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14161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矩,字弘大,绛州闻喜人。隋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以母忧去职。高祖已受禅,迁给事郎,奏舍人事,累迁吏部侍郎,名称职。

帝在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踵至,讽帝悉召天下奇倡怪伎,大陈端门前,百官都人列缯楼幔阁夹道,被服光丽。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晨帝所”。天子以为诚,谓宇文述、牛弘曰:“矩所建白,皆朕之志,未发,矩辄先闻,非悉心奉国,焉能是邪?

从帝巡塞北,幸启民帐。时高丽遣使先在突厥,启民引见帝。矩因奏言:“高丽本孤竹国,周以封箕子,汉分三郡,今乃不臣,先帝疾之,欲讨久矣。方陛下时,安得不事?请面诏其使,令归语王,有如旅拒,方率突厥诛之。”帝纳焉。高丽不听命,征辽自此始。王师再临辽,皆从,以劳加右光禄大夫。

矩性勤谨,未尝忤物。化及僭位,矩尚书右仆射。后为窦建德所获,建德以矩隋旧臣,遇之厚。建德败,来朝,擢殿中侍御史,爵安邑县公。时突厥数盗边,唐高祖遣使约西突厥连和,突厥因请婚。帝曰:“彼势与我绝,缓急不为用,奈何?”矩曰:“然北虏方炽,岁苦边,若权顺许,以示嘉慰,须我完实更议之。”帝然其计。

太宗即位,疾贪吏,欲痛惩之,乃间遣人遗诸曹,一史受馈缣,帝怒,诏杀之。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帝悦,为群臣言之,曰:“矩遂能廷争,不面从,物物若此,天下有不治哉?”

年八十,精明不忘,多识故事,见重于时。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曰敬。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B.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C.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D.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母忧,亦称丁母忧。古代官员由于父母亡故必须暂时辞官回乡守制称作丁忧,但朝廷因特殊情况亦可要求其留在朝廷或提前将其召回。
B.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与“登极”“践祚”“即位”等都指旧帝死后新帝登上皇位。
C.署,古代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与文中“迁”“擢”“爵”“赠”等都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D.谥,指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文中“敬”是裴矩的谥号,“太宗”是李世民的谥号,都有褒扬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身经乱世,处事谨慎。他前后侍奉多位帝王,都受到皇帝的倚重和厚待,这与他精通朝典礼仪规矩、为政勤勉、善于谋划是分不开的。
B.裴矩敢于讽谏,能够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外国使节纷纷入朝进贡,隋炀帝大搞排场,铺张奢靡,裴矩曾极力劝阻,虽未被采纳,但后来皇帝也肯定了他全心为国的忠诚。
C.裴矩熟知历史,精于谋略。他引述史实先帝遗志,向隋炀帝提出收服高丽的策略,从此开启了征伐辽东的战争。
D.裴矩富于智慧,懂得妥协。当时突厥多次到边境抢掠,唐高祖派遣使者邀请西突厥订立和约,突厥乘机要求联姻,皇帝为之忧心,裴矩给出一计,得到皇帝认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矩所建白,皆朕之志,未发,矩辄先闻,非悉心奉国,焉能是邪?
(2)然北虏方炽,岁苦边,若权顺许,以示嘉慰,须我完实更议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释: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靧(hui):洗脸。

材料二

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 ①于当涂,公疾亟②,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节选自清代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 试弦歌:代指任县令。     ②亟:病危。亟,急。

1.下列各项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梦长庚星,以命之        为长句,歌以赠之
B.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知章见文,叹曰
C.帝赐食,亲调羹               君故,沉吟至今
D.白犹与饮徒醉               今漂沦憔悴,转徙江湖间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B.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C.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D.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
C.“翰林”在唐代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担当起草诏书职责的翰林学士;一种是供职于翰林院无甚实权的翰林供奉。
D.“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2)乃知俗传良不足信,盖与谓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5.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综合两则材料内容找到相关依据。
2023-11-15更新 | 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父大智,洛州司功参军,其兄大敏,仕武后为凤阁舍人。梁州都督李行褒为部人告变,诏大敏鞫治。或曰:“行褒诸李近属,后意欲去之,无列其宽,恐累公。”大敏曰:“岂顾身枉人以死乎?”至则验出之。后怒,遣御史覆按,卒杀行褒,而大敏赐死于家

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敞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真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
B.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
C.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
D.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阁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唐武则天时称中书省为凤阁,中书舍人即称“凤阁舍人”。
B.乙科:古代考试科目的第二等级。明清科举中,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
C.东西京:文中的东京指今天的开封,是当时经济的中心,历史上有“神都”之称;西京指长安。
D.敕:在古代往往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皇帝自上命下的诏书就被称为“敕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休出任虢州刺史时一心为民,不顾下属的劝告向宰相张说提出均赋他郡的请求。
B.萧嵩举荐韩休为相,后韩休认为大将军程伯献使李美玉犯罪,应先惩伯献后美玉。
C.萧嵩因在政事上受到韩休反驳纠正而不满,宋璟得知后称赞韩休这样做是仁者之勇。
D.皇帝曾在苑中打猎时大设音乐,可是稍微超过限度,韩休就会上奏议劝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怒,遣御史覆按,卒杀行褒,而大敏赐死于家。
(2)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
2021-05-01更新 | 1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 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家,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2.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李白“有诏供奉翰林”,“翰林”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1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李白曾游历并州(今山西太原),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C.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2)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2020-11-24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