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148889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②《高唐赋》载,楚襄王爱慕神女并苦苦追求,而神女无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日苍茫”既点明时间又渲染气氛,“暮云凝碧”写到暮色,照应开头。
B.“眉来”两句赋予山水以生命与感情,以虚衬实,有以乐景反衬哀情之效。
C.“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已卜归消息”委婉指佳人将离开词人。
D.本词在叙事、抒情之中夹杂议论,甚至以议论辅助抒情,写法上独具匠心。
2.词人在上下阕的末尾运用了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焦釜:烧糊的锅。②“汝说”句:《晋书·刘伶传》载,刘伶不满现实,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③肆:这里指打碎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戒酒词,词人因长期酗酒而身体抱恙,所以“将止酒”。
B.为了“止酒”,词人义正辞严地告诫酒杯,让它“勿留亟退”。
C.过量饮酒危害身体,词人由寻常小事引出为善去恶的哲理思考。
D.这首令人解颐的新奇之作,风趣地展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的一面。
2.词人是如何将戒酒这件寻常小事表达得妙趣横生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23-02-12更新 | 13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①

辛弃疾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菜。翳凤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注】①韩南涧:韩元吉,号南涧。曾任吏部尚书。主抗战,晚年隐居,自称仙人。②胸次:胸怀。崔嵬:块垒,指胸中不平之气。③自:因为。尔:如此。白衣:送酒人。④翳凤骖鸾:风车,指车马华丽。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一问,虽意在表明时令,却也显出心中的寄托,并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B.上阕不直接写与朋友同游情状,而是引渊明自比,兼有为己画像、代己抒怀的意味。
C.下阕作者重九登高,当朋友离开时,他为之落佩倒冠,足以体现其因朋友离去的痛苦。
D.醉酒中想扇西风、障尘埃,实则以西风尘埃暗示奸佞邪恶之人,表达了作者愤怒之情。
2.结尾“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又是如何表现情感的?
2019-04-28更新 | 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①居士:指未作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②借使:即使。③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B.“但使”句,上承离别之情又有转折,情深意厚,与“无情”句形成对比。
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D.词人无“鸥鸟伴”,深以为憾,但能效仿“老渔蓑”生活,也是人生幸事。
2.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全词“似悲实旷”,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020-11-15更新 | 3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