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117896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B.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C.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D.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候,古代爵位的一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最高为彻候,后改称列候。
B.朕,第一人称代词,解释为“我”。自汉高祖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本纪,是古代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D.太史公,是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为汉武帝所设,最著名的太史公是司马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在洛阳南宫安置酒席,请列候将领们对他与项羽功业成败的原因发表见解。
B.汉高祖认为高起、王陵“知其一,未知其二”,指出他们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
C.司马迁认为项羽作为舜的后代,虽有与舜一样的重瞳子,但可惜为人过于残暴。
D.司马迁辩证看待项羽,既肯定他灭秦的功业,也指出他的行为过失和性格弱点。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2)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3)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5.根据所选语段,概括项羽失败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 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乃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高帝顾谓信曰:“若毋声!而反,明矣!”

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恶哙者。高帝怒曰:“哙见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高祖崩。吕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 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辞谢 固:本来
B.上告之 具:详细
C.为陛下之 危:感到危险
D.高帝以为然,乃使告诸侯会陈 发:派遣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楚王信果迎道中
A.侣鱼虾而麋鹿B.假舟楫者,非能
C.学而大遗D.食埃土,下饮黄泉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有人密告韩信谋反时,刘邦没轻信诸将意见,而是认真听取陈平的分析,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说明刘邦很信任陈平。
B.韩信被刘邦捆绑后愤怒高呼,后悔自己没有早烹杀刘邦,刘邦说:“你不用出声喊叫了!你谋反,已经很明显了!”
C.刘邦善于用人,但又多疑,听到有人说樊哙的坏话,立即恼羞成怒,便采用陈平的计谋,让周勃代替樊哙领兵,让陈平到了军中立即斩下樊哙的头。
D.陈平曾为高祖出谋划策捉拿樊哙,刘邦死后,樊哙夫人吕媭就多次在吕太后面前说陈平坏话,可吕太后闻知此事,却暗自高兴。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
(3)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2017-03-14更新 | 5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蒯生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臣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由此日夜怨        望:埋怨,责怪
B.乃谋畔逆,灭宗族        夷:消灭
C.吾淮阴                         如:到,往
D.不其能                         矜:矜持,慎重
2.用“/”为划曲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B.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C.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D.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B.本文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细节和语言描写来实现的。
C.蒯通游说韩信叛乱,认为韩信功高震主,形势危急。
D.司马迁认为,韩信还在布衣时就有野心,选择“其旁可置万家”的高地安葬他的母亲。后来他果然图谋叛乱,以至于被诛灭宗族。
4.翻译下列句子。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臣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020-01-09更新 | 3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名曰丘,字仲尼。孔子贫且贱。长九尺有六寸。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益见老子云。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进曰: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反乎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适卫,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B.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C.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D.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姓李名耳,是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等思想。
B.《春秋》是儒家“六经”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指《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C.“己”是天干第二个,“丑”是地支第二个;天干地支可用来记年、月、日、时,文中的“己丑”是用来记日的。
D.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的牛、羊、猪三种牲畜,少牢指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用的牛、羊两种牲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代理相国,治政颇有成效。他任大司寇时代理相国职务,弟子批评他没有君子的德行,他虚心接受并积极治理鲁国,三个月就使鲁国路不拾遗。
B.孔子游历诸侯,难以施展抱负。虽然齐景公欣赏礼待他,但齐国大臣却排挤谋害他;卫灵公虽然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却不采纳他的建议,也不重用他。
C.孔子适周问礼,后编修了《春秋》。他在鲁昭公时和南宫敬叔到周朝学礼;周游列国回鲁后,他根据鲁史编修了《春秋》,其文辞简约而旨意广博。
D.孔子一生传奇,死后受到尊崇。他出身贫贱,曾离开鲁国十四年;他死后,汉高祖过鲁时曾祭祀他,诸侯卿相上任,常拜谒孔子墓后才去处理政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晏婴进曰:“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2)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
2021-03-31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