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2017年好题基础卷(六)
浙江 高三 专题练习 2020-11-04 2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梦应是一幅(fú)多维度的篮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融碰撞,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càn)的中国文化.
B.陈明还是没吱(zhī)声,默默地坐着,连江老师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好久,他才瞥(piē)了一眼门口,露出了极难捉摸的有些玩世不恭的神态.
C.周文略是个虚构高手,做着“宇宙梦”,在小说内容介绍中,书写宣言似(shì)的写道:“一滩稀泥,也可以面对浩瀚(hàn)的天空,站在最高处的石头,就是星辰!”
D.《幻想交响曲》中的音浪裹挟着你栖惶的内心左奔右突,直到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坍圮(pǐ),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gù)、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的赞歌.
2018-02-15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一模考前模拟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彼时,华夏大地正处于民国初年的混乱之中,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在北方乱战、争霸。一批有点留洋背景的文人开始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讨伐,“中医”自然也在被讨伐之列。一些不通医学的政客,加上一帮别有用心的“中国式西医”,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政府废除中医。【乙】此时,坐于书斋之中的刘家族人,又岂可继续安然于研究那家中几千卷藏书的句读问题,用一种“僵尸的乐观”去“与人生离开”?刘家的代表刘咸炘,是以做真学问的态度,去客观对待一切的学问。【丙】他的先祖摈弃了酸腐文人在儒道等学之间所造的芥蒂,融会贯通诸学,自成一学派;他则不受媚洋文人所造中西二字的影响,兼容并包,自成一派。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有用心B.一而再再而三C.安然D.芥蒂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0-11-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基础卷(六)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加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国庆长假期间,杭州交警在各个告诉收费站口检查乘客是否存在不系安全带的违法行为。
B.关于虚打折扣、违法促销、销售伪劣产品等网购热点问题,省工商部门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交易监测专项行动。
C.小镇招聘了一批本地居民担任安保员,开展信息采集、纠纷排查等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人熟悉民情的优势,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
D.我国肿瘤发病率正以10%的速度每年在递增,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体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诱导肿瘤病的发生。
2019-10-05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应认真倾听,机智应对。假如你正在参加某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请听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不超过70字,标点符号不占字数)
面试官:你的成绩很优秀,也参与过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我们希望招收的是能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的学生。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基础卷(六)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近日,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我国传统的“节气”,不仅是身外纯自然的季节,更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
(1)请你根据示例猜一节气名。
示例:谜面:雾散之后冰消融(打一节气) 谜底:雨水
谜面:三人同日相别离(打一节气)            谜底:___________   
(2)模仿示例,在“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字数相等,意蕴贴切,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大暑——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
_______—— ____________
2019-10-1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存形莫善于画”。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写实”,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写意”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文人画家则又称“利家”,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行家”,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画之本法”的造型,而在“画外功夫”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荒谬绝伦”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写实”,则“直如照相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于艺术邪?”所以主张“写意”,就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工于造型为耻。所以,不仅新文化人发起“美术革命”,对文人“写意”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对文人“写意”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中国画是写实的。”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丈人画。”

反观坚守文人“写意”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家家石涛,人人昌硕”,固然做到了“画之本法”的“形式欠缺”,又有几个具有“画外功夫”的“精神优美”呢?至以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逸笔草草”就意味着所抒发出来的就是“胸中逸气”,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形式周密”者为“精神不美”,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所选文段有删改)

7.下列对“造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是中国画的本质属性,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B.造型不仅追求“客观形似”,而且还要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
C.工于造型者,既注重照相机般的“写实”,也注重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
D.造型师与“写意”相对而言的,它“形式周密”,不重“精神优美”。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坚守“写意”、摒弃“写实”,是在否定画家画乃至中国画的传统。
B.“写意”画风的坚守者认为以“主观神似”取代“客观形似”是以先进取代落后。
C.民国画家普遍以拙于造型为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
D.力倡“写实”画风的新文化人、传统画家,都对文人“写意”画持否定态度。
9.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的理由。
2019-10-12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插曲

