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设考点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16937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李子柒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由东方、田园、美食、女性、自然风光等诸多复杂符号组成的综合体。

我们当然可以将李子柒的视频看作是对某种意义上的传统美学的回应,她令网民想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定景观,一种带有浪漫精神的、山水田园诗那样的自然,这让我们想起陶渊明或者王维这样的诗人。这种自然的观念背后暗示了一个无法令人满足的世间,正因为人世间存有缺憾,因而古人开始歌颂自然。然而李子柒重现了这个结构,却改变了结构的内核,将传统自然观念中暗含的道德批判转换成了对现代技术的批判。譬如她所展示的家庭土窑、手工造纸、阿胶制作等,都指向前现代的技术工艺,而不是当代社会的工业化。哪怕观念充满单纯的猎奇心,也足够让人们在这个瞬间来想象一种“去现代性”的生活,也就是脱离现代大工业系统之下的生活可能。

在节奏非常迅捷的时代里,人们更愿意视李子柒视频为一种都市里的童话世界,温柔,并且充满视觉上的诱惑感。可以说,把后现代的文化以一种虚构的古典叙事来进行重新包装,看上去,这一切是反对都市的,但是却恰恰迎合了都市的口味。看上去,她提出了一种对于现代时间的反对,但那些视频里的时间观念,恰恰又是迎合着现代时间的基本口味。

(摘编自尤雾《李子柒:直播时代的“田园诗”》,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生存与发展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需要获得心理的归属感,而社群文化为个体寻求心理归属提供了可能。当前网络直播能够形成全民直播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能够在直播平台上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当前我国一直处于人口高度流动的状态,这打破了原本以血缘和地缘构建的社群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加疏离。城市的外来人口往往会有剥离感,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为了寻求心理归属感,人们需要重建主体性,获得身份认同,而网络直播门槛较低,且不受职业、收入、性别、阶层、种族等因素的束缚,它将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们聚合起来,建立起社群。一方面,这一社群为个体间进行交流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空间,缓解了个体的孤独感;另一方面,在这一社群中,个体可以分享共同的兴趣、经验爱好等,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感和心理上的归属感。

人类普遍具有猎奇、窥视的心理欲望,这在全民直播形成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当前各个直播平台的直播内容来看,其中很多都是个人的才艺表演和日常碎片化的生活,还有部分个体为了获得观看流量而做出个性表演,通过这一平台,大量个体的私密生活细节被放大呈现,刺激用户的猎奇、窥视欲望,引发大量用户观看。在网络直播中,将原本个体的后台表演暴露给大众,将私密的个体空间变为演播厅,满足了观看者的窥私欲。这种将后台场景置于前台的做法近年来也被电视节目采用,如在很多的选秀节目中,会将原本不播出的后台场景设置专门环节播出,满足观众窥视后台的心理。

(摘编自卢杰、王燕《“全民直播”现象的文化反思》,有删改)

材料三:

尽管直播软件平台上的网络主播在语音、面貌、个人素质、业务能力等诸多方面,与传统主播有着很大差异,但也属于现代化传播媒介中的公众人物,是具有特殊性的人力资源,由于他们能够整合多种资源,且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其通过自身言行举止所产生的舆论导向与社会影响就不容忽视。

从2016至2018三年的直播发展状态来看,网络直播以游戏和秀场这两种直播为主体,主播利用解说或者唱歌、跳舞、脱口秀等个人才艺来完成自我表现与娱乐展示,这跟传统媒介所呈现出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直播者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传播低俗、不良内容,这些内容对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

目前,网络直播上色情暴力内容层出不穷,正是因为网络监管体系混乱,底线与红线标准不够明确,缺少严格的法律规定,才会经常有人去不断触碰监管的灰色地带。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直播的实时性,这导致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就给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了很大难度。

(摘编自刘天旭《新媒体背景下的直播文化研究》,有删改)

材料四:

2016~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2017~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总体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子柒所展示的家庭土窑、手工造纸在某种意义上有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吸引人们去想象脱离现代大工业系统之下的生活可能。
B.低门槛网络直播将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们结合起来,提供平等的空间,分享共同的兴趣,从而缓解了个体的孤独感并使之获得心理归属感。
C.网络主播在诸多方面与传统主播有着很大差异,虽也属于现代传播媒介中的公众人物,但对社会的影响力毕竟有限。
D.直播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直播又有实时性的特点,同时还缺少严格的法律规定,网络直播内容容易色情暴力层出不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子柒视频中所体现的悠闲舒缓的美学情趣,迎合了都市人们对自然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城市大众的喜欢。
B.以共同兴趣爱好为纽带,契合人们猎奇、窥视、情感宣泄的心理是网络直播能成为全民直播的重要原因。
C.网络直播中主播设置话题来与观众互动,满足了人的窥私欲,在人与人之间更加疏离的现代,值得提倡。
D.在直播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其对社会文化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社会文化的传播质量。
3.根据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线直播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庞大的用户群体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B.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的总交易规模将接近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不断吸引人们加入。
C.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的总交易规模保持增长,该行业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比较小。
D.未来很长时间内互联网直播将是行业的发展风口,将决定新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李子柒直播能够火爆的原因。
5.怎样才能让“直播文化”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作用?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它是由地球上生命以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难以估量。因此,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宣言,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固有价值,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现存的500-1000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利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1.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B.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D.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订,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D.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
2016-11-18更新 | 7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2015年1月10日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2015年4月29日)

相关链接

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

(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

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B.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
C.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D.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2.作为老师,李小文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3.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1-04-02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由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对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交通,各种扰民以及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等。

(摘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材料二: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浙江也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各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年5月28日)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证件等。”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更愿意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 ‘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摘编自《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1.下列对“地摊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原始的、充满生命力的商业活动形式。
B.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C.由于极大的负面影响,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被中央文明办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D.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如何把握“放”与“管”的分寸,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析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必不可少。虽然地摊经济有诸多利好,但是也不要忽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
B.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了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些群众失去一条生存之路。
C.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省市积极支持地摊经济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治理观念的转变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D.只要城市主管部门担当起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在公共服务管理上下足功夫,科学引导,就能平衡好地摊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3.如何保障地摊经济更加科学有序、健康长久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11-26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