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 《后汉书》编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1579748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陈俊子昭,南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四年,转徇汝阳及项,又拔南武阳。是时,太山豪杰多拥众与张步连兵,吴汉言于帝曰:“非陈俊莫能定此郡。”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张步闻之,遣其将击俊,战于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稍攻下诸县,遂定太山。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弇共破张步。时,琅邪未平,乃徙俊为琅邪太守,领将军如故。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八年,张步畔,还琅邪,俊追讨,斩之。帝美其功,诏俊得专征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百姓歌之。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诏报曰:“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负海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明年,征奉朝请。二十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俊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B.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C.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D.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B.“光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称其为光武皇帝,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C.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直接掌管一郡政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D.“青”“徐”指青州和徐州,是沿用我国上古时代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的称法。东汉时期已由九州演变为十三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俊年少有为,屡建战功。被刘嘉推荐给光武帝,后被任命为强弩将军。在安次之战中,陈俊与敌人短兵相接,杀了敌军主帅,赢得了光武帝的信任。
B.陈俊足智多谋,善于用计。他向光武皇帝献上计策,让贼兵一无所获,不费一兵一卒打败了敌人。
C.陈俊勇武善战,功勋卓著。在嬴下大破张步,并收缴九十多枚官印。后攻下诸县,平定太山。后又与耿弇再破张步,调任为琅邪太守,继续兼任将军。
D.陈俊忠于朝廷,治理有方。他善于抚慰贫弱百姓,表彰节义之士,约束军吏,不让他们干预郡县的事,受到百姓爱戴。
4.翻译下面句子。
(1)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
(2)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百姓歌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藏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弟奇,游学洛阳。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间,卒于家。奇博通经典,作《春秋左氏删》。奋晚有子嘉,官至城门校尉,作《左氏说》云。

(选自《后汉书·孔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B.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C.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D.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左氏传》,又名《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B.建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以年号纪年是从汉高祖开始的纪年方式。
C.羌胡,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用以泛称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各民族。
D.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奋侍母孝顺。担任姑臧长时,虽然自己生活俭朴,却尽力以美食孝敬母亲,而自己和妻子儿女以普通饭菜为食。
B.孔奋清正廉洁。在富县姑臧为官四年,财产一点没有增加,离开时,姑臧的老百姓送他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他一无所取。
C.孔奋足智多谋。他做武都郡丞时,率领督促当地氐人大豪齐钟留等,拦截抄袭,里应外合,擒获消灭了叛贼隗茂等人。
D.孔奋舍家保国。为武都郡丞时,贼人作乱,抓住了他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希望他退兵,他不为所动,妻儿因此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
(2)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
2021-11-30更新 | 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丹,少卿,南阳穰人也。父稚,成帝时为庐江太守,有清名。丹七岁而,小心孝顺,后母哀怜之,为鬻衣装,买产业。后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乃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既至京师,常为都讲,诸儒咸敬重之。大司马严尤请丹,辞病不就。王莽又征之,遂与诸生逃于北地。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①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更始败,诸将悉归光武,并获封爵;丹独保平氏不下,为更始发丧,衰绖尽哀。建武二年,遂潜逃去,敝衣间行,涉历险阻,求谒更始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太守杜诗请为功曹,丹荐乡人长者自代而去。诗乃叹曰:“昔明王兴化,卿士让位,今功曹推贤,可谓至德。敕以丹事编署黄堂③,以为后法。”十三年,大司马吴汉辟举高第,再迁并州牧,有清平称。转使匈奴中郎将,迁左冯翊。永平三年,代李沂为司徒。在朝廉直公正,与侯霸、杜林、张湛、郭伋齐名相善。明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事无所据,策免。五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七。以河南尹范迁有清行,代为司徒。迁字子庐,沛国人,初为渔阳太守,以智略安边,匈奴不敢入界。及在公辅,有宅数亩,田不过一顷,复推与兄子。其妻尝谓曰;“君有四子而无立锥之地,可余奉禄,以为后世业。”迁曰:“吾备位大臣而蓄财求利,何以示后世!”在位四年,家无担石焉。后显宗因朝会问群臣:“郭丹家今何如?”宗正刘匡对曰:“昔孙叔敖相楚,马不秣粟,妻不衣帛,子孙竟蒙寝丘之封。丹出典州郡,入为三公,而家无遗产,子孙困匮。”帝乃下南阳访求其嗣。长子宇,官至常山太守。少子济,赵相。

(节选自《后汉书·郭丹传》)

【注】①安集:安定。②衰绖:穿丧服。③黄堂:指古代太守衙门中的正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
B.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
C.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
D.更始二年/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去家十有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如其志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做字。男子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B.孤,旧时指年幼丧父母的孩子,和“鳏寡孤独”中的“孤”意思一样。“鳏寡孤独”今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C.衰轾,古代丧服,文中指穿着丧服。衰,同“缭”,丧服。缭,古代丧服,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经,丧服中的麻带,系在腰间或头上。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大夫、士和庶人的死也有不同的表述:“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丹少有大志,学有所成。他进入京城前曾发出不坐上使者的车,誓不出关的激昂之语;他协助博士讲经,受到儒生们的敬重。
B.郭丹忠于旧主,不事新君。他对更始帝一片忠心,为更始发丧,穿丧服以尽哀思;诸将都归附光武帝,郭丹独保平氏县城不下。
C.郭丹推荐贤才,为官清平。他推荐乡里的长者替代自己为官,被朝廷赞为美德;大司马吴汉征他做官,他为官有清平的美称。
D.郭丹贵为高官,家无遗产。汉显宗在朝会的时候问群臣,郭丹死后家境如何,刘匡的回答道出了实情,郭丹的后代得到了照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功曹推贤,可谓至德。敕以丹事编署黄堂,以为后法。
(2)迁曰:“吾备位大臣而蓄财求利,何以示后世!”
2023-07-11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咸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曰:“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 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曰:“朕西决矣。”拜兴为谏议大夫。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嚣。嚣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谓嚣曰:“《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嚣,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间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嚣竟不称王。

嚣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侍御史杜林荐之曰:“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

(节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嚣:奸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
B.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
C.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
D.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而思高祖之旧德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羊春秋》,《公羊传》的别称,是一部专门解释《春秋》的典籍,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
B.赤眉,指新莽末年兴起于今天山东东部的、以樊崇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因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故称。
C.五声,指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即宫、商、角、徵、羽;也指五声听狱,求民情。在文中指后者。
D.太中大夫,名义上隶属郎中令,东汉置二十人,秩千石。此官职掌机密且只能由皇帝设置任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兴喜好古学,具有高深造诣。他研读《公羊春秋》,精通《左氏》《周官》等典籍,人们说起《左氏》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B.郑兴独具慧眼,敢于据理力争。在朝议是否迁都离开洛阳和平定赤眉军等事件时,郑兴坚决反对众将领们的观点,皇帝没采纳他的意见。
C.郑兴引经据典,针砭当时弊端。郑兴引用《春秋传》的名句影射隗嚣的将领不够忠信,引用孔子的话来批评隗嚣大量设官来抬高地位。
D.郑兴葆有气节,遇事仗义执言。尽管隗嚣以礼相请,郑兴感觉屈就,假托有病不起。后见隗嚣理政潜在危机,郑兴好意规劝。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
(2)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
5.郑兴劝说隗嚣“不称王”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原文加以概括。
2021-09-06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