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7 题号:1141149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语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老师对个人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           ,人们对老师恭而敬之,对道重而求之。

传统家风家训十分重视尊师重道,从家族祠堂里供奉的牌位“天地君亲师”便可略见一二。天与地指宇宙的自然之法,君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亲是指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师则是天地之道、君亲之道以及人生大道的觉知者和宣扬者。因此,师与天地君亲有着共尊共荣的地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只是一种职业关系,      。由于把尊师与孝亲联系在一起,“师父”的称呼也开始流行。老师和学生的这种身份伦理关系经由师礼而确定。拜师礼的行礼者不仅是学生,学生的父母甚至家中长者也会代表族人行跪拜礼,以示对老师的礼请和敬重。

在古代,尊师不仅是寻常百姓家庭的风习风貌,也是皇族、贵族的家法家道。尊师之道与王道息息相关:师道兴,则王道兴;师道尊,则王道盛。帝王之所以要尊师重道是因为帝王是道的践行者,而师则是道的传承者,帝王只有在尊师重道中求师、从师才能领悟道、践行道,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净化器。如果尊师重道的家风普遍盛行,那么不尊重老师甚至是轻蔑老师的社会风气便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反复     比喻     借代B.引用     对偶     比喻
C.引用     夸张     拟人D.引用     对偶     夸张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天地、君、亲、师分别指宇宙的自然之法,一个国家的象征,父母的养育之恩,天地之道、君亲之道以及人生大道的觉知者和宣扬者。”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间,在不同形式的客家民居里,许多宅院门楣上都刻有匾额。我们可以透过那些匾额来 (辨识、区分)他们的姓氏,比如:“知音遗范”这家一定姓钟,因为“知音”指的是“高山流水”的钟子期;“清白传家”这家则肯定姓杨,这来自东汉杨震拒贿的典故;“江夏渊源”这家姓黄,据说黄姓人家的祖先起源于古代的江夏郡;“汾阳遗风”这家姓郭,是郭子仪的后代,山西汾阳,正是中唐名将郭子仪的祖籍地……

家园、财产可以一代代地继承下来,。无论上一代有多么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将所有的记忆归零。再坚固的堡垒也无法阻止记忆的流失,终有一天,后人面对巨大的围屋,会对前尘往事 (不知所以、一无所知)。而门头匾额则起到了记忆物化的功能。每一副匾额都是回溯性的,把现世的目光牵回到历史深处,仿佛一根万古不灭的长链,把每个人与遥远的先人紧紧地拴在一起。如果说那些巨大的围屋是家族繁衍的纪念碑,那

匾额分隔了各自的家族,却又像一个个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它们就像坐落在大树上的鸟巢,十里,百里,千里,万里,在大地上       (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组成一个无与伦比的浩大网络,声息相应;也像鸟巢攀附着的大树,无论多高,都有根须在地下相连。匾额直指自己沧桑的身世,同时也指向未来,因为祖上的荣光里,包含着他们对后世的期许。匾额见证着家族的重新崛起,仿佛池塘里的莲花,一片片地展开它的轮廓,在时间中次第盛开

1.请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加横线处。
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在文中标号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3-16更新 | 13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张富清是一位为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浴血奋战、鞠躬尽瘁、深藏功名60余载而感动了中国的共产党员。青少年时,他跟着部队从陕西一路打到新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烽烟散尽,他脱下军装,成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一生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在各个岗位上留下了兢兢业业的平凡身影。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到的建设时期,张富清把忠诚的底色写在了岁月长河中。退休后,他生活简朴低调,如果不是2018年年底的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就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2)是什么让他在战争中历经生死考验始终一往无前?是什么让他在贫困山区一心为民造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什么让他一辈子淡泊名利,永葆初心本色?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朴实纯粹的爱。

(3)张富清,是他们那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出生在一个 ③     的时代,个人命运同国运一样起起伏伏。默默奉献,是他们的本色,也成为他们立身处世的座右铭。他们信念如磐,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萤火汇成星河,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4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4-14更新 | 14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画写实能力的获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有此能力,人类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观念上占有一切对象了。不过观念上占有毕竟不等于实际上占有,绘画形象与它所要占有的对象相比,无疑“先天不足”,生活形象是生动鲜活、千变万化的,①天边的云、远处的海、高原上飞舞的雪花、月光下的婆娑树影;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绘画却只能把三维空间压缩在平面,把万端变化定格在瞬间。

然而塞翁失马,又焉知非福。静态的绘画形象相对其生活原型而言,固然是“不真实”的,但这种“不真实”却能造就更高的“真实”。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却也转瞬即逝;生猛鲜活,却也终将死亡。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瞬间。生命②花、如云、如流水,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很可能只在某一瞬间,正所谓“昙花一现”。人类总在追求永恒,昙花一现的确让人遗憾。化瞬间为永恒者,唯有绘画与雕塑。也就是说,它们都能将稍纵即逝的变成永不消失的,从而把因生命的消亡而恐惧和悲哀的人类解救出来。一个人,或者一朵花、一匹马,一旦变成绘画或雕塑,就不会再“死”了。

1.请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强调永恒的重要性,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文段里有①②两处加点的“如”字,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
2024-01-30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