物理、化学和生命等自然现象,将获得在地面上无法得到的崭新知识,把科学推向新的前沿。利用空间环境中高真空、超洁净和飞行器运行获得的微重力等特殊条件,有利于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金属材料、高纯材料、玻璃金属、薄膜和生物制品等的研究,从而生产出在地面上难以产生的多类产品。特别是,利用运行在地球空间的各类应用卫星,如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等,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种社会需求。

(摘编自空间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2020年中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


材料二:

2010年,在中国进行月球探测的历程里,“嫦娥二号”发挥了承前启后、持续发展的先导作用,“嫦娥二号”发回的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球地形图,是全世界覆盖最全、精度最高的一张全月图。

2013年,“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实施着陆器和月球车软着陆月面,开展“就位”和“巡视”联合探测的国家。

2017年,“嫦娥五号”即将启程,在月面铲取和钻孔取样并带回地球。

2018年,“嫦娥四号”的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对月球背面开展联合探测。在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人类也没有实施过月球背面的专项科学探测,“嫦娥四号”的探测预计将获得一系列的新成果。

(摘编自欧阳自远《深空探测未来可期》)


材料三:

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实施的空间探测任务次数

项目

美国

俄罗斯

欧洲航天局

日本

德国

中国

印度

合计

月球

42/26

64/23

1/1

2/2

4/4

1/1

114

火星

20/15

19/5

2/2

1/0

1/1

43

金星

6/5

33/16

1/1

1/1

41

水星

2/2

2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7

7

小行星、彗星

8/6

2/2

5/3

15



【注】发射次数/成功次数。

(摘编自卢波《2016年国外空间探测发展回顾》)


材料四:

近年来,深空探测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推动深空探测发展的原动力则是科学探索与技术进步。技术发展是人类破解科学难题的手段和工具,而距离遥远是实施深空探测任务所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该难题主要表现为:长时间飞行的能源动力问题、远距离飞行的测控通信问题、深空飞行的精确导航与控制问题以及对深空环境的适应性问题等。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才促进了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探测器提供能源的空间核电源技术、通过电场力将带电离子加速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的离子推进技术,以及高频段测控通信技术、光通信技术和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利用太阳光压作为动力的太阳帆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

尽管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还是空白,但是相信随着各种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将不断加快向更远深空迈进的步伐。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深空探测之路,发展经济,集中全国优势力量,支持我国航天强国建设。中国的深空探测活动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摘编自崔平远《深空探测:空间拓展的战略制高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探索那些困惑着人类的重大科学难题,是长久以来人类深空探索的精神动力。
B.利用空间环境中的特殊条件,我们可以生产出在地面上无法产生的多类产品。
C.“嫦娥二号”提交的那张全月图,体现了我国卫星技术在全世界的先导作用。
D.随着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目标的实现,我国也开启了对太阳系各行星的探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利用例证法,多方面展现了人类突破地球科学研究局限。利用空间技术在物理、生物、气象等多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材料二以时间为顺序,列举了自2010年起我国发射或即将发射的嫦娥系列卫星及探测器,以及它们已经获得或预期获得的探测成果,让读者一目了然。
C.材料三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世界7个国家或组织截至2016年年底空间探测器发射情况,说明了它们都把空间探测作为科技立国的重要途径。
D.材料四作者分析了技术发展与深空探测之间的关系:技术是深空探测的手段,我们在深空探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又促进了技术发展,两者互相促进。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说明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2020-03-23更新 | 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学者莱纳德在广州见到中国的盆景,惊异地称其为“可怜的植物”。初见盆景的西方人有这样的观点并不奇怪,但今天仍有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盆景艺术是一种病态的美学。这样的观点很难成立。中国盆景艺术所追求的不是病态,而是生机勃勃的活意,包含了国人深沉的生命感受。这可从盆景尚古拙、爱青苔两个方面来理解。

中国盆景追求古拙之趣,不是病态,它是要通过古拙表现世界的真实。宋人戴昺盆梅诗中有“剥尽皮毛真实在”的诗句,剥凿梅枝,剥去的是一个表面华丽喧嚣的表相,它不是世界的本相。盆景艺术是要刊落浮华,直击本相,由幻及真。不是盆景艺术家独爱老根,在盆景艺术的形成期,艺术家就深知,要从本根上反映世界的秘密,在几乎死寂的形式中说新生,说一个生生世界的真实相。竹冷秋窗净,石瘦盆池清,盘曲古梅影,悠然扣我心。好的盆景给人心灵的宁定,一缕案头的清芬,可以斥退外在的滚滚风烟。

中国人欣赏古拙,并非欣赏反常的美。在中国美学看来,体现出生生之意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就盆景来说,可以想象,紫色的钧窑瓷盆里有湖石几许,一枝古梅盘旋,展现其婉转而流丽的身姿,虬曲的枝头,但见得几朵粉白色的梅花浅斟慢酌,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这香气如同一团轻雾在叶间徘徊,又像是在你的心中轻轻地打开一帧画卷。难道这样的景致和气象要以“丑”来概括?难道美就必须如牡丹一样艳绰、芍药一样芊眠?

再说青苔,它是中国盆景的重要元素,古代盆景艺术家说:盆景无青苔,如人未穿衣。盆景中的苔痕,是美得叫人心碎的点缀。苍苔对于盆景来说,一是境界的静穆幽深,一是时间的超越。就前者而言,青苔历历是人迹罕至的结果。王维有诗云:“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遥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一个细雨的上午,诗人在阒寂的小院里,望着深幽的院落,忽然感到青苔的绿意向他袭来,简直要将他席卷而去。中国盆景艺术家就想创造这种深幽寂寥的境界。

就后者而言,一段枯木、一拳顽石,着些许苔痕,如同从上古而来的青铜器上布满了斑斑锈迹,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时间的感叹。盆景界有“苔封”的说法, “苔封”一如“尘封”,点缀在枯枝和顽石间,如同护持一段遥远的过去,古趣盎然。斑斑苔痕在小小的盆景中蔓延,似乎从人的心里爬过,给人一种似幻非真的感觉,这真是梦一般的苔痕。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艳丽葱翠原非常物,即使是铺天盖地的芭蕉,顷刻间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大美不言,真水无香,无一物者无尽藏。中国人要到水落石出处求真实,到生命的最低点发现意义。如花美眷也会随似水流年去,而这带着苔痕梦影的幻境,使人的性灵得到超脱。             

(选自朱良志《真水无香》,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中国的盆景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盆景艺术虽有病态的一面,却也包含了国人丰富深沉的生命感受。
B.中国的盆景艺术看似病态,实则要借古拙剥去世界表相、直击世界本相。
C.中国的盆景艺术看似反常,实则要由古拙充分体现天地间生生之意的美。
D.中国的盆景艺术爱用青苔作点缀,旨在于创造一种深幽寂寥的审美境界。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莱纳德称中国的盆景为“可怜的植物”,暴露了一个西方学者对中国盆景艺术所追求的勃勃活意缺乏深刻认识。
B.在作者看来,真正的美不应该像牡丹一样艳绰、芍药一样芊眠,而应当如中国盆景那样于古拙中透着生生之意。
C.在作者看来,在枯枝和顽石间着些许苔痕可给人一种似幻非真的感觉,让人透过表象于生命的最低点发现意义。
D.本文从中国盆景尚古拙、爱青苔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盆景艺术家于枯寂深幽中追求生意和超越的独特审美观。
3.如何理解文末“这带着苔痕梦影的幻境,使人的性灵得到超脱”的观点?请联系文意,试作简要分析。
2020-04-17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