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169482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2.请结合全诗,简析尾联中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两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①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此诗作于长庆三年,为登楼远眺即兴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傍晚时分,诗人登楼远眺,海天一色,暮色苍茫, 山接水,水连天,气象阔大,意境高远。
B.诗歌前四句画面组织独具匠心。以“东望”领起后三句,由近及远,整个画面显得飞动,有跳跃性。
C.颈联通过艺术的对接把相互矛盾的自然现象变得合情合理,尾联向友人发出邀请,照应题中“招客”二字。
D.整首诗前六句写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结尾则由景及情,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情趣,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
2.苏轼评价“白公晚年诗极高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颈联手法的高妙之处。
2023-11-09更新 | 15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萧处士游黔南

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老萧郎”照应诗题人物;下句用比喻手法,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
B.颔联下句写萧处士痛饮美酒,不思恋故园,为下文写萧处士即将前往黔南作铺垫。
C.诗中写“巴峡”“猿”,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感情基调相似。
D.颈联宕开一笔,写想象之景:你过巴峡时我刚写送你的诗文,你过巫峡时,听着猿声也会有断肠之思。
2.诗人对萧处士怀有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9-12-22更新 | 2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焚烧。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基本特点,但本诗语言悲壮慷慨,一反白诗一贯的风格。
B.首句当中的“催”字生动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当下的感受。
C.颈联写明膏被焚烧是因为自己多事,默雁先被烹杀是因为没有鸣叫之才,暗含诗人的忧愤。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2-02-25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