【美国】威廉·福克纳

每天中午他们都从这里路过。他穿着一套刷净的西装,戴一顶灰色的帽子,从不扣上衣领,也不扎领带。她穿一件雅致的棉织花布上衣,戴一顶阔边太阳帽。我坐在密西西比州我自己的在小山中那所粗糙简陋的小别墅前,或在木头门廊上摇摇晃晃时,见过他们好多次。

他们都至少有60岁了。他是位盲人,步履蹒跚无力。她每天带他到那座大教堂去乞讨,像平稳的水流一样说着话,用她那多节的手做着手势。日落时她又带他回来,把他带回家。直到斯普拉特林从阳台上对她打招呼,我才看到了她的脸。她左顾右盼,然后又向后面看看,没有发现我们。听到斯普拉特林第二次叫她时,她才仰起头向上看。

她的脸是褐色的,永远美丽得像个妖魔。她没有牙齿:鼻子和下巴之间可以相互一览无余。

“你很忙吗?”他问道。

“你有事?”她欢快地答道。

“我想给你写生。”

她没听懂,热切地看着他的脸。

“我想给你画一幅像。”他解释道。

“跟我来。”她立刻笑着对和她在一起的那个男人说道。他顺从而艰难地想在院子围栏那狭窄的混凝土地基上坐下,却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一位过路人帮她扶他站了起来。我找了一支铅笔,就兴奋地离开了斯普拉特林,去为他找一把椅子。我看到她实际上正在哆嗦——不是因为年老,而是因为愉快的虚荣。

“艾绥斯·乔。”她命令道,他坐下了,他那无视力的脸上充满了只有盲人才了解的那种冷淡的上帝般的平静。斯普拉特林带着他写生的本子来了。她坐在已就座的那个男人旁边,把手放在他肩上。人们立刻明白他们要拍在结婚纪念日上拍的那种照片。

她又是一位新娘子了,倚仗着只有死神才能剥夺我们的优秀神话的魔力,她又一次穿上了丝织衣服(或者类似的东西),戴上了首饰、花冠和面罩,或许还有一束鲜花。她又是一位新娘子了,年轻而且美丽,她那颤抖的手放在年轻的乔的肩上。她身旁的乔又一次成为震撼她那充满恐怖、崇拜和虚荣的心灵的某种东西——有点令人害怕的东西了。

一位偶然路过的人觉察到了这一点,停下来看着他们。就是看不见的乔,通过在他肩上的她的手也感到了这一点。她的梦想使他变得年轻而且骄傲了。他也设想着在1880年那时候的男子和他的新娘拍照时的固定可行的姿势。

“不,不,”斯普拉特林告诉她,“不要那样。”她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转向他,看着他。”他赶紧补充道。

她服从了,但仍然面对着我们。

“把头也转过去,看着他。”

“但那样你就不能看到我的脸了。”她抗议了。

“不,我能。还有,我将马上画你的脸。”

她微笑着妥协了,脸上皱起数万条皱纹,像一幅蚀刻画,她占了他想要的位置。

她立刻变得像个母亲似的。她再也不是新娘了。她结婚的时间足够长了,完全明白乔既不是很可爱也不是很可敬畏的什么东西。而且正相反,他是可轻视的东西。他毕竟只是一个容易犯错误的大孩子。(你知道她到现在为止已经生过孩子——可能丢失了。)但他是她的,另外的世界或许是那么坏,所以她要使它变得最好,记住那些日子。

乔又一次通过放在他肩上的她的手领会到了她的心境,他再也不是那超众的男子了。他也记得他来到她跟前寻求安慰,带给她新的梦想的那些日子。他的高傲从他身上消失了。在她的抚摸下静静地坐在那儿,孤立无援,也不需要帮助,处在黑暗中,而且平静得像个已看到了生与死,发现了他们两者之间没有什么重要区别的上帝。斯普拉特林画完了。

