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其他隋唐作者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152436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晚唐诗人。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路傍老人

唐 耿湋

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

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

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

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


(注)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诗人见到老人的苦况以及向老人发问,后三联是老人自述。诗歌由对话组成,叙事具体,绘景细致。
B.诗句中的“余生”既指劫后余生的老人自己,又指幸存下来的人们。这句诗交代了战祸连绵、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C.诗歌第六句写老人在流浪途中经常受到轻薄儿的欺凌,这让老人的处境更为可怜。劫后余生本是幸事,但由此更加悲苦。
D.这首诗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下层老百姓为主角,通过描写路旁老人的不幸遭遇,再现了战争对老百姓的无情伤害。
2.诗歌的颔联交代了什么事实?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020-01-08更新 | 4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与表兄久别重逢,酒醒后在深夜话旧,此时庭院中夜合花开,细雨蒙蒙。
B.诗人表示,过去与表兄远离,虽也写信道珍重,但是心意难用书信表达明白。
C.谈话提及孩童长大和部分亲友过世,诗人有欣慰,亦有嗟叹,心中感慨万千。
D.本诗语言平易自然,亲切有味,如对床夜语,闲话家常,朴素中有一番真趣。
2.诗歌尾联与《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表现手法上相似,请简要赏析。
2019-10-17更新 | 2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旅怀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
B.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C.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D.诗中前两联重在写景,都是对春夕之景的真实描绘,写春景之寥落;后两联重在抒情,抒发了凄婉动人的愁绪。
E.尾联运用反问的手法,言外之意是: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何还留滞他乡呢?
2.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8-02-11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