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7 题号:1148824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南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谪居鹅湖时所作。②《世说新语·黜免》篇:“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录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③《新唐书·卓行列传》:“(司空图)名亭日‘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
1.请赏析上阕的写景艺术。
2.结合作品,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下阕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

(宋)辛弃疾

赵吕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作于被弹劾免官,居于铅山期间。②畴昔:昨晚。③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④虱:喻自己渺小无才之身。⑤少歌:短歌。⑥美人:知己朋友,指赵昌父、吴子似。
1.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上阕赏析这一艺术特色。
2.下阕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2019-10-05更新 | 6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①此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稼轩任滁州任上。范昂任滁州通判,是辛弃疾的副手,帮助处理政事。这年秋天,范昂任满,稼轩作此词为他送行。莼:指莼菜羹。鲈:指鲈鱼脍。作者借其指代范昂返乡。殢酒(tì jiǔ):沉溺于酒。唐韩偓《有忆》:愁肠殢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头三句“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直抒胸臆,以高屋建瓴之势笼罩全篇。苏轼有“对尊前,惜流年”的词句,此处便化用了但感觉更深沉悲慨。
B.“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都不管”和“只管”道尽“水”与“西风”无情,一语双关。既设想了友人归途情景,又暗喻范氏离任乃朝中局势所致。
C.“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词人用积极精神为友人入朝壮色,实写出友人入朝前的勤劳忠奋和朝廷的求贤若渴。
D.“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目断”两字极有神韵,一个壮怀激烈、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形象通过这两句显现出来。
2.这首词艺术手法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全词的感情由联想展开。请结合全词分析。
2024-04-15更新 | 1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起始“千古江山”四句,借追忆孙权,感叹山河长存、人世沧桑,而言外之意是说,当前无人能力挽狂澜、收复中原。
B.“斜阳草树”六句,借缅怀刘裕,盛赞其北伐的雄姿和声威,暗示词人杀敌报国的决心。
C.下片开头“元嘉草草”三句,借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故事,从反面透露出词人对出兵北伐的渴望,并坚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
D.“可堪回首”三句,借眼前所见情景,提示了由于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妥协投降而给国家带来的恶果。
2.人们通常认为词中的廉颇是词人自身的写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020-08-25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