“现在该画脸了。”她很快地提醒他。眼下在她的脸上出现了某种东西,那东西不是她的脸。那上面恰好带有一种模棱两可的,不可思议的姿态。她正在摆好姿势吗?我疑惑地看着她。她正面对着斯普拉特林,但我相信她的眼睛既没看他,也没看他后面的墙。她的眼睛在沉思,而且是她自己的沉思。

斯普拉特林画完了。她的脸变成了一位60岁妇女的脸,就像一个妖魔一样没有牙齿,兴高采烈的。她过来看那幅画,把它拿在手里。

“带钱了吗?”斯普拉特林问我。

我有15美分。她没加评论地把画还了回来,拿走了那些硬币。

“谢谢你。”她说。她拍了拍她丈夫,他站了起来。“谢谢你搬来了椅子。”她朝我点点头,并且笑了笑。我看着他们慢慢地沿着小巷走了,真想知道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了什么——或者说我看到的一切。我转向斯普拉特林。“我们看看这幅画吧。”

他正紧盯着那幅画。“喂。”他说道。我看着画,接着我清楚了在她脸上我所看到的东西。整个脸蛋画得确实同蒙娜丽莎的表情一样。

啊!女人仅仅拥有一个永恒的年龄!而且那不是年龄。

(选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徐磊译,有删改)

10.小说第一段为什么要描写两人的衣着?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2.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13.联系全文,谈谈你怎么看“她”这一人物形象。
2019-10-05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叶 生

蒲松龄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值科试,公游扬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请先发。”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 ,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而问之。生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公子闻之,涕堕垂膺。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

(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改动)


[注]①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所如不偶不偶:不对等
B.疾革难遽瘥:病愈
C.公喜,而问之 逆:迎接
D.所以君柩者 淹:长久停留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游扬学使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辞归,杜门不出 则知明行无过矣
C.犬马病 但刘日薄西山
D.余深信去今之墓而葬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生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离不弃,死后化作灵魂去报恩,终让丁公实现科考梦想。
B.作者并非仅仅叙述了一个凄恻动人的故事,比照叶生,结合作者自己科考的辛酸往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者是借科考之事,抒孤愤之情。
C.本文文笔简练,描写细腻,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力避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做到了奇幻多姿,浪漫主义手法高超。
D.通过“异史氏曰”,卒章显志,既高度概括了故事情节,又谈了自己的看法,更抒发了对科考取士以及难得如丁公那样的知己的感慨。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2)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
2019-11-2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南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谪居鹅湖时所作。②《世说新语·黜免》篇:“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录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③《新唐书·卓行列传》:“(司空图)名亭日‘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
19.请赏析上阕的写景艺术。
20.结合作品,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下阕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2020-11-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基础卷(六)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材料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材料3: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材料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材料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21.《论语》中“君子”常常与“小人”对比,请分别说出材料1、2中君子与小人的含义。
22.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简析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2019-10-05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不可废也;君臣之义,____   (《论语》)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蜀道难》)
(3)嗟乎!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_,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4)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无食桑葚。(《诗经·卫风·氓》)
(5)缺月挂疏桐,_________。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卜算子》)
2019-10-05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

材料二   没有个性,人类的伟大就不存在了。——让·保尔

材料三   2014年上海某著名中外合作大学有一种面试方式,5人一小组在18分钟内创造一件物品,能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便利。材料只有纸、笔、剪刀和胶带。校方解释,在团队合作环节,考察学生的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领导力,观察思考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理解,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7-03-21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衢州市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著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作家作品
3
阅读与鉴赏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30.8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选择题组
4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情境补写  得体语言表达
60.65仿写句子  表达准确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7-9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10-130.4福克纳  其他小说
三、文言文阅读
14-180.65蒲松龄(1640-1715)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四、古代诗歌阅读
19-200.4辛弃疾(1140-1207)  修辞手法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表达方式
五、名著阅读
21-220.15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六、名篇名句默写
23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七、作文
240.